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堪比「金融大爆炸」的MiFID II生效了 歐債交投冷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1-08 14:42
號稱效果堪比「金融大爆炸」的歐盟新法規 MiFID II 於 2018 年 1 月 3 日開始生效,它被形容是「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方位法規。因諸多不確定性導致了歐債市場交投冷清,分析認為,監管部門正在伺機而動,尋求知名公司「出手」以儆效尤,因此目前情況可謂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1986 年 10 月 27 日,「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在英國實施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股票交易所去監管、推行電子交易、海外企業可擁有英國上市公司、給予銀行出售金融產品並同時提供金融顧問服務的自由等。由此形成的開放競爭環境以及自由化助長的創新,促成了倫敦金融中心地位的復興,乃至全球金融行業的繁榮,人們稱之為「金融大爆炸」。
但自此,日新月異的發展卻讓事態開始失控。以新金融中最為顯著的領域之一的「高頻交易」為例,其利用電腦軟體來捕捉正常人類交易前價格的移動趨勢,下達大量訂單,引導市場走向,從而獲利。當這種技術被有心者利用,以一己之力撼動整個龐大市場這種駭人聽聞的事件就隨之而來。
2010 年 5 月 6 日,美股閃崩,僅僅 5 分鐘,道指就暴跌 600 點,市值瞬間蒸發 5000 億美元。FBI 經過 5 年的調查認定,這出自於一位元英國交易員薩勞 (Singh Sarao) 之手,他利用自己修改過的交易演算法迅速下達大量並不真實執行的「虛假」大額訂單,「哄騙」市場跟進,坐在家中動動手指就操縱了市場。
無論蓄謀或無意,近年來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對於如何控制這類事件,歐盟此次採取「同步監控」策略,從 2018 年 1 月 3 日開始,交易者必須以每 100 毫秒為單位同步他們的交易,並需在 1 分鐘內披露交易,且必須在翌日提交完整的交易報告。
FX168 財經網報導,這部全稱為《金融工具市場指導》第二版本 (Markets in 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的 MiFID II 可謂面面俱到。它將覆蓋歐盟 (包括即將退歐的英國) 金融業的幾乎每一個角落,監管對象從銀行、基金經理、養老金,到交易商、交易系統、經紀商,乃至高頻交易以及零售投資者;涉及的市場遍及股票、債券、商品、外匯、期貨、交易所交易產品、差價合約之類的零售衍生品等各種類型的金融市場。
電信公司 Colt 副主席 Andrew Housden 說:「我個人認為這將是二戰以來對金融城影響最大的事件。每個從業者都在很大程度上被影響。」
這個「蝴蝶效應」或將引發大洋彼岸一場風暴,MiFID II 多達 140 萬條的法規,很具震憾效果,比如其中一條廣受關注和爭議的規定「經紀商和投資銀行等賣方研報不得再免費附贈,資金管理公司必須為此付費,以表明並非受到報告驅動才購買他們的產品,避免交易部門和研究部門的利益衝突」。表面看來,只是買方增加了一筆成本,賣方增加了一筆收益。但其所造成的影響遠非僅此而已。
首當其衝的是價格問題。基金經理對此有 2 個選擇,一是自行吸收,一是轉嫁給客戶。雖然根據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 協會的調查,多數資產管理公司傾向於自行吸收這部分成本,但確切的執行還在討價還價之中。而相應的,為了節省成本,買方機構可能會因此增加內部的研究力量。
其次,賣方機構中的研究部門也因競爭的增強而導致壓力上升。CFA 的調查顯示多數被調查者認為賣方研究數量會隨之減少。
另外,分析和交易的分離還可能會導致研究員對小企業的追蹤減弱。據彭博社引述 Cavendish Asset Management 的英國股票業務主管 Nick Burchett 表示:「如果一家券商只向為研究付費的投資者推介某家公司,那麼引進新資金的挑戰性將大大增強。如果各公司現在發現它們只有高度集中的股東群,那麼獲得資本的管道受限將成為公司上市的一大阻礙。準備長期支持公司的基礎投資者也許也會更難求得。」
除去上述因素,這項法規的真實影響可能還需要時日才可完全顯現。一家投行主管表示,已經和 60% 的客戶達成協議,其它 40% 將在未來數月內完成,而這正是多數歐盟金融公司對 MiFID II 法規準備的現狀。
畢馬威資本市場總監 Harps Sidhu 指出,不同的公司準備就緒的程度不同,哪些領域還具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會持續多久,監管機構的容錯程度有多大,這些都還沒有定論。
這些不確定性導致了交投的冷清。Trax 的資料顯示,1 月 3 日,當地時間 10 點,歐元主權債券交易量僅達 86 億歐元,比過去 30 日的均值 (由於聖誕假日這一均值已經低於通常情況) 低 24.5%,英國主權債券交易量也低於 30 日均值 11.4%,英鎊結算的公司債券交易量比均值低 46.1%,歐元結算的公司債券交易量則為正常水準。
目前,歐盟 28 個成員國中只有 11 個國家將這一立法加入了國家法律。英國和德國監管部門也允許期貨交易所和清算所延遲 30 個月執行相關規定。因此 MiFID II 的效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對此,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表示將針對改變的規模作出相應的舉措,初期階段不會實行非常嚴格的手段。儘管如此,有分析認為,監管部門正在伺機而動,尋求知名公司「出手」以儆效尤,因此如今的情形可謂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 (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 主席 Steven Maijoor 說,這場為了令市場取信於投資者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金融大爆炸」以來金融市場的跌宕起伏
1986 年 10 月 27 日:金融大爆炸
1987 年 10 月 19 日:美國股市在一天內大跌 22%,倫敦富時 100 指數當天也下跌了 11%,被稱為「黑色星期一」。
1990 年代經濟衰退:失業率飆升,股市持續受挫,房價下跌。
2000 年互聯網泡沫:互聯網相關公司股價從 1997 年開始持續上揚,泡沫破滅導致多家公司倒閉。而亞馬遜之類的巨頭隨後得以復甦。
2008 年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延續了 5 季之久。單就英國來說,是二戰以來最長的經濟衰退時期,導致許多公司倒閉。
2012 年 Libor 醜聞:2012 年英國巴克萊銀行被罰款 2.9 億英鎊,一些衍生品交易元發現 Libor -- 倫敦銀行間借貸利率這一金融界最重要的利率之一被人為設定,最早的證據可追溯至 2005 年。
2016 年退歐公投、川普當選:退歐公投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震動了金融服務業,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2018 年 MiFID II 上線:2007 年初始版本公佈後,MiFID II 帶來了從金融危機中吸取的教訓。專家警告,就影響而言,MiFID II 會大過「金融大爆炸」。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