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放大存量、創造流量 打造你的1+3資金池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10-24 16:01


文/林讓均 

在年金改革的壓力下,許多人對退休生活感到焦慮,中國信託資深副總楊淑惠以多年來的經驗,提出妥適的因應之道。


關於退休生活,此刻的你,是充滿憧憬,還是感到焦慮?在年金改革的當口,大多數人屬於後者。

依照《遠見》與中國信託剛出爐的「2017 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大調查」來看,近六成表示對「退休準備」有所擔心。今年的樂活享退指數總分也僅 52.5 分,與去年相比,幾乎沒有進步。

中國信託銀行資深副總楊淑惠解讀,民眾的擔憂一來是因為變革帶來劇烈影響,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因應。

當然,還有人根本不願意面對變局,就好像「灰犀牛」出現了,人們往往第一時間「視而不見」,否認它的存在,直至威脅來到眼前。

重點 1〉提高自儲 認清年改趨勢

「年金改革反映出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的挑戰,家庭理財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更顯重要!」楊淑惠表示,國人應儘快認清現實,不能只依賴政府給付退休金。

她解釋,除去「第零層的社會救助」不算,一般人的退休金結構可分為三層支柱。第一層為法定公共年金(勞保、軍公教保險、國民年金等)、第二層為法定職業退休金(勞退新制、軍公教人員退撫、私校退撫等),第三層則是私人儲蓄。

而年金改革,主要是針對第一層與第二層進行修改,因為這兩層大多是「確定給付制」(DB)(勞退、私校退撫除外),由政府財政負擔,因此當人口結構趨向高齡化、基金支出大於收入,就會有破產之虞。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全球皆然!」楊淑惠表示,第一層、第二層的退休金因年金改革而減少時,大家就要自行提高第三層的私人儲蓄,以自力救濟來強化退休後的財務保障。

退休金的準備也應該包含在整體的家庭理財計畫中。

擁有全國最多客戶的中國信託銀行,對人生各階段的理財規劃提出一個全方位架構:「活、留、存──財富金三角」。

所謂「活」是指必要開銷,包含「退休準備」與「醫療保障」兩大面向。「留」,則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家庭責任」「資產傳承」課題。

「存」,則是在上述兩個「必要」與「需要」的層面之外,累積更多資產,以完成「想要」的人生夢想;同時,也協助達成更好的「活」與「留」。

退休金在家庭理財中,是「必要」的配置,但為什麼大家覺得難以做好?

「很多人以為自己已經存了退休金,事實上卻沒有存好、存滿!」身兼「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客群總處長」的楊淑惠觀察,通常大家把退休規劃和一般理財混在同一個資金池,各種家用都從中拿來應急。

共用一池資金,看起來好像很方便,也給人們一種「我有在存錢、有在投資啊!」的安心感,但退休準備金卻不知不覺被挪用。等到真的要退休了,才發現儲蓄水位根本無法支應老後人生。

重點 2〉資金分流、專款專用

因此,她建議,家庭理財應該落實「資金分流、專款專用」。

也就是,將資金分為 1+3 池,在「儲蓄」這一個主要資金池之外,另外配置三個有專屬目標的資金池:「退休」「醫療」與「傳承」。

楊淑惠解釋,儲蓄池是最先配置的,屬於無特定目標的一般財富累積,通常也是存人生第一桶金之處。隨著年齡漸長,財富累積可滿足基本開銷後,就要儘早準備另外三池。

「退休池」可依資金水位,循序規劃三個面向。亦即,先要能夠填補「食衣住行」等退休後的必要開銷,再來滿足「休閒娛樂」的需要;如果還有資金,才去追求想要的夢想計畫。

國人普遍擔心的醫療需求,就透過「醫療池」來滿足,也可大致區分為三個面向:「小額的一般醫療」「大額的重大疾病」與「長期失能照顧」。

有別於退休池與醫療池的宗旨都是「活得好」,「傳承池」則是希望「留更多」,透過生前規劃或身後移轉,將財富與關懷留給心愛的家人。

 設立「1+3 池」後,未來持續進帳的金流,就要有紀律遵循一定比例劃撥至各池之中,未分配完的資金則撥進儲蓄池之中,存得愈多,表示日後生活愈有餘裕。

「原則上是專款專用,但如果需要挪用,要記得補回去!」楊淑惠提醒,可各設一個戶頭來做為不同的資金池,若不想開這麼多戶頭,則最好將資產明細清楚歸類,這樣才能掌握各池的資金水位,隨時審視缺口。

重點 3〉善用退休五力精算養老金

各池的理財與資產配置都不同,其中最能把風險轉嫁出去的,就是醫療池。

「2017 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大調查」顯示,有家庭理財的國人,八成以上已投保癌症、重疾與一般醫療險,卻只約三成六配備長照險。

楊淑惠觀察,國人常以為只有老人才需要長照險,但事實上,只要無法獨力照顧自己,例如行動不便或是有精神障礙,就可能需要長期照顧。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國身心障礙人數超過 114 萬人,其中,需要他人長期照護的重度、極重度身障者有 33 萬人,其中約 20%為 15 至 44 歲。

因此,中國信託財管團隊建議,民眾準備醫療保險,可從住院醫療險開始,接著補強癌症與重大疾病險,如果還有經費,再補上長期看護險。如果不清楚保障是否足夠,可以透過金融業者的保單健診服務,檢視缺口,再補強,保險絕非買愈多愈好。

值得留意的是,如果父母擔心發生意外,沒有辦法持續為子女準備教育與照顧費用,則在準備醫療險與壽險時,要確認額度足以保障子女的後續教養費用。

至於「退休池」的準備額度,中信財管團隊建議,應先衡量退休後每月支出,乘上平均 20 年的生存餘命,以此做為初估。

主計處統計,65 歲以上平均家庭支出約為 4 萬,因此計算出 20 年的退休金需準備約 960 萬;若是高所得家庭,每月支出約 10 萬來估算,退休金則需準備 2400 萬(以上皆以家庭為單位,可用來推估夫妻兩人的退休養老需求)。

若要進一步精確計算,可善用「退休五力」:金流力、替代力、多元力、時間力、提撥力。

楊淑惠解釋,先依據個人理想的退休生活所需,來設定目標,而後檢視退休後的金流是否能支應(亦即金流力),並以是否達到所得替代率的七成,來驗證目標設定是否合理(替代力)。

所謂「所得替代率」,坊間算法分歧。她特別提醒,這是指退休前、後每月平均收入的比率,用此比率推算退休後的消費水準。而完整的退休後每月收入,必須包含職業保險、職業退休金、自備儲蓄(如:還本險、利息、房租與投資所得等)三大部分,才能夠真切地反映出退休前、後實際的收入差異。

接下來,就要檢視目前理財工具是否足夠多元。工具必須滿足三個關鍵功能:儲蓄累積、分散風險與打敗通膨(理財力)。

最後,再考量退休準備期間(時間力),算出每個月至少應該提撥多少錢(提撥力),才能夠達成目標。

重點 4〉將資產存量轉為現金流量

她提醒,在退休金準備過程中,應以穩定「放大存量」為考量。

因此,可選擇具有穩健增值效果的理財工具來滾出時間複利,例如定期定額買進基金、ETF,或養老保險。個人需權衡自身所處年齡階段與風險承受度,來選擇不同的工具。

退休後,理財重點則為「創造流量」:將之前累積的資產存量,轉化為源源不絕的現金流,用來支應長期的退休開銷。

轉化的工具,包括年金險、以房養老與類年金基金等。

假設某人退休金與積蓄都很微薄,又難以重回職場工作,但他有一棟自有房屋,那就適合「以房養老」這項工具。可將房產抵押給銀行,換得固定金流作為退休生活費。

楊淑惠指出,綜觀家庭理財,不外乎三大階段:設定目標、擬訂計畫與紀律執行。盤點重點包括:是否釐清需求?「已備」的資產規劃有哪些?規劃是否合理?工具能否有效達成目標?缺口還有多大?

過程中,應定時評估各種風險與變數,且循環檢視、動態調整相關計畫。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紀律地付諸行動!」楊淑惠提醒大家,精準執行,才能讓退休準備化繁為簡、事半功倍。

 

來源:《遠見 2017 退休特刊》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遠見 2017 退休特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