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終迎大復甦 PMI齊創多年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2-02 03:45
摘要: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和貿易加速,全球製造業增速顯著提振,內外部需求雙重利好。歐元區製造業 PMI 在 11 月創下近 20 年最高,亞洲主要經濟體也創多年新高。但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壓力上調,可能限制明年起的製造業增速。
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和貿易加速驅動,全球製造業增速顯著提振,顯示出內外部需求雙重利好。
據 IHS Markit 統計,歐元區 11 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 60.1,創 2000 年 4 月以來新高,也是 1997 年統計數據以來的次高水平。
歐元區前兩大經濟體德法的數據亮眼。德國 11 月製造業 PMI 終值 62.5,創 1996 年以來最高;法國 11 月製造業 PMI 終值 57.7,接近多年高位。
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的工廠新訂單指數創 17 年最高,得益於外部需求強勁。區內邊緣國家的工廠產出也在最近一年半保持增長。
荷蘭 11 月製造業 PMI 創紀錄新高,新訂單指數創 2011 年 2 月以來最高;愛爾蘭製造業增速創 18 年之最;希臘製造業的就業增長為 18 年最高,新訂單增長創 2014 年上旬以來最快。
英國 11 月 PMI 也創四年最高。IHS Markit 首席商業經濟學家 Chris Williamson 評論稱,整體歐洲企業正在加速擴張,對固定資產的商業投資與資本支出上揚,製造業的利多態勢將延續到明年。
美國 11 月製造業 PMI 略低於預期,但仍高於過去一年的平均值,表明製造業的增長基礎健康。10 月營建支出創 5 個月最快增速,其中公共營建支出增幅創 2014 年以來最高。
周五一同發布的數據顯示,亞洲主要經濟體的製造業復甦同樣強勁。日本 11 月製造業 PMI 創 44 個月最高,韓國為 55 個月新高,台灣為六年半最佳,印度反彈至去年廢鈔政策以前最高。
不過財新 11 月中國製造業 PMI 月增率下滑,降至 50.8 的 5 個月以來最低,顯示製造業運行僅有輕微改善,並與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官方製造業 PMI 則回升至 51.8 形成分野。外媒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冬季環保限產壓低工業產出,也代表中小型民間企業壓力更大。
WTO、IMF 和標普等主要機構都上調了明年全球經濟與貿易增長預期,IMF 在 10 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正處在 17 年來最寬廣、最全面的快車道上。
全球製造業未來面臨哪些風險?
但利好的製造業數據並不能提振歐洲股指。歐洲 STOXX 600 指數周五盤中最深跌 1.2%,收跌 0.7%,德國 DAX 30 指數收跌 1.25%,法國 CAC 40 指數收跌 1.04%,英國富時 100 指數收跌 0.36%,均連跌三天,本周跌幅接近或超過 1%。
荷蘭國際集團 ING 的高級經濟學家 Senne Janssen 對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歐洲經濟短期利好,長期存在下行風險,主要來自於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製造業增速也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壓力上調的限制。
經濟活動利好若帶來通膨回升,也會堅定全球主要央行逐步收緊貨幣政策的決心。英國央行已在 11 月加息,聯準會預計將在 12 月升息,歐洲央行計劃明年將每月 QE 購債幅度砍半。
亞洲方面,韓國本周成為追隨聯準會而升息的「亞洲第一槍」,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可能在明年升息。華創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屈慶表示,全球貨幣政策將會進一步收緊,未來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升息將是大機率事件。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範圍內超量寬鬆的貨幣政策成為提振經濟與製造業的關鍵要素。央行開啟政策正常化進程,勢必會影響風險資產估值。但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製造業 PMI 利好是全球經濟增長自給自足的標誌,也證明非常規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支持不再那麼重要。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