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統領4600億帝國的低調狠角色 台達電鄭平鐵血接班

財訊 2018-01-10 14:4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外資賣股的真正原因恐怕是,看到台達電開始對最賺錢的事業部進行改造。(財訊)

2017 年,台達電執行長鄭平全面執政的第一年。這一年,他發動 20 年最大組織改造,總經理暨營運長李忠傑辭職;6 月 20 日,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將價值 150 億元的台達電股票贈與鄭平、鄭安;這一刻起,他集台達電大股東、董事和執行長於一身,並將改革指向台達電最重要的各事業群,但台達電流言不斷,外資降低持股。鄭平完全掌權後的鐵血改革,他能成功嗎?

最新一期的《財訊》報導「台達電鄭平鐵血接班」內幕,包括他與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 120 分鐘的關鍵對話、她母親在台達電扮演的角色以及神祕的大股東,同時全面剖析台達電的投資價值。


根據《財訊》報導指出,以前對鄭平的印象是謹慎,二年前,一次媒體餐敘,董事長海英俊坐在另一桌,頻頻拋出點子,逗大家哈哈大笑,但這回與財訊記者面對面,鄭平正襟危坐,談美國投資的智慧建築事業,偶爾聊起自己鍾愛的奇石收藏時,才願意談公事之外的議題。

這就是鄭平,他和他收藏的石頭一樣,有自己的形狀,最擅長也最可怕的本事,就是「耐磨」,他客客氣氣,但只要被他盯上的目標,他決不輕易放棄。台達電離職員工形容他是「笑咪咪的狠角色」,他每次到各單位開會,全程都客客氣氣,但該決斷的時候,他是「啪」拍板下去,清清楚楚。

根據《財訊》報導指出,台達電在全球有六萬多名員工,營業據點遍及全世界,是台灣成立最久的上市電子集團,台達電成立後三年,鴻海才成立,就連代號 2301 的光寶,都比台達電晚四年成立。台達電持有泰國泰達電二成股權,兩家公司市值相加超過新台幣 4590 億元。

鄭平接手時,台達電更像一家電子業的百貨公司,不只生產電源轉換器,從短焦投影機、到雲端伺服器用的軟體,台達電都投資,賺錢的,不賺錢的,都在裡面。

2017 年 4 月 10 日,台達電第一次「動」台達電最賺錢,但各自為政的各事業群。重組所有人和資源,重新畫分為電源及零組件、自動化和基礎設施三大事業。《財訊》問鄭平,「這一次,是台達電二十年來最大的組織變革嗎?」他直截了當地承認,「應該是!」這一次,鄭平的眼神變了,他仍然謹慎,但眼神裡多了一種獅子攫取獵物前的鋒芒。磨了七年,他終於出手,要改造台達電的商業模式。

《財訊》報導指出,組織改造後兩個月,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和夫人謝逸英宣布,將價值 150 億元的股票贈與鄭平、鄭安,這批持股約占鄭崇華目前持股的近五成。選在此時移轉持股,除了是因為贈與稅率即將調高,另一方面,也可看成是鄭崇華對鄭平的肯定與支持。

不過,就從 2017 年 6 月開始,台達電的股價一路下跌,台股 2017 年是史上最長的萬點行情,但台達電的股價 2017 年卻下跌近兩成,九百多億市值蒸發。同時,市場上開始出現不少傳聞,直指台達電成長受阻。

「鄭家覺得,股票被賣得莫名其妙!」一位和鄭平、鄭安熟識的友人轉述,「可能是離職員工向外資透露不當訊息,才讓外資大賣股票。」

多位法人表示,「擔心台達電成長趨緩」。是未投資台達電的主要原因,過去台達電因為自動化訴求,能享受比較高的本益比,但企業使用占比不高,加上過去併購的綜效尚未浮現」,導致外資降低台達電持股。

另一個拋售的原因來自中國,一位分析師觀察,華為挾通信市場的優勢,跨進電源市場和台達電競爭,甚至已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源轉換器的供應商,切入智慧能源領域,外資因而擔心,台達電在中國的成長會受阻。

《財訊》報導指出,外資賣股的真正原因恐怕是,看到台達電開始對最賺錢的事業部進行改造,改革成功當然很好,如果失敗,投資風險難以評估,因此先降低持股比率,等待新的買點進場。

從財務成績分析,鄭平上任後,台達電的毛利率從 20%提高到 27%,在他上任前,泰達電的毛利率都在 26%到 27%之間,高於台達電,在鄭平上任後,2016 年,台達電的毛利率已高於泰達電。

至於外資擔心台達電要面對華為競爭,根據台達電 2016 年年報,台達電 2015 年在中國的營收為 1114 億元,2016 年則為 1176 億元,在中國營收仍成長 5%。面對紅潮進逼,台達電不只毛利率維持在 27%的水準,過去五年,營收照樣成長,為什麼?

《財訊》報導指出,過去兩年,鄭平用鐵血管理風格,加速台達電的智慧製造發展。

鄭平的管理風格,過去二年,台達電的自動化就快速發展。十二月底,《財訊》記者到台達電江蘇吳江廠採訪自動化生產線,這裡的成敗,牽動外資對台達電的評價。

不管外資賣股,老臣反對,鄭平鐵了心要讓台達電換一個方法賺錢。他還在繼續磨這家公司。他的改革像是對這家公司的獲利引擎進行大修,未來一年,台達各事業群的獲利,能否因此提升?能否留住關鍵人才,都是觀察重點。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 546 期】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利空進貨

#帶量突破均線糾結

#動能指標上漲股

#動能均線獲利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