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高估已經無庸置疑 問題是投資人做好準備了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1-31 12:46
如果投資人願意信任估值模型,那麼任何一種標準來看,美股似乎都被高估了。當然,高估不代表投資人應該就此離遠股市,不過,準備好應對的策略,卻是不可少的工夫。
據《Quartz》報導,由標普 500 指數「周期調整本益比」(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 ratio, CAPE) ,也就是諾貝爾獎得主席勒 (Robert Shiller) 提出的「席勒本益比」來看,這個值已經來到 1998-2001 年之外的最高點。其他的指標更顯示,當前的泡沫可能是歷史上最大的,很有機會以腰斬做為結束。
投資人總相信這次會不同
即使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事,投資人總是很快忘記過去的教訓。在深怕錯失賺錢的機會之下,步步追高,相信夢想終能成真。
過往的泡沫焦點不同,本質卻相似。由 1630 年代的鬱金香泡沫、1920 年代的工業泡沫、1970 年代的「漂亮 50」,到 1990 年代的網路泡沫。投資人集中太多金錢,押注於同一件新事物上,而不考慮真正的價格與價值。
當前,投資人相信的是全球經濟同步增長,多數經濟體已經從 2008 年金融危機後復甦。而且,這次會和過去不同,標普 500 的價值還會繼續走高。要簡單操作的話,可以買進標普 500 的 ETF,坐等財富上門。
需要擔心的是,一旦這樣的樂觀情緒轉為負面,情況會有多糟?投資人有準備嗎?
關注可能伴隨的指標
市場不會因為股價變貴,就出現下跌。即使看空人士繼續高喊市場被高估,樂觀的情緒仍可能繼續墊高行情。問題在於,派對將在何時結束。
高漲的股市不見得會以崩跌結尾,不過,當 3 種指標伴隨出現時,崩跌的可能性將會增加:
1. 波動率增高:股票波動率(以 VIX 指數衡量)處於歷史低點,但要關注讓波動率持續偏低的因素,會否產生變化,如低利率、低通膨、央行流動性及企業回購。
2. 新股發行: 2017 年美國 IPO 的數量溫,不過從全球來看,IPO 的數量則是 2007 年以來新高。預期 2018 年 IPO 的量還會增加,需要關注的是,積極的上市潮會不會是市場過熱的徵兆。
3. 股價融漲 (melt-ups):融漲是一種完全不在意基本面,瘋狂搶進市場的現象。在這麼大規模的金融市場中,要預測人們的群體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卻是關注市場是否過熱的一大重點。
配置與股市無關的投資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情緒轉變之前,股市仍可能再大漲一波。例如,以過去的泡沫模式來看,標普 500 仍有機會在未來 9-12 個月上漲 20-30%,但要預測泡沫破裂的時機,無疑仍是極為困難的。
耶魯大學基金會主席 David Swensen 的策略或許可以學習,他會調整資產部位,增加一些與不隨美股波動的資產,像是美國國債,以在必要時提供流動性。在 2008 年,他在這部分的投資就達 30%,幫助他能在 2009-10 年便宜買入股票。
現在 Swensen 這部分的投資已經超過金融危機水位,為 32%。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