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市場蓬勃 半導體設備商ASML財報亮眼
鉅亨網編譯林懇 2017-07-20 12:10
據《巴倫週刊》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 ASML (ASML-US) 週三 (19 日) 因第二季 DRAM 及記憶體需求成長,讓其財報繳出較好的成績,股價上漲 5.15% 來到 150.63 美元。
對於近期即將公佈財報的設備商如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AMAT-US)、科林研發 Lam Research (LRCX-US)、AEIS (AEIS-US)、與 Ultra Clean Holdings (UCTT-US) 都非常看好,投資人也可慎選股票短期獲利。
Needham & Co. 分析師 Edwin Mok 也相信這股上漲可把 6 月份的下滑全部漲回來。而因 DRAM 與 NAND 記憶體帶動了第二季,投資人對於美光 Micron (MU-US) 與威騰電子 Western Digital (WDC-US) 的整體發展都有著較樂觀的近期看法 (特別因素如東芝晶片等除外)。
ASML 財報數據
ASML 第二季營收較去年成長 21%,來到 21 億歐元,EPS 1.08 歐元的。比預期的 19.9 億歐元與 0.95 歐元 EPS 還要好。毛利則是營收的 45%,而「預訂入賬」(net bookings) 金額達 23.75 億歐元,「訂單未預訂入賬」(orders) 金額達 53.5 億歐元。上一季與前一季都同樣賣出了 39 臺微影 lithography 系統,而卓越銷售業績與記憶體撇不開關係。
ASML 執行長 Wennick 打開了話閘子
執行長 Peter Wennink 認為「記憶體客戶將較去年成長 50%,而處理器客戶將預期成長 15%,而記憶體需求業務則是到達了 ASML 的歷史新高」。ASML 預計第三季營收應在 22 億歐元上下,而毛利應在 43% 左右。
Wennink 不太相信預測,也並不清楚未來趨勢,但毫不保留的分享目前的資訊,他說道:
DRAM 是被產能及終端需求所影響的,我們聊個 2014 年底進入 2015 年的案例。韓國的兩大半導體工廠 M14 與 L17 剛上線,為了填滿工廠開始購買設備,提升產量,但終端需求沒跟上,導致一段低迷的 DRAM 時期。當然,那時聰明的記憶體商開始看到 3D NAND 的需求後就從 DRAM 轉移出來。
2016 年下半年的終端需求是被資料中心炒起來的,他們開始需求我們 (ASML) 才會跟上,導致 DRAM 價格的抬高。今年資料中心對新科技的 DRAM 需求較高,而在微影基台被轉換成 3D NAND 後又有些被轉成新 DRAM 基台將更加提高記憶體價格。
市調單位預計半導體量的成長達 26%,但預測數字是很危險的。去年市調預測終端需求成長在 20% 以內,但最後數據顯示二十幾快到 30%。我的建議是觀察 DRAM 價格,DRAM 乃大宗商品,價格會反應終端需求,而目前反映了需求大於供應。
ASML 財務長 Wolfgang Nickl 認為 NAND 成長將達 40%,但 Wennick 強調數字「40」是市調出來的,屬預測性質而已。
買進還是持平?
Jefferies & Co 分析師中野正雄認為微影設備是屬處理器及 DRAM 產品,而無法從 ASML 的財報看出 NAND 的需求。中野正雄認為雖然供應產能成長但因得率降低,短期內會有市場的修正。
Susquehanna 分析師 Mehdi Hosseini 給了 ASML 一個「中性」的評級,認為晶元成長會在 25% 而 NAND 成長會在 35%,預測實際需求可能不會比預期多。瑞士信貸銀行 Credit Suisse 分析師 John Pitzer 也同樣給了 ASML 一個「中性」的評級,認為記憶體客群的 50% 成長太樂觀,雖然 DRAM 需求還是持續增加。
但 ASML 將有一些新訂單是可被確認的,因為三星 (005930-KR) 為了處理器及 DRAM 已下單了 ASML 的紫外光微影 EUV 設備,但不知美光與 SK 海力士 (000660-KR) 什麼時候更進。
另外,Summit Redstone 的分析師 Rajvindra Gill 給了兩週後公佈財報的應用材料公司 Applied Materials 一個「買進」評級。對於 2018 年展望預計整體設備產業營收為 400 億至 450 億美元。因中國將在 2017 年底至 2018 年建造 3 座半導體廠,而其中長江科技的 3D NAND (YMTC-US) 新廠將每月 30 萬顆晶元產量,但預計成品將在 2019 年出產。台積電 (2330-TW) 將在南京建一座 16 奈米每月 2 萬晶元廠,供應大陸需求。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