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東芝成國産,“日本制造”的衰退仍在繼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1-15 22:19
彩電業已經很久沒有轟動性事件了,直到昨天。
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正式對外宣布,以12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 收購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95%的股權,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産品、品牌、運營服務等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就此,東芝電視的核心資産已全部歸海信所有。不到8億人民幣,海信便將東芝電視收入囊中,這場生意到此是賠是賺?
海信集團總裁、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表示:“收購後,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加快國際化進程。”東芝電視業務雖然老舊,但是品牌價值卻不容忽視,收購東芝將有利于海信拓展海外市場。此外東芝電視的專利技術也將彌補海信在專利上的不足。此次收購,海信將得到東芝商用顯示器、廣告顯示器的相關産品的制造專利以及東芝的技術研發團隊。
然而,這筆生意卻又有一點不足之處。這點來自于東芝的電視業務與另外兩家中國電視廠商之間的瓜葛。
衆所周知,TCL集團一直以來是中國代工東芝電視的廠商。2010年兩家就成立合資公司,自2015年財務造價醜聞曝光,東芝通過整合將海外電視業務改爲品牌授權模式,東芝宣布徹底退出海外電視機業務。目前中國市場上的東芝電視産銷是TCL在全盤操控和運營。此外,東芝還授權了創維在東南亞市場的運營。
前瞻産業研究院指出,全球家電格局不斷發生變化,中國家電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不過,今後的國際化競爭中可能不僅要面對外資品牌的競爭,還有國內同行的殘酷競爭。海信的國際化戰略的推進近年來亦是十分迅猛。
目前海信在電視市場占有率,連續13年占據中國市場第一。2015年、2016年位居全球第三,同時在美國和歐洲發展迅猛,近年更是在南非、澳洲跻身市場第一的位次。2015年海信接管了“夏普”5年的北美電視業務,連續贊助2016年歐洲杯、2018年世界杯等世界頂級體育賽事……對于東芝電視整塊買下的海信來說,未來與TCI、創維之間的糾紛或將無法避免。
繼去年其將白電出售給美的之後,今又將黑電出售給海信,東芝徹底退出電子消費領域。日系品牌家用電器曾經處于全球領先位置,“新時代的東芝”在國內也是廣爲流傳的廣告語。
然而行業整體出現下滑,東芝也陷入連年虧損,與衆多的日系品牌一起快速萎縮。
這兩年,東芝一直在甩賣資産以拯救業績。2016年除了將白電業務賣給美的之外,東芝醫療系統作價6655億日元售與佳能;2017年9月底,東芝以2萬億日元的價格將旗下存儲芯片業務出售給貝恩資本財團。東芝方曾預計,截至明年3月的本財年,公司將恢複實現淨利潤。但在計算出售芯片業務相關稅賦之後,預計本財年將淨虧近10億美元。
何止一個東芝呢?曾經榮光無限的日系電子消費企業近年來都在慘淡經營。老牌日本電子廠商爲了生存,不斷出售旗下品牌或業務早已屢見不鮮。長虹公司收購松下旗下三洋電視業務,海爾收購三洋的白色家電業務,台灣鴻海集團收購夏普……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彩電六巨頭,已有四家的家電業務由中國企業在運營,而這些只是日系老牌電子公司的冰山一隅。
其實又何止一個電子消費領域呢?“永不松動的螺絲”精神一度將日本制造業送上品質制造的“神壇”。日本制造業被很多人看作信譽、質量的保證。然而就在今年,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百年鋼企”神戶制鋼,爲日本制造業投下最大一顆“醜聞炸彈”。10月8號,神戶制鋼承認旗下多家工廠長期篡改部分鋁、銅制品的強度、尺寸等出廠檢驗數據,以次充好。神戶制鋼的數據篡改醜聞直接波及了飛機、高鐵等多個行業。美國福特汽車、波音飛機,韓國起亞汽車、大韓航空都是受害者。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種篡改品質保證資料蒙騙客戶的手段在這家百年日企可能已經持續了10年。三菱汽車油耗測試舞弊,高田氣囊缺陷導致的安全事故都在拷問著曾經備受追捧的“日本制造”。
制度僵化、體系臃腫的大企業病,以及過度崇拜技術、創新節奏過慢的“日本制造”,在這個互聯網異軍突起時代無法跟上市場變化的腳步。美國《財富》數據顯示,1996年,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日本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不相上下;2006年,上榜日企已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對比20年前,日企上榜數量銳減了近一半……
■ 作者:邢莉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注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