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YouTuber 真情告白】年輕人想當YouTuber?先別把這當正職工作!專訪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林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8-18 17: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本月 INSIDE【YouTuber 真情告白】專題邀請到「臺灣吧」共同創辦人 - 林辰 Buchi,影片中總是傳遞知識的他,在此次世大運柯 P 合作影片最後卻擔任「跌倒」網紅,從爆紅的社會議題影片開始到經營個人平台,一路至台灣吧創立,相信這一路上也是有不少的「跌倒」,今天就來與林辰聊聊他的心路歷程,身為台灣知識型網紅的他也要與我們談談當前台灣 YouTuber 的發展趨勢。


先來談談自己如何闖進這個圈子的吧?

不愛唸書的林辰,從國中開始接觸影片剪輯,他將那些同學覺得麻煩的事情撿來做。當時就喜歡看國外 VLOG 萌發了剪片的興趣,每當班上有活動需要製作短片、音樂劇的影片等等便會自告奮用地接下任務。林辰說:「 當時很單純只覺得是興趣!」。

上了大學以後雖然就讀經濟系,知道自己的志向是傳播相關,曾想過要轉學到政大廣告, 卻發現無法用現有的能力與技術去考取相關科系。面對當時的衝突感,林辰秉持「既來之則安之」的信念 ,白天盡好學生本分,課餘時間剪輯影片。

說到林辰,大家所熟知的大概都是一夕間爆紅那部「挺什麼核反什麼核」影片。不過其實在更早之前,有另一部將當時火紅的電影主題曲「那些年」改編的影片,透過歌曲討論學校問題,沒想到因此被報導!

當時林辰突然領悟到,透過趨勢的帶動,運用相關素材做成影片能引起更大的關注,於是衍伸後來將社會議題剪輯成影片內容,藉此將時下眾多聲浪的社會現象讓更多人以簡單的方式瞭解。

一起來回顧這部經典的爆紅影片:

從個人頻道至團隊創立帶來的成長

在經營個人平台後,林辰參與了「臺灣吧」的創立,個人品牌和團隊創業是截然不同的運行模式。

問到林辰當時覺得感到最有落差的部分為何,林辰非常肯定的回答「合作」絕對是最大的考驗,如何組織部門、內部外部溝通等等問題。

由於自己在團隊裡是創意部門,負責內容創作,常需要和負責與外溝通的品牌部進行合作,所發想的內容以及製作影片的方式不再像以往自由,不過也因此練就更精美的影片剪輯技術,透過多元主題內容,突破同溫層接觸到更多受眾,成功將自己的作品拓展到不同的年齡層。

受邀世大運卻在柯市長面前上演摔跤?

在得到邀約後,林辰坦言當時的他有些許焦慮,因為共同參與此企劃的創作者陣容堅強,從第一代 YouTuber 蔡阿嘎、到之後各個身懷絕技的阿滴兄妹與 上班不要看呱吉 等。

林辰思考了一下,以自己的特色出發,該如何結合本次世運主題又要讓觀眾有記憶點達到宣傳效果,決定從運動賽事史實的角度切入,重現包含 2008 年蘇麗文於北京奧運負傷上陣,以及過去在賽事上跌到爬起繼續奔馳的熱血運動員,最後添加趣味效果,上演摔跤的戲碼,請柯市長入鏡扶起自己,以此作結,對影片上架後的成效林辰感到十分滿意。

受邀世大運的合作影片象徵知識型網紅的興起:

時代趨勢:知識型網紅的崛起

除了對這次合作影片的成效感到滿意之外,林辰認為從本次世大運所邀約的合作對象也可看到近期 知識型網紅的崛起,受到更多人的重視,不只受限談論專業領域,也可以在影片上搞笑帶來更多娛樂效果,呈現個人不同的風貌。

不過大家會很好奇,這樣專業領域份子跑去搞笑能為創作者帶來什麼好處嗎?

林辰透露,他發現如果自己談論生硬的知識或議題可能無法去吸引到年齡層更低的學生,如果先用娛樂的方式把他們帶進來了,再把他們帶到「臺灣吧」去接收知識,是一個不錯的操作方式,也因此成功破除他們對知識領域的排斥。

看到台灣 YouTuber 網紅的崛起,我們也好奇林辰自己如何看到這個「平台」的機會?

身為知識型創作者的林辰十分謙虛的說,自己剛好 找到了時下被接受的說話方式,其實這些創作內容的主題類型包含旅遊原先就有雜誌刊物、美食料理則有食譜,而在歷史、英文、科學、投資等是過去一直都存在的知識領域。

新媒體崛起後,他們剛好用了大部份人可接受的「語言」來呈現這些「內容」,當然越來越多創作者投入這個平台後,更多觀眾黏著於此,各大品牌和廠商看到了這塊市場,自然而然就會投入更多的行銷資源,創作者們的機會也就更多。

身為台灣知識型網紅談談台灣 YouTuber 市場

在台灣,YouTuber 崛起的比國外晚, 從實況主再來到生活型開箱整人搞笑,到後來記錄生活的 VLOG ,越來越多創作者發現不同的影片主題及風格,帶進台灣形成多元化的市場,加上進入平台門檻不高,大家都會想嘗試。

不過進入是一回事,能真的找到自己的觀眾,甚至帶來影響力又是另一回事, 首先要讓在廣大的影片海中,讓用戶「訂閱」。

林辰認為要提升訂閱,必須掌握這個平台上的遊戲規則,也就是 YouTube 上的演算法和使用者輪廓 的洞察, 要怎麼樣讓用戶在眾多頻道下訂閱你呢?

首先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讓用戶習慣你做的事。

善於把事情說得讓人秒懂的林辰將此概念比喻為蓋房子。當你想要蓋房子時,如果每一種樓都想要蓋,那肯定每一種樓房都蓋不高, 雖然你有很多房子但不會有人看到你。內容創作者們一定要蓋屬於自己的大樓,像是阿滴可能是英文大樓、啾啾鞋是冷知識大樓、有人則是開箱大樓。

要累積大量的訂閱者,一定要先清楚讓用戶知道你的主題,想看某一類型的影片時,就知道要到你的頻道,觸發訂閱進而養成收看的習慣。

平台上的內容創作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百家爭鳴的 YouTube 除了先做出自己的頻道主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配合 YouTube 的機制。

在日前,許多觀眾看到創作者之間會合作影片,透過 YouTube 所推行的「旋轉門」來到另一位內容創作者的平台,這樣的玩法對 YouTube 本身而言用戶停留的時間拉長,顯示出觀眾對平台黏著度增加。在另一方面,對內容創作者而言,也可以刺激兩個頻道之間的觀眾互相流動轉換出可觀的訂閱數。

運用「旋轉門」機制,與阿滴、白癡公主、囧星人合作成功帶來訂閱成長的影片 :

年輕人想當 YouTuber?先知道自己的機會在哪!

看到了 YouTube 在台灣的爆發後,越來越多年輕人也想投入這個領域。對此,林辰認為自己絕對要先將馬步紮穩,有足夠的能量後再考慮是否全心投入。

絕對先不要把這邊當成一個正職的工作!

雖然 YouTube 在新媒體世代是一個相對低門檻的平台領域,人人都可以跨入,然而若是沒有自己的長處或頻道特色,那些已經長期累積專業領域的人才只要跳進來,你很容易就被取代。

林辰建議一開始先將此作為興趣,用自己的熱情透過業餘的時間來經營,持續的發片、創作,累積一些觀眾,並知道自己的機會在哪裡之後再投入。

當今許多年輕人可能也像林辰當初一樣,所學非自身興趣或與未來職涯無關,林辰談到當初念了看似與現在無關的經濟系,其實帶給他的是邏輯思考的訓練,在需要蒐集大量資訊的工作中能夠快速的進行分析與消化,也在因緣際會之下有了「經濟吧」的主題,碰巧可用上當初所學專業領域。

林辰認為在還不確定自己要幹嘛以前,先做好自己的本分,探索出自己的興趣後,透過熱情慢慢累積,未來有一天機會來了,可以把所學和興趣結合,那絕對是件振奮人心的事情!

INSIDE 最後加碼奉上快問快答片段: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