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是改變台灣產業的機會 周永明:5年後取代手機大幅成長
鉅亨網記者楊伶雯 台北

工硏院今 (26) 日舉辦第二屆「資通訊科技日」(ITRI ICT TechDay)論壇與技術發表,數字王國董事會主席周永明出席主講未來世界的 VR 發展,強調擴增實境 (AR)、虛擬實境 (VR) 將複製個人電腦、智慧手機的模式,5 年後可望取代手機大幅成長,看好 AR、VR 將是 5G 時代最重要的應用,且是可以改變台灣產業的機會。
周永明表示,未來的 VR 將朝向行動化,尺寸只比眼鏡大一點,看好 AR、VR 是可以改變台灣產業的機會,建議把 AR、VR 當做催化劑,建立相關軟體、IC 晶片供應鏈,例如內容產業、遊戲產業,甚至 AI 人工智慧也將在 AR、VR 時代扮演重要角色。

周永明建議,台灣可以參考以色列、瑞士的發展模式,尤其是以色列,在產業型態、人才素質、市場規模都與台灣接近,甚至台灣基礎技術比以色列好,差別在於台灣善於研究,但缺乏文化及環境,不善於做終端產品,建議台灣要學以色列做尖端技術,思考未來什麼價值最高,以有限的資源做到頂尖。
工硏院今日舉辦第二屆「資通訊科技日」(ITRI ICT TechDay) 論壇與技術發表,邀請產業界重量級大師分享全球人工智慧、物聯網及 VR 發展趨勢,並發表多項「人工智慧」最新技術。
工研院資通所所長闕志克在論壇中分享「以智慧手機看人工智慧系統」的趨勢,他表示,Android 手機使用者大部分時間花在手機應用 (APP),而非手機內建的功能,因此,如何提升手機本身的價值,是全球 Android 手機業者面臨的課題與挑戰。
此外,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深度學習、文字探勘的技術也愈趨成熟,手機可透過內建的人工智慧分析技術,掌握用戶興趣,使手機與 Google/Facebook 一樣具有完整的使用者側寫 (User Profile),發展使用者個人化應用。
闕志克指出,下世代「人工智慧」就是基於「深度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s,簡稱 DNN) 演算法的機器學習;DNN 是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系統的數學模型,能夠讓研發的程式具有自我學習的功能,可以延伸應用到醫療、製造、金融與商業,預期在接下來幾年 DNN 演算法的研發將成為資通訊領域的發展重點。
工研院同時也展出「人工智慧」創新技術,「ITRI 語音助理」,透過語音轉文字及語意分析技術,學習理解使用者意圖並立即執行,提供 YouTube 音樂點播、行事曆及購物清單提醒、天氣與時間查詢以及操作智慧家電等多樣化功能,「ITRI 語音助理」也持續使用機器學習,強化語意邏輯學習能力,且可與物聯網平台串連,共同建立智慧生活生態系。
- Meta還能繼續爆發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