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窮愈窮 富愈富 巴菲特看穿經濟制度出了問題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美國是全世界貧富不均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巴菲特最是心知肚明。

根據富比士 400 雜誌統計,自 1982 年以來,前 400 名最富有美國人財富增加為 29 倍,由 930 億美元大舉增加到了 2.7 兆美元。同時,「數千萬辛勤工作的民眾却仍深陷於勞苦的深淵,」巴菲特說。

巴菲特在時代雜誌寫了一篇文章,大略解釋了美國經濟制度的問題。

「這段期間,財富海嘯沒有消退,」他寫道。「反而更加凶猛。」

根據 DB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最富有 0.1% 美國人的財富,竟與低層 90% 美國人的財富相當。最富有 10% 的人擁有近 90% 的股票。

「市場制度讓許多人失去了希望,尤其是市場已變得更加專業化,」巴菲特在時代雜誌上寫道。他指出科技讓某些人成了巨富,眾多其他人反而失去了工作。

然而,這也並非全是壞消息,他說。其實,科技應該讓美國人對未來感到樂觀。

巴菲特提到了因科技而產生大幅變革的產業,例如農業。農耕機,軋棉機,肥料與灌溉系統,讓美國的農業人力由勞工人數的 80% 大幅降到了僅 2%。

「農業生產力大幅提升,是好事,」巴菲特寫道。「這釋出了美國 80% 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轉向了新的產業,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那麼,該如何確保市場能持續改善所有美國人的生活?

「一個富有的國家,應該照顧所有的民眾,而非僅是獲得市場肯定的有才能的人,」他寫道。

巴菲特與一群億萬富翁,包括臉書創辦人祖克伯,甲骨文創辦人艾力森等,於 2010 年簽署了一份捐贈承諾,將捐出逾半數的財富。

此外,數百名美國百萬與億萬富翁對川普政府的稅改法案大表不滿,他們表示反對政府減稅。

「我們呼籲國會加我們的稅,增加極需的政府收入,恢復對重大項目的投資,」一群慈善家,包括索羅斯,洛克斐勒等人在簽署的信件上說道。「這樣做將有助創造就業,強化中產階級,確保美國經濟成功。」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