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在「阿拉伯之春」受傷最深 至今仍影響油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9-12 15:48
中東是世界產油量最大的區域,2015 年其原油產量占全球原油產量 41%,影響著全球的原油供給和價格。但 2010 年底開始的「阿拉伯之春」事件,至今依然對今天的原油供給和價格產生影響。
「阿拉伯之春」是西方媒體所稱的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而金融危機加劇了阿拉伯世界的經濟困難,觸動革命運動的爆發,影響原油的生產與出口,同時影響了原油的價格,更加刺激當地的金融危機。
據《金融界》報導,整個阿拉伯地區的革命運動發生時間都在 2011 年 1 月至 2 月。對應的油價表現為震盪上行,在 3 月中旬出現高潮,發生的重要事件有:3 月 14 日巴林哈馬德國王宣佈全國進入 3 個月的緊急狀態。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大批軍警進入巴林平息內亂。3 月 15 如敘利亞發生大規模的反政府遊行。3 月 19 日西方國家開始軍事打擊利比亞。
本輪油價一直到當年 5 月 1 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宣佈,基地組織領導人賓拉登已經被美國軍方擊斃,油價見頂。
「阿拉伯之春」運動受傷最大的就是利比亞,其原油產量受到的波折,一直到一年後才恢復正常水準。
根據 OPEC 的資料,2011 年 1 月之前利比亞原油產量為每日 1600 千桶,但是進入 2 月份後其原油產量直線下滑,3 月份原油產量為 375 千桶 / 天,而到了 7 月份,其原油產量見底,只有 7 千桶 / 天,直到 2012 年 5 月,其原油產量恢復至 1441 千桶 / 天。
直到今天,因為利比亞原油供給的不確定性,對世界油價的波動依然有著深刻的影響。
「阿拉伯之春」事件簿
突尼斯革命:在小販默罕默德 ‧ 布瓦吉吉自焚後的第 29 天,在突尼斯騷亂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總統本 ‧ 阿里不得不放棄自己獨裁統治了 23 年的國家,在 2011 年 1 月 14 日深夜飛往沙烏地阿拉伯。
埃及革命:突尼斯總統出逃沙烏地的第二天,埃及也爆發了一系列的街頭示威、遊行、騷亂、罷工等反政府活動。抗議活動波及了埃及國內多個城市,其中尤以首都開羅和亞歷山大最為激烈,據稱超過 100 萬人參與了此次抗議。最後,2011 年 2 月 11 日,總統穆巴拉克辭去職務並移交一切權利給埃及武裝部最高委員會。
利比亞內戰:埃及總統辭職後的第 4 天開始,利比亞爆發了反政府抗議活動。2 月 18 日,反對派控制了該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大部分地區;3 月 17 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以保護利比亞抗議人民的安全;3 月 19 日。10 多個國家開始軍事干預利比亞,戰爭正式打響,從此持續了半年之久。
葉門起義:在 2011 年 1 月到 2 月,葉門爆發了示威抗議活動,要求總統薩利赫下台,此後葉門局勢一直動盪不安,遊行不斷。4 月 23 日,迫於國內反政府示威的壓力,葉門總統薩利赫同意在 30 日內辭去總統職務。
巴林示威:巴林王國從 2011 年 2 月 14 日開始發生示威活動,2 月 17 日,巴林開始出動軍警鎮壓示威者;3 月 14 日,在海合會組織的支援下,由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的 1500 名軍警組成的海灣大軍「半島之盾」通過連接巴林和沙烏地之間跨海大橋進入巴林平息內亂,哈馬德國王宣佈全國進入 3 個月的緊急狀態。
敘利亞危機:2011 年 3 月 15 日,大馬士革、阿勒頗、哈賽克、德布拉以及哈馬等城市的接頭爆發了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報導有數千人被捕;4 月 18 日,約 10 萬示威者在霍姆斯廣場靜坐,要求巴塞爾下台。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