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需求低迷 鐵礦石價格或跌至每噸50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5-03-11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路透社3月10日報導,花旗銀行鐵礦石與鋼鐵交易主管Mark Lyons表示,受到大陸鋼廠需求低迷,以及國際海運鐵礦石市場供應過剩的影響,鐵礦石價格近期有可能跌至每噸50美元;但該行仍維持今年鐵礦石均價預估在每噸58美元不變。大陸鐵礦石指標價格上週五跌至每噸58美元,累計今年以來則已經下跌18.3%。
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報告將今明兩年的鐵礦石均價預估下調逾兩成,因三巨頭(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擴產的速度超過中國大陸的需求增速,而油價大跌也降低了採礦與運輸的成本。瑞銀預估今明兩年鐵礦石的平均價格將分別為每噸66美元與65美元,較該行原先的預估分別下調了22%與21%。
《華爾街日報》3月10日報導,全球最大礦商也是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鐵礦石部門總裁Jimmy Wilson表示,雖然大陸的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其對鐵礦石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因大陸整體的經濟規模已經今非昔比。Wilson也稱,近幾個月來大陸製造業部門的需求已經高於該公司原先的預期,而且大陸房地產市場也有開始復甦的跡象。
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力拓(Rio Tinto Group)鐵礦石部門總裁Andrew Harding也對大陸的需求表示樂觀,稱中國政府有能力將經濟成長維持在「新常態」的水平。Harding認為大陸仍是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稱如果要達到其所預期的2030年產10億噸粗鋼的目標,每年的增長率只需要1%即可。
力拓與必和必拓都無意減少產量,因對自家的低生產成本深具信心。必和必拓稱雖然去年鐵礦石價格暴跌五成,但並沒有在該公司內部的意料之外。力拓稱去年鐵礦石價格大跌,大概已經令全球約1.25億噸的高成本供應退出市場,其中有8,500萬噸來自中國大陸;並預期今年還將有8,500萬噸的產量被迫削減,這足以抵消澳洲今年預計將增產1億噸的影響。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