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股解碼】被港證監點名股權高度集中,廣州基金何時可止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早前在2017年11月15日的【港股解碼】之《恒寶企業走勢堪比茅台,連破新高是爲何?》中說過一支2017漲幅堪比茅台的港股恒寶企業(現名廣州基金)。2018剛開年,廣州基金國際控股(01367-HK)卻沒有維持其去年勢如破竹的走勢,反而在今日大跌,這又是爲何?

背後有大佬

上回說到,在2014年6月30日上市的恒寶企業原本主營業務爲梭織服裝(例如襯衣、褲子、牛仔褲及外套)提供成衣供應鏈管理服務。令人可惜的是,恒寶企業上市之後業績實力诠釋什麽是“翻臉比翻書還快”。若是上市當年因爲上市開支問題虧損還可以理解,之後兩年或許是受行業影響業績毫無轉盈迹象,這也使股價一路走低。隨著近年來主板殼身價的水漲船高,誰說恒寶沒動過一點賣殼的小心思呢?

2016年10月,恒寶公布控股權易手,包括主席鄭立言等五名股東向獨立第三方黎亮以5.13億轉讓75%股權,涉及3.6億股股份。完成後,黎亮須按每股1.4271元提出強制性現金要約,收購價較上日收市價折讓0.9%,涉資1.71億元。由此也說明了一點:想要公司起死回生,找到對的“接盤俠”也是門技術活。



由這件事便開啓了恒寶貫穿2016年末至2017全年的“開挂股生”:控股權易手現任大股東黎亮、確定開拓金融業務、委任企展控股原主席賈伯炜爲主席、頻繁買買買金融資産、減少對成衣貿易及供應鏈業務上的資源投放、踩在2017的尾巴上更名爲廣州基金國際控股以及去年股價的大爆發。

不過,在大股東黎亮要約後不久,便將手中持有的75%股權分兩次減持至46%。減持過程不再贅述,而這位神秘第三方在公司數度入駐的執董背景和港交所對股權披露中已有體現。結合港交所披露權益查詢結果和公司往期公告可知,這個主要股東系通過廣州産業投資基金持股的廣州市人民政府。踩在2017年的尾巴上,恒寶更名爲廣州基金國際控股,正式成爲廣州國企背景的“金融新貴”。根據已知披露來看,目前黎亮持股46%,而廣州市政府持股29%,二者合共持股75%。

股權高度集中

股價這麽牛,自然也會引起香港證監會的關注。1月12日盤後,香港證監會公布最近曾就廣州基金國際控股的股權分布查訊結果,顯示該公司于2017年12月29日,有18名股東合共持有7982.4萬股該公司股份,相當于公司已發行股本16.63%。有關股權連同由該公司兩名主要股東持有的3.6億股(占已發行股份75%),相當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91.63%。因此,該公司只有4017.6萬股(占已發行股份8.37%)由其他股東持有。于2018年1月11日,該公司收市價報8港元,較2017年10月11日收市價2.6港元高出 208%。

後又于同日晚間八點時公司公布,根據可取得的資料及董事會對其關聯人士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公司確認,2017年12月29日及截至公告日期,公衆人士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不少于25%,故公司已遵守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的公衆持股量規定。另外,公告指公司並沒有有關于該十八名刊載于證監會公布內股東之身份。

我們先來看看廣州基金是幹什麽的。根據其官網得知,廣州基金是一家地方政府基金,旗下核心平台公司包括廣州市城發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科技金融創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工業轉型升級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廣州國創基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産融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新興産業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投資領域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從PE、VC到並購、互聯網金融、城市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都有涉及。根據廣州基金在其官網披露,于2016年度公司總資産271.23億元,總負債82.08億元,淨利潤達4.3億元,妥妥的不差錢。

2018年伊始,廣州基金的多支子基金已啓動投資,並擬三年內推動50家廣州本土企業上市。此外,該基金將參與投資廣州産業轉型升級、城市舊改、國資國企混改、基建等多項本地優化項目。作爲政府旗下基金的上市平台,公司未來發展前景還是很廣闊的。

對于早已布局多想金融資産的廣州基金而言,這個殼原主營但現虧損的成衣貿易和供應鏈業務似乎已經跟不上轉型的節奏,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處理。再者,新股東入駐才短短一年,除去陸續收購的金融資産外,或許大股東亦在考慮如何將該上市平台轉變爲有利于己方集資平台,股權集中問題解決是遲早的事。

不過,公司亦在公告中聲明:鑒于股權高度集中于數目不多的股東,故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務請垂注,即使少量股份成交,公司股價亦可能大幅波動,故彼等在買賣股份時務請格外審慎行事。就目前而言,被證監會點名股權高度集中對于公司股價還是有一定負面影響,今日以7.99港元開盤,早盤下挫後尾盤持續走低,收盤價6.78港元,全天跌幅15.14%。但對于一只去年在短短數月升幅高達2倍的股份來說,回調是否合理,便留待投資者判斷吧﹗

■ 作者:朱亦丹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注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