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中國海洋捕撈再拓新業務能否如魚得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2-08 20:57
2月7日晚間,港股創業板上市並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服務及提供放債業務的中國海洋捕撈(08047-HK)公告宣布,其附屬公司深圳市進玉堂漁業集團與賣方潘雙君與張偉亮訂立買賣協議,據此,進玉堂漁業斥7228萬元(人民幣,下同)向賣方收購連雲港安尼遠洋捕撈65%股權,並將以5928萬元現金及公司發行可換股債券方式結算及支付:
(截自中國海洋捕撈公告原文)
其實當下的中國海洋捕撈主要業務還是投資控股,正如文首所言,集團目前仍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服務及放債業務,可以說這主營業務範疇與公司大名很是不搭了。這又是怎麽回事?
一朝改名,人事更叠埋伏筆
此事還要從這家公司最近一次更名說起。2016年9月,公司忽然發布公告稱擬更名爲“中國海洋捕撈控股”,而彼時其名仍爲“宇恒供應鏈集團”,且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服務業務,包括就商業、物流、信息及資金等可應用于多種産業鏈之有效流量規劃及實施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雷擊電磁脈衝防護業務的集成解決方案及提供能源管理業務。
而宇恒供應鏈這一次狀似突兀的改名計劃公布之前,其實公司早先已經埋下諸多伏筆。自2015年開始,宇恒供應鏈頻繁變更主席及執行官人選,而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9月宣布改名的這一年多時間裏,公司先後經曆三次配股,原來的大股東顔楚奕持股量不斷被稀釋,至第三次配股(2016年8月17日)時公司已無持股超過5%舉牌線的大股東。雖然那三次配股均未披露具體承配人信息,但隨著內部股東權益的變動,這幾次配股完成之後,宇恒供應鏈幾乎可以算是完成了一次“隱性易主”:
也是在這段時間,宇恒供應鏈宣布了系列收購及合作計劃,但從內容來看似乎並無什麽蹊跷端倪,只是在力拓原先的供應鏈相關業務基礎上開始涉足放債業務:
而這期間與日後更名關系最大的還是集團異常頻繁的人事變動,尤其在2016年9月7日,宇恒供應鏈宣布委任于進出口貿易、物流、企業策略管理、項目管理及融資業務擁有逾25年經驗的劉榮生爲集團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一周後,9月14日公司又宣布委任甘偉明爲執行董事及李宛芳爲獨立非執董,而其中的甘偉明是畢業于湛江水産學院(現稱廣東海洋大學),獲船舶動力裝置學士學位。
之所以說這人事變更與公司改名大有關系是因爲,這位新執董的背景實在有趣。據公司公告披露的信息,甘偉明于2003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間擔任深圳市海洋與漁業局處長、深圳市經貿信息委海洋與漁業處處長及海洋經濟發展處處長,其長期從事海洋與漁業的行政執行及綜合管理。而又是短短一周之後,宇恒供應鏈就宣布擬更名爲“中國海洋捕撈”,並稱更改公司名稱將爲集團提供未來業務之更佳識別及全新企業身份及形象。同年11月,公司股份簡稱落實更改爲“中國海洋捕撈”。
供應鏈服務商要進軍遠洋捕撈業
本來,明明從事著供應鏈相關業務的公司突然改名與海洋捕撈挂鈎的舉動還一時教人摸不著頭腦,不過很快公司就以實際行動作出了解釋。2016年12月29日,中國海洋捕撈公告宣布附屬進玉堂擬斥800萬美元與第三方在柬埔寨設立一間合營公司以投資柬埔寨地區捕撈活動、水産加工、銷售漁産品、水産養殖及進出口貿易業務,這也是更名後公司首次公開拓展遠洋捕撈業務的意向,而這也終于令人將公司大名與發展方向對上了號。值得一提的是這間附屬進玉堂也是公司剛剛于2016年12月收購回來的,主要從事海産品業務,包括進出口貿易及海洋漁業。
由此開始,中國海洋捕撈在遠洋捕撈及漁業這項新業務的擴張力度不斷加大,頻頻出手:
這麽看來,中國海洋捕撈業務與名頭不符倒是誤會它了,從2016年改名之後公司的多番作爲可見其是真心要好好發展遠洋捕撈及漁業相關業務的,只是新業務剛開始不久尚未在公司最近一次業績報告中體現罷了。
而談到公司的業績,倒是很值得好好說上一番。
“任性”換了7個馬甲,新業務能否助公司如魚得水
在此之前卻還有一個背景簡單交代一下,查看中國海洋捕撈上市以來的發展史,筆者發現這家公司更名的次數特別多,曆史可謂相當精彩豐富。從2001年上市時的“毅興科技”到2006年更名爲“聯僑集團”,2007年又更爲“中國掌付”,2012年更爲“中國能效”,2013年更爲“升力集團”,2014年又更爲我們現下熟悉的“宇恒供應鏈”,及至2016年最新更名爲“中國海洋捕撈”,這上市不到20年的時間裏,一家公司竟然有過7個不同的名字,當真是流水的馬甲忙不叠地換,看得人眼花缭亂了。
自然,這只“殼”流連轉手,伴隨著頻繁易名,公司的主營業務及控制人等也都換了幾圈,只是年代久遠現按下不提。不過看公司往期業績可發現,自2011財年起公司就進入了全面虧損的狀態,且一虧就虧到了去年。自變身“宇恒供應鏈”之後,從2015財年至2017財年公司也沒能改變虧損的態勢:
如上表所示,似乎在最近一次改名之前公司整體業績仍然教人不忍直視,但值得欣慰的是,自進入2017年,集團經營效益終于有了起色。首先是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及毛利率穩步提升,最可喜的則還是公司在2017年連續兩個財季順利實現扭虧爲盈,在首財季及中期分別淨賺686.5萬港元及1351.6萬港元,實在難得。而主要原因正是在供應鏈運營基礎上拓展新業務至遠洋捕撈及漁業水産品業務,同時集團電子産品貿易活動增加及增加了放債業務利息收入等。
在新業務加持及原有業務重新煥發生機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海洋捕撈的經營業績也非常應景地釋放出了積極信號,這對已經虧損多年的公司來說可當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故此,不難理解其在這新業務上花費的諸多心力了,就昨日公布的新收購事項,中國海洋捕撈就在公告中直言,公司一直積極尋找機遇,以透過投資或收購前景廣闊的業務或項目(尤其是遠洋捕撈業務)而爲股東創造價值,並指相信收購事項可爲公司帶來進軍水産養殖的機會,也將爲集團帶來新的收入來源。
也罷,輾轉多時終迎來曙光確是美事一樁,那便先祝福中國海洋捕撈在未來得償所願,在新業務領域“如魚得水”。
截至8日收盤,中國海洋捕撈報0.56港元,全日升3.7%,盤中最高曾見0.57港元,全日最高漲5.6%。
■作者:彭小留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註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