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遠見調查》 82%千禧世代 熱衷App理財(上)

文/王妍文 2017-11-22 14:59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遠見雜誌》調查發現,千禧世代中高達 82%的人樂於使用網路銀行 App。(遠見雜誌)

網路與手機的普及後,新金融服務鎖定的最重要族群,就是 1980~2000 年前後出生的千禧世代,他們也被稱為數位原住民。他們善用數位產品,預估三年後,全球千禧世代擁有財富總額達台幣 726 兆。

《遠見雜誌》也在 2017 台灣行動金融樣貌大調查中發現,千禧世代中高達 82%的人樂於使用網路銀行 App,並且非常需要個人財務管理。


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潮流下,金融單位須提供更客觀且便利的多元資訊,才能搶搭千禧世代財富暴增的列車!身為千禧世代,更要積極學習理財工具,讓財富翻倍。

說到銀行,你第一個閃過腦海的畫面,會是什麼?

帳戶裡的存款金額、信用卡上的赤字、還是日圓正值低檔時的換匯衝動?

其實,許多人經常想不起來,究竟過去這一年,有沒有跟金融機構打過交道?

但,不打交道,不代表不需要。隨著智慧型行動電話普及、網路傳輸速度愈快,金融消費行為也跟著改變!

以下情境,早已真實發生:

搞不清楚自己的帳戶餘額還有多少錢?

那就問機器人吧!打開 Messenger,直接就能詢問個人帳戶資訊、查閱購買紀錄、掌控個人花費。

好朋友間歡樂聚餐,還在互拿現金卻苦於無法找零嗎?那早就落伍了。

點開電子錢包吧!五秒鐘就把錢轉進對方帳戶。

想要貸款,還在想財力證明、信用評等能不能過關?

你可能不知道,臉書獲得按讚數、與 Linkedin 的朋友數,就是幫你降低貸款利率的好幫手。

你在百貨公司週年慶,看到一個特價名牌包包心動不已嗎?該不該買,讓手機告訴你!

只要打開銀行 App,電子理財顧問立即從手機螢幕跳出來,根據你的理財狀況,幫忙分析這筆錢該不該花下去。

每月擠出 3000 元來投資很痛苦嗎?現在只要在手機上按一按,吃飯與血拚時的找零,10 元、1000 元慢慢湊,就能晉升投資戶。

上面描述的情境,都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

千禧世代財富暴衝 將成為全球最富有族群

網路跟手機的雙雄結合,已挑戰過去幾百年未變的金融服務方式,逼得國內外金融機構不得不換上新的金融外衣。

這些新服務,鎖定的是跟著網路一起成長,已持續湧進職場,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客群:千禧世代(Millennials)。他們約是 1980~2000 年前後出生,年齡在 20~35 歲的數位原住民。

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最新報告中描述,善於使用數位產品的千禧世代,已經替代「嬰兒潮世代」,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一代。

預估至 2020 年,全球千禧世代所擁有財富總額達 24 兆美元(約台幣 726 兆元)。

這群千禧世代與嬰兒潮世代,在價值觀與行為方面有極大差異。

例如,美國 Summit Trail 顧問公司理專、38 歲的李彼德(Peter Lee),為了跟千禧世代溝通,會特地不穿西裝,改穿休閒服;他經常囑咐助理,在安排行程時,得確保他不會在同一天見到嬰兒潮與千禧世代客戶,理由是,他不想換衣服。他認為,若穿著西裝與千禧世代見面,可能招致白眼。

六成年輕人 習慣靠 App 理財

除了服裝上的差異,千禧世代投資理財的管道也明顯不同。

根據徵信機構 Experian 指出,每 10 個年輕人中就有 6 個使用手機 App 理財,若想打動年輕人,得從他們有感的服務下手。

那麼,什麼樣的金融服務,對千禧世代有感呢?

當金融業者急著解開這個謎底,卻很少有人從台灣在地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來思考。為此,《遠見雜誌》與玉山銀行、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共同合作,著手「2017 台灣行動金融樣貌大調查」,透過網路調查,訪問 20~49 歲族群對數位銀行 App、行動支付的使用行為與對未來金融的期待,並做出千禧世代(20~34 歲)與 X 世代(35~49 歲)差異比較。

分析理財工具〉82%受訪者愛用銀行 App

首先,從數位銀行 App 的使用習慣,可以觀察到千禧世代善用行動金融來掌握自己的支出與儲蓄。

在過去半年,有 81.9%的受訪者使用過銀行 App 來處理金融需求;在兩大使用時機上則呈現兩極,約 54%的人想用就用,並沒有明確時間,反映隨時查詢金融帳務的特色;但也有 28.1%的人選擇在家中有完整休閒時間的時候才使用。

經常使用銀行 App 的人裡,金融帳務查詢(61.9%)、轉帳(48%)、信用卡申請、查帳(40.6%)是前三大最常被使用的功能;其次則為消費支付(34.9%)、點數優惠查詢(30.7%)、投資理財(27.5%)與金融資訊的取得(25.6%)。

若以世代來區分,千禧世代的使用 App 的比率(82.8%),略高於 X 世代(79%)。不同世代在使用功能上也出現差異。其中,X 世代更熱衷擁抱數位投資理財,在點數優惠查詢、投資理財與取得金融資訊等需求,明顯高過千禧世代;千禧世代則是在信用卡申請、查帳、消費支付與外匯交易上,比 X 世代更積極。

「千禧世代要的是便利、完整的網上服務,」東方線上副總監楊少夫分析,查帳、轉帳等生活帳務功能符合手機能隨時隨地使用的特性,很容易被千禧世代高度熟用,背後顯示的是這個族群迫切希望透過掌握現金流向,來進行財務管理。

新金融服務 消費者仍不熟悉

這跟千禧世代的成長背景有關。他們生於富裕環境,但一出社會工作,就相繼遇上 2000 年網路泡沫、2008 年金融危機,還處於起薪低、長期薪水不漲的經濟窘況,愈來愈意識到,除了自我工作能力增長外,還需加強財務管理,才有機會提早存下人生第一個 100 萬。

除了生活帳務處理外,「價值創造的投資需求,會是手機介面上下一波有機會發展的服務,」楊少夫觀察,X 世代就像千禧世代的鏡子,現在看似 X 世代更注重自身的理財與投資,一旦千禧世代薪水、資產成長了,對投資需求增加,將出現需求拐點。

不過,目前手機投資服務仍受囿於金融資料在小螢幕上難以完整呈現,未來能不能透過講求簡易界面的 AI 智能理財將服務補上,還需要觀察。

此外,金融業者大力推動的新金融服務,包括網路保險、線上信貸、線上房貸等產品,因為需要大量資訊交換,即使手機很便利,但目前消費者對這類服務的應用還是比較陌生,使用手機線上服務的比例仍低。

拒絕使用理由〉資安風險、閱讀介面是阻力

另外,當八成的人已把手機當成簡易分行伙伴時,有兩成尚未下載,未使用銀行 App 的人,到底在擔心什麼?

詢問這群人發現,其中超過一半的人將「擔心資安風險問題」(54.9%)與「手機介面小,閱讀不易」(50%)列為主因;而每四人中也有一人認為「需另外開通服務、程序繁瑣」(24.5%),因此打退堂鼓。

另外,現在雖然已經是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仍有約 13.7%的人表示,「不知有此 App」,換算整體受訪者比例,約仍有 2.3%的人,不知道可以透過手機上的 App 來幫自己處理銀行帳務事宜。(上)

來源:《遠見 2017 新金融特刊》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遠見 2017 新金融特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