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職場AI、自動化革命壓境 你該怎麼生存?首富和他這樣說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MarketWatch》報導,馬克佐伯格 (Mark Zuckerberg) 和比爾蓋茲 (Bill Gates) 皆打造出大型科技公司,只是分別在不同領域,但他們對於美國就業存在的最大威脅,卻具有相同共識。

臉書 (Facebook) 執行長佐伯格週四 (31 日) 至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發表演說,對 2017 年畢業生的建言有些嚴肅,「我們這世代將面對數千萬就業被自動化取代,如自駕車及自駕貨車... 今日,科技及自動化正在消滅許多就業,社區認同感正在下滑,許多人感受到分離、沮喪,試圖填補空虛。」



微軟 (Microsoft) 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這個月稍早也發出同樣警告。蓋茲表示,他並不想聽起來像是 50 年前電影《畢業生》 (The Graduate) 裡給予男主角建議的那位男子。

電影裡頭,男主角得到的未來趨勢建言 ── 「我只有一個字要告訴你... 塑膠」,那麼今日呢?那單字可能會是「機器人」。蓋茲在自己的推特上表示,「人工智慧」將帶來巨大影響。換句話說,何不因此加入「革命」?畢竟,那也正是佐伯格和蓋茲在社群媒體及電腦軟體上所從事最新研究。

但那也並非唯一能回應機器人革命的方式,蓋茲去年 2 月曾向《Quartz》表示,機器人應「釋放」勞動力,「給予畢業生機會,專注在這些能讓我們接觸到年長者、需要特殊協助的孩子等,這些更優秀的工作上,畢竟人類的同理心及理解力仍是非常、非常獨特的。」

佐伯格同時提到,應在新的自動化經濟時代,找尋有意義的工作及目的,「專注在有意義的大型計畫上,是我們創造出所有人皆有目的感的世界 的第一步,再來就是要重新定義平等,讓所有人都有追求目的所需的自由。我們的父母多數透過他們的職業具有穩定的就業。」不過,今日的社會新鮮人必須挖掘自己的道路,但需要有失敗及再次嘗試的自由。

根據 Forrester Research 近期調查報告,自動化及人工智慧直接影響之下,機器人預計未來 10 年將於全美創造 1500 萬份新就業,相當於美國勞動力的 10% 。

不過缺點在於,機器人同期間也將消滅 2500 萬就業。因此正如蓋茲所言,人工智慧及自動化領域正進行「劇烈轉變」,正如電腦在 1980 年代的轉變,及塑膠在更早以前的「革命」。

根據美國智庫 Pew Research Center ,有 65% 美國人認為未來 50 年間,機器人及電腦將取代目前多數人類所從事工作。另根據 PwC found 研究,美國 38% 就業存在「高度風險」,未來 15 年將被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取代,德國則為 35% ,英國為 30% 。

如不想接觸人工智慧領域,仍有些所謂「防機器人化」的職業,至少現在來說是如此,根據職業機構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報告,這些工作包含作家、設計師、藝術家、護士、家庭醫療協助、年長專業照護者、孩童照護、工程師、老師及人力資源管理等

此外,許多傳統藍領工作也難以被取代,包括木匠、水電技師,還有想當然耳,機器人工程師也將不會被機器人取代。

低薪工作顯然最易受到機器人威脅,根據白宮去年公布報告,時薪 20 美元的工作有 83% 機率將被自動化取代;時薪 30 至 40 美元的工作僅有 31% 機率將由機器人「接手」;而時薪超過 40 美元的工作則僅有 4 成機率可能被替代。

蓋茲同時提到,生物科學及能源領域,可能會是今年畢業生的不錯選擇。根據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最新產業估計,美國生物科學領域就業每年正以 10% 速率增加,目前美國此領域就業數約近 170 萬人。

另外,佐伯格也給創業界明日之星一些建言,「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想得透徹,想法及念頭不會以完整模式出現,他們只會在你實際執行的時候愈來愈清楚,你只要開始執行就行了。如果我在創業以前,得瞭解有關網路社群連結的所有事,那我永遠也不可能開啟 Facebook 。」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