失效的摩爾定律:半導體整合潮加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6-01 16:25
新一代晶片推出時間延遲,停留時間又拉長,市場認為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 ‧ 摩爾 (Gordon Moore) 在 1965 年提出「摩爾定律」(Moore"s Law) 早已失效,隨之而來的是半導體行業加速整合。
摩爾定律指的是,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能增加一倍,效能並能提高一倍。
但事實上隨著摩爾定律進程推進,要維持摩爾定律繼續推進的成本就會變得越來越龐大,製程微縮不再跟隨著電晶體單位成本跟著降低的效應,這意味著複雜的設計流程、高風險,以及高昂的成本,將使設計業者「需要有非常大量的銷售額才能回收投資。」
一些半導體業企業如輝達 (NVIDIA) 即認為,隨著半導體製程越來越高端,摩爾定律實際上早就已經走向死亡,而這也衍生出了另一個現象,即為生產方面的技術增長放緩,是故設計和軟體方面的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間接加速了半導體產業的整合。
半導體整合潮進行中!
據《半導體行業觀察》報導,過去 2 年中,晶片行業巨頭的整合動作頻頻。2015 年底,英特爾 (Intel)(INTC) 斥資 167 億美元收購了可程式設計晶片廠商 Altera,是英特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
去年 10 月,高通 (QUALCOMM)(QCOM-US) 更以 470 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歐洲的半導體巨頭恩智浦 (NXP)。恩智浦在 2015 年時則以 118 億美元價格收購了另一家車載半導體巨頭飛思卡爾 (Freescales)。去年 7 月,ADI (亞德諾半導體) 以 148 億美元收購 Linear Technology (淩力爾特)。
今年以來,晶片巨頭的收購烽煙再起。今年 3 月,英特爾以 153 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資訊技術公司 Mobileye。
5 月 26 日,高通聯合大唐電信 (600198-CN) 旗下聯芯科技,以及建廣資本和智路資本,成立合資公司瓴盛科技 (JLQ Technology),進軍手機晶片低端市場,從而抗衡有英特爾入股的紫光 (000938-CN) 旗下的展訊和銳迪科。早在今年 2 月,建廣資本就已經完成了 27.5 億美元收購恩智浦標準件業務。
日本半導體製造商東芝 (6502-JP) 也急於出售半導體業務,作為全球第二大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多家巨頭虎視眈眈,其中不僅有東芝合作方美國威騰電子 Western Digital (WDC-US) 以及美國晶片製造商、蘋果供應商博通 (Broadcom)(BRCM-US);也有南韓晶片製造商海力士 (SKHynix)(000660-KR) 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富士康 (2038-HK) 母公司鴻海 (2317-TW)。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也有意聯合鴻海收購東芝,此前鴻海稱願意為收購支付 3 兆日元 (8140 億元新台幣),不過美國威騰電子以「違約」為由阻止東芝向協力廠商出售晶片業務,並提起仲裁。結果將於今年下半年見分曉。
經過大規模整合,半導體行業中有能力製造最先進晶片的公司已從 10 年前的 10 幾家變為如今屈指可數的幾家。除了英特爾,目前這份名單上只剩下三星、台積電和 2009 年從 AMD 拆分出來的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
在製程上,三星與英特爾都想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三星率先擁抱 10 奈米技術,英特爾卻因為製造問題延遲。現在英特爾還在用 14 奈米製程。
一份由麥克萊恩提供的最新報告顯示,英特爾 20 多年來所保持的晶片行業老大的地位將被打破,受到市場不斷增加的對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需求的提振,三星在 2017 年第 1 季的晶片銷量首次超過英特爾。
三星的第一代 10 奈米晶片已經應用於今年稍早前發佈的 GalaxyS8 當中,高通的驍龍 835 晶片也是三星現有的 10 奈米工廠製造的。
三星已經在開發第二代 10 奈米晶片,並宣佈今年第 4 季起將會用 10 奈米 LPP(low-powerplus) 技術生產晶片。而高通很可能將繼續成為三星第二代 10 奈米晶片的大客戶。蘋果和高通的晶片需求占三星整體出貨量的一半左右。
台積電也正在研發 7 奈米晶片,並已經開始代工 12 種產品,2018 年啟動量產。業內預計,台積電生產的 10 奈米晶片或將成為蘋果年內台將發佈最新款 iPhone 的獨家供應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弱勢下殺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