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ETF取代 金礦商股票與金價的波動脫節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5-11-16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彭博社報導,「Bloomberg View」專欄作家Barry Ritholtz撰文表示,金礦商的股價波動似乎已經與金價脫節,這或顯示金礦商的股票不再被視為是投資黃金的一個選項。Ritholtz指出,傳統上投資黃金可以持有實物、購買黃金期貨,或者是投資金礦商的股票,但是自從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推出之後,黃金投資人已經逐漸背棄了金礦商的股票,因相對於關注金礦商的營運以及成本等問題,單純追蹤金價無疑要簡單得多。
Ritholtz認為,現在的市況顯示黃金礦企越來越不受到金價的影響,金礦股票現在更多是與其他股票一樣作為一個公司的業績交易標的,而不是從前那種隨著黃金波動的長期保值投資。而這些都是由於黃金衍生品ETF的出現所導致的,黃金ETF易於操作,又沒有投資其他產品那?繁雜的要求,對於追求簡潔的現代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Ritholtz指出,在2011年8月,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黃金信託基金的規模曾經一度達到770億美元,短暫超過了美國標普500指數ETF 11秒的時間。
金價目前徘徊在六年低位附近。彭博社週五(11月13日)公佈的最新調查顯示,因對美聯儲加息的憂慮抵消了印度需求增加的預期,黃金交易員、分析師對本週金價走勢看法分歧較大。另一方面,在巴黎遭遇恐怖攻擊之後市場瀰漫緊張氣息,路透社報導,在風險升高之際,投資者通常會轉進黃金以避險,台北時間11月16日,黃金期貨電子盤在開盤10分鐘後,交易量量接近3,000口,相當於3.16億美元,幾乎是過去兩個月開盤10分鐘成交均量300口的10倍規模。
台北時間11月16日,黃金期貨電子盤最新報價上漲1%至每盎司1,091.4美元。《GoldSeek.com》報導,素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瑞士經濟學家麥嘉華(Marc Faber)11月4日表示,他對黃金的前景持十分樂觀的態度,稱最近所做的唯一舉動是增加了黃金的持倉,像是實物黃金和一些金礦商股票。但麥嘉華稱其所買的黃金股很少,因為在極端波動的情況下,市場可能瞬間下跌,這會令投資承擔巨大的風險。不過,麥嘉華強調,設定一定比例的黃金投資至關重要。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