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達利歐全記錄:談歐洲、談中國、談創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3-01 15:43
2 月 28 日晚,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原則》作者、「投資教父」瑞 · 達利歐(Ray Dalio)登上金融脫口秀「見面」,120 分鐘零距離向中國投資者分享個人 9 大「經濟學」原則、12 大「投資」原則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原則,這也是橋水 40 年以來反覆實踐印證的聖典。在精彩的演講之後,這位傳奇投資者與大洋彼岸中國的頂級金融人士展開了對話。
談及對歐洲市場的看法,瑞達利歐表示:
從經濟周期角度看,歐洲目前落後於美國的經濟周期,這些已經在當前的市場價格中充分反映。而歐洲目前還施行接近零的利率,這樣的狀況是不可持續的。歐洲復甦不如美國來得快,所以還沒有這麼快做升息的動作。此外,美國經濟在稅改、財政政策刺激的推動下,仍有向上的趨勢,歐洲則沒有這一因素的支撐,總體看歐洲股市的吸引力不如美國股市。
在做投資決策時,《原則》一書中有提到挑戰自己的極限,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呢?瑞 · 達利歐表示:
這和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一樣的。你有自己的舒適圈,你有自己可能比較艱難的中間圈,以及你可能一觸碰就會非常恐慌的最外圍的圈。如果你只是在舒適圈,你就會覺得生活很無聊,你再往外探一點呢,你要知道哪個度是極限。稍微探一點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但是你不能往外走的太遠。小錯誤不妨礙你獲得成功,但是如果採取的風險太大就是無謂的風險。
達利歐還表示,人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中,你在上學階段,很依賴他人,並不斷學習新知識;第二個階段中,你步入了工作階段,他人開始依賴你,你渴求成功;第三個階段中,你會自然而然的覺得,我不需要變得更成功了,我要幫助他人成功。
談及如何依照極度透明、極度求真的原則建立起如「機器」一般的企業文化,達利歐坦言:
我非常相信最好的人生成功辦法是儘可能找到比你聰明的人,然後和他們一起辯論。這非常令人激動。所以,我想要這樣的行為、獎勵這樣的行為,我找到很多不願意盲從、獨立思考的思想者。選擇正確的人,你就建立起了正確的文化。
此外,達利歐還推薦了三本書給中國讀者:
第一本是《歷史的教訓》,是由杜蘭特夫婦共同撰寫的,他們共同研究了 5000 年的歷史,把這 5000 年的歷史濃縮到 140 頁的書籍當中,非常值得一讀。還有一本書叫《基因之河》,這本書也很短,它是寫到人類進化的過程,因為進化其實是適用在自然界所有物種的。最後一本書叫做《千面英雄》,是約瑟夫 · 坎貝爾撰寫的,他分析了一千個不同英雄的不同特質和生命軌跡有什麼異同,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很好的反映出了當時這些英雄的生活狀況和環境。
瑞 · 達利歐全文演講請點此處查看兩小時濃縮半生原則——橋水達利歐「見面」之旅全記錄
以下為「見面」活動對話環節實錄,對話共分為四個部分:「指引」、「進化」、「互信」、「公益」:
指引
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路穎對話瑞 · 達利歐
路穎:達利歐先生您好!聽眾好。非常榮幸今天在現場聆聽您的演講,也非常榮幸有機會跟您對話,您的書其實我們團隊幾乎每個同事都推薦他們讀過,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同事,我也推薦我周圍的大學生、年輕人去讀,我覺得對他們意義也非常大。
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教育方面的,我讀您的書讀了兩遍,雖然您講到家庭部分內容不多,但是我知道您有幾個孩子非常幸福,我想問您對孩子教育過程中,您對自己有沒有要遵守和堅持的原則?
瑞 · 達利歐:可能在家庭教育、育兒上面我不算是一個楷模。原則方面,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我對於孩子有點嚴厲,但是我希望他們從童年開始就可以自己獨立思考,他們如果有問題要進行思考,要培養理性的思維,要為自己的決策負責。比如說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學人文科學,一個是學金融的。我認為育兒方面最重要的是關愛,要愛自己的小孩,這點是最重要的,不給他們任何評判,不去指手劃腳,給他們充分的自由,這點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
路穎:我想接着這個話題再問一下,您給了孩子很多自由,同時有沒有引導他們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建立一些原則?你有沒有觀察到他們是不是各自也有不同的原則?
瑞 · 達利歐:其實原則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但是個人的原則必須自己作出,必須要基於自己的經歷、自己的錯誤才會有自己的原則,人生路很長,無論出現多麼艱難的情況都沒有關係,因為艱難總是會過去的。你要從艱難和困難當中作出一些選擇,學到教訓,從而有自己的原則。我覺得不能過多的指導他們,不能給孩子過多所謂正確的答案,要讓他們犯自己的錯誤,要知道錯誤是好事兒,而不是要有狹義的成就。我們會說你只要根據一定的步驟就可以獲得一些成績,這其實是非常狹義的一些成就,但是你要放大了想,有一個大局觀,你要想一想歸根到底你喜歡什麼,你的熱情所在是什麼,這才是更好的,所以對於我來說,我不會給他們一些具體的指引,而是要讓他們追隨自己的熱情,讓他們追隨自己喜愛的東西。
路穎:我想您的這個觀點肯定對今天在座的很多父母都有參考意義。您也知道,現在金融行業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焦慮的,可能就是這個焦慮反倒對孩子有不好的傳導。
瑞 · 達利歐:中國這個問題確實比較突出。我兒子第一次來中國是 11 歲,他當時在北京的一所初中就讀,校長也問他:「你對創新這個問題怎麼看?」我兒子就強調了自由玩耍的重要性。其實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給他們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的空間。
路穎:我想這個我們聽到了應該會稍微的能夠放鬆一點,因為我也希望在教育過程中,父母不要給孩子帶來過多焦慮的引導。我想關心的第二個問題,因為我們是為機構投資人做賣方研究服務的,所以我們團隊里有各種研究方向的分析師,我讀您的書的時候會關注到,作為管理者其實怎麼管理非常重要,而對於人的能力方面,您提到了價值觀或者能力要比技能競價重要。作為一個分析師,或者說如果從量化的角度,您覺得一個優秀的分析師應該有哪種價值觀或者哪種類型的能力?
瑞 · 達利歐:首先他要有足夠的好奇心,而且還要有謙卑心,還要有敢於創新突破的勇氣。作為分析師一定自己要身處博弈當中,單給建議是不夠的,單給建議只是停留在理論的表面,如果身處其中就可以有設身處地的感受,可以更好的衡量自己哪裡做對了哪裡做錯了,而不是想我只要對研報讀者負責就可以了,衡量自己的標準不是別人是否喜歡讀你的研報,而是要對自己的表現真正負責。
其實在投資行業,我們每天的回報率會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其實對我們來說這也是非常重大的責任。我們要能夠享受其中,怎麼經受挫折,怎麼培養自己的好奇心,我覺得每天都是在進行非常有趣的博弈,大家都要學會怎麼享受這種博弈。
路穎:我接着這個問題再問一下,您作為一個投資決策者,您喜歡讀什麼類型的研究報告?
瑞 · 達利歐:我本人是充滿好奇心的,所以我覺得那種原創性的研報對我還是挺有吸引力的。比如說有些研報會關注歷史的趨勢,關注一些普世的原則和規則。我覺得有的時候人們只關注微觀的事情,但是不會退一步看宏觀層面,進行概括性的分析和總結。我覺得如果有這樣比較宏觀的視角是我喜歡的。
路穎:最近您覺得自己讀過比較優秀的報告是什麼方面的?
瑞 · 達利歐:我們的研報來源要不就是我們自己基金內部,要麼就是外部的。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找一些自己做投資人去寫研報,其實更有趣的部分可能在於討論,而不僅僅在於讀報告。
路穎:您講到您覺得一份優秀的報告,剛才您已經講了它應該具備什麼特點?您在讀您的分析師的研究報告的時候,會跟他的結論、歷史相對照嗎?您剛才講過的擇優選擇中就是根據這種對照來做決策的嗎?
瑞 · 達利歐:其實大多數研報做的結論都不是非常的具體,它經常給出一個目標價格範圍就結束了,更多的時候我覺得還是去反思歷史的進程和規律,去分析裡面的因果關係是什麼。就市場來說是很有趣的,因為只有一些非常規的東西才可以成為一篇研報當中的亮點,如果你一直重複過去觀點的話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因為剛才我已經說了,市場的共識已經反映在價格中了,所以好的研報應該是如何對歷史有個綜合研判,得出與眾不同的結論,我看到這樣的研報就會眼前一亮。
路穎:後面您也講到了您可能出的第二本書里的有些內容部分,也談到了裡面的一些看法。我還有一個問題想問,您現在對歐洲市場的看法是基於什麼樣的邏輯框架分析的?
瑞 · 達利歐:說到歐洲,從經濟周期角度看,歐洲目前落後於美國的經濟周期,這些已經在當前的市場價格中充分反映。而歐洲目前還施行接近零的利率,這樣的狀況是不可持續的。歐洲復甦不如美國來得快,所以還沒有這麼快做升息的動作。
此外,美國經濟在稅改、財政政策刺激的推動下,仍有向上的趨勢,歐洲則沒有這一因素的支撐,總體看歐洲股市的吸引力不如美國股市。
路穎:非常感謝您,雖然有很多問題想問,但是我想後面對話者會有更多更有創意的問題問您,也非常期待您第二本書的出版,我會作為儘早的閱讀者。
瑞 · 達利歐:謝謝!
進化
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包凡對話瑞 · 達利歐
包凡:今天很榮幸可以和您直接交談。我不僅讀了您的書,還給所有的合作夥伴買了您的書。
瑞 · 達利歐:希望沒給你和夥伴添麻煩。
包凡:基於極度真實、極度透明、創意擇優的原則,您建立了一個了不起的機構。作為創始人,要比其他人看問題看得更清晰,看得更遠。
在公司初創期,我覺得可能有個階段,大家會說 Ray 很了不起,我們跟隨他的步伐就行。在機構早期,如何做到極度透明、創意擇優?您可能會鼓勵大家挑戰你,和你有不同的意見。我很好奇,在初創階段,您如何建立這種企業文化?
瑞 · 達利歐: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想象一下咱倆一起工作。你難道不會好奇嗎?如果我邀請大家提出看法,你不會非常迫切地想要表達嗎?如果我想要辯論,你不會想和我辯論並找到正確的答案嗎?你不希望有權發揮影響力嗎?
我想要建立這樣的企業文化,首先是因為,我希望我的觀點可以經受壓力檢測。我非常相信最好的人生成功辦法是儘可能找到比你聰明的人,然後和他們一起辯論。這非常令人激動。所以,我想要這樣的行為、獎勵這樣的行為,我找到很多不願意盲從、獨立思考的思想者。我想要這種文化,他們(合作夥伴)也想要,非常簡單,大家都想這麼做。
包凡:所以本質上是選擇正確的人,你就建立起了正確的文化。
瑞 · 達利歐:是的,你就想象一下如果咱倆一起工作,你會只想要跟着我嗎?
包凡:但在中國,通常是強人文化(strong manculture),就是一個強人,加上一群跟隨者。中國人對於交鋒(confrontation)感到不舒服。他們經常把「不同意見」和「對峙」混淆。針對這樣的情況,你對建立真實透明的企業文化有什麼建議?
瑞 · 達利歐:我覺得這和其他人際關係一樣,問題關鍵在於是你想怎樣和別人相處。
如果你意識到一個機構沒人說不、沒有質疑,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大家慢慢就會想要真實表達。
我作為老闆,希望可以最大化發掘他們的潛能,我希望他們成功,我希望尋找有求知慾的人,而不是馬屁精。所以我會把這種人挖掘出來,有獨立想法的人。關鍵是獨立思考的人,他們為了成功,有能力、有意願協調人際關係。所以這就像一個人際協議,相信真誠透明是最好的、並打破大家的習慣。
包凡:我可以分享我的經驗。我曾經在華爾街的機構工作,又回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里多數員工都是中國人,在中國接受教育。
最開始,我們確實建立了不同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公司文化,因為最開始很多人有在華爾街的從事經驗。我們經常辯論,最好的觀點會勝出。我會鼓勵大家辯論、挑戰我,讓大家看到老闆也可以被挑戰、有可能是錯的。並且我會獎勵這些指出錯誤的人。
瑞 · 達利歐:我理解,這是個習慣問題。得給大家這種自由、要去賦能,這樣慢慢建立習慣。問題在於,要想好這是不是你想要的。
人生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樣,如果你想要一個東西,你就要為此培養習慣。現在大家會看到很多有創業精神的獨立思考者,那些年輕的創業者,都有獨立思考精神。他們的思維不會是同樣的跟隨者思維。
包凡:我跟創業者打過很多交道,我的機構服過很多新經濟創業公司。他們中很多人也看了你的書,是你的追隨者。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作為金融工作者,你可能會做一些涉及幾百萬美元的決策,每個決策都很關鍵,結果都很重要。
但實際上,創業者每天也需要做很多決策,非常快速的做出選擇,他們可能沒有充裕的時間來進行反覆的討論。那如果從這些創業者的處境出發,如何運用你的《原則》里的內容去給他們建議?
瑞 · 達利歐:通常來說,決策過程都是類似的,決策 - 評估 - 調整修正 - 前進。投資領域的好處是評分清晰,也就是說,一個人做的決策都會得到反饋,並且能夠基於此作出調整去改善決策過程。同樣,在決策中,你知道你要不畏艱難的出發去冒險,去下一個很大的賭注。我認為,可以做三角校正,找三個最聰明的人來。
比方說,你可以找到最聰明的三個醫生,他們意見不同,但願意協商找到最好的那個方案。如果三位醫生都意見相同, 跟你說他們一致的想法,而你也覺得這想法行得通,那麼你們就找到了正確答案;但是如果他們意見不同,那麼一些潛在風險就浮出表面,可能需要做一些檢查等來驗證,而如果一天下來,大家的意見還是不統一,那麼你可能心裡就會有個數,哪位醫生是最聰明的,而哪位不那麼出色。所有的決策過程都可能會像這樣。
例如商業決策時,決絕果斷而又思想開放是很可貴的,一方面要果斷快速決定以不斷推進工作,一方面又要以開闊的心胸去聆聽不同意見,以此才能提高做出正確決策的可能性,這對創業者很重要。
我與許多不同領域的創業者都打過交道,總的來說,他們能力出眾,既有長遠目光,可清晰認識到未來發展前景—就像他們對發展現狀的認識一樣清晰,這樣他們才可以認識到未來與現狀的差距,並且努力縮小這一差距;同時他們又十分謙虛,願意去學習新的知識,不斷進步。
此外,我認為很多成功創業者以及成功人士有一點做的不足:他們沒有充分分享他們的失敗經歷、缺點,以及如何應對那些問題。但是在我們私下的面對面交流中,他們就能夠說出來。這就好比一個配方,很多人的成功——不管是創業還是投資人,都包含類似的成分。
包凡:我十分同意。我也和很多創業者和投資人打交道,在投資交易的交流過程中也在發現創業者的優秀特質,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比如他們會給自己打分,哪些是好的決策、哪些是不好的,並且能從中吸取教訓。同時,他們很聰明,社交方面他們很清楚應該與誰去打交道,這點很好。
此外,你提到很多成功的創業者不願意談起他們的失敗經歷,我認為這與你說的「自我」(ego)有關——人們不想面對自己不好的一面。在你的職業生涯中,你覺得是越來越容易面對「自我」了呢,還是越來越難了?
瑞 · 達利歐:我覺得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是越來越容易了,因為其實沒別的,就是面對現實,犯錯誤也是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要放棄冒險精神與大膽創新。
包凡:我爸爸曾經跟我講過,「自我」既是「有用」的標誌,也是「無用」的信號。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都能夠越來越好的去和 「自我」相處。
我最後一個問題是,你說過,生活是關乎掙扎與進化的(life is all about struggle and evolution),那麼什麼是你現階段的掙扎?
瑞 · 達利歐:我現階段的掙扎是如何更好的轉型過渡。就像我說的,人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中,你在上學階段,很依賴他人,並不斷學習新知識;第二個階段中,你步入了工作階段,他人開始依賴你,你渴求成功;第三個階段中,你會自然而然的覺得,我不需要變得更成功了,我要幫助他人成功。
就好比一代人的父母一樣,希望下一代人能夠自己走向成功。這也是我現階段的首要任務,我希望可以順利轉型,這意味著我可以放下一些責任,更好的步入第三階段。當然我還是會繼續扮演一定的角色,我熱愛這個市場,我願意繼續做我所愛的事情。
想想我們自己—不只是從人類的角度—而是更廣闊的世間萬物之中,我們只是千萬生靈中的一個物種。我們只有 2000 年的歷史,相比之下真的微不足道。世間萬物的法則便是進化,從宇宙大爆炸開始便是這樣。這是一個很美妙的事情。我們天生從本能上,就享受這種進步,並且為進化不斷做着貢獻。目睹世界的發展演變並與其和諧相處,實在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
包凡:是的,希望在座的各位也可以思考,我們為世界的進化發展可以做什麼貢獻。
瑞 · 達利歐:十分感謝!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對話。
互信
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對話瑞 · 達利歐
邱國鷺:很高興坐在這裡跟瑞對話,我要對瑞非常無私的分享他過去幾十年的經驗表示感謝。我是在五六年前第一次讀過瑞的《原則》網路版,在過去幾年我的投資、創業、管理過程中,其實《原則》很多的觀點對我有莫大的幫助,對此我表示感謝。
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你在書中提到成長是痛苦的,那麼一個人要不斷的挑戰自己的極限,但是有另外一種觀點,做投資你要在你能力圈範圍內,你要投資你所擅長的。那麼我們在挑戰自己極限的過程中怎麼把控這種風險,不要進入到我們沒有優勢的地方,反而造成更大的損失?這個時候我們是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去挑戰太難的公司,還是去找一些我們熟悉擅長的領域投資?
瑞 · 達利歐:我覺得這和生活中所有的問題都是一樣的。你有自己的舒適圈,你有自己可能比較艱難的中間圈,以及你可能一觸碰就會非常恐慌的最外圍的圈。如果你只是在舒適圈,你就會覺得生活很無聊,你再往外探一點呢,你要知道哪個度是極限。稍微探一點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但是你不能往外走的太遠。小錯誤不妨礙你獲得成功,但是如果採取的風險太大就是無謂的風險。
邱國鷺:你提到過一些跨越時空都有效的方法,歷史上總是會有一些這種小機率事件,就像 2008 年世界性金融危機,或者 1998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這種歷史上的樣本數比較小,在樣本數比較小的情況下怎麼找到規律?
瑞 · 達利歐:這個問題很有趣。其實它也不算很小機率,只是說它們的壽命很短而已。我也研究過您剛才舉到的幾個事件,縱觀 150 年曆史,我一共研究了 46 個案例,其實我們是可以看到有重複性的,比如說亞洲金融危機、拉美債務危機,還有很多類似的危機,分別出現在歷史的不同時間,但是因為我們都不是這些國家的人,我們自己沒有親身經歷,如果你是當時在這個階段、在這個市場裡做交易的話,你肯定會對這些事情會記憶猶新。就好比像一場很猛烈的颶風,這些事情只會一直不斷的重演,它們會回來。每次我們反思我們經歷了哪些,可能我們看到的事情是很有限的。
邱國鷺:確實,我們生命太短,而且去的國家太少,觀察點、樣本數太少,但是其實不少。那是不是有一些樣本,比較早的,就像過去 150 年,可能有的人說 100 多年前美國都沒有聯準會,那個時候整個經濟體系、運作規律,經濟那台機器在那個時候是不一樣的機器,那個時候的樣本也許不一定有參考價值。
瑞 · 達利歐:也不能說沒有參考價值,因為貨幣總是在的,現金總是在的,債務總是在的,債權人和債務人一直都會存在,股權也會存在,這些東西都是很久遠歷經了時間的考驗,當時也會有央行,因為你想如果沒有央行做決策,這個機器怎麼運作下去呢?一樣的。
其實借錢幾千年之前就已經有了,貨幣是什麼呢?很早期,幾千年前古人的時代就已經有貨幣了,他們當時用金幣計價的,當時他們為了把這個貨幣更加有價值,就會摻入其他的合金做金幣,其實是一樣的。
邱國鷺:經濟作為一台機器其實還是有很多變化的。我看你的書中確實很多地方都提到「機器」這個詞,你認為經濟是台機器,公司也是一台機器,也有人認為其實公司本身是由人和文化組成的,那麼機器讓我們感覺它隱含着一種很機械的意義在,有人會認為公司更像一個生態系統,它不斷的演變,有點像凱文凱利說的「失控」,有的時候你會感覺局部的動亂,但是其實它有可能是更有生命力的多元化的。我覺得是不是公司用機器來做這個比較和用生態體系,我自己覺得用生態體系會更貼切一點?
瑞 · 達利歐:我想解釋一下我說的「機器」是什麼意思。機器其實是說世間萬物都有因果關係,人的身體可以算作機器,人腦也可以算作機器,科學家也為現在人的腦部其實是有電流的,它會影響我們的想法。比如說愛情會催生一種人體體內的抗氧劑,又變成了化學的東西。
所以,不管是機器也好,物理學的原理也好,歸根到底就是機器的運作,我們人的感情也可以算作一種機器的運作。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關於情感或者人類的因素在裡面,更多的我覺得是如何把它理解為更好、更優美的「機器」。
比如我們來看一家公司,把公司比作機器,就意味著員工會通過一種方法去互動,因為這種方法就會帶來一定的因果關係,就會定義這架機器怎麼運作,是一架什麼機器,機器不是說沒有人情味,不是說要殘酷,而是說它互相運作的方法是有據可循的,是符合邏輯的。
邱國鷺:我們都知道您是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的創造者,包括風險平價策略,過去這麼多年也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會不會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運用風險評價的策略,當它變成一項擁擠的交易,它內在的風險就會積累,比如說股市開始暴跌,然後波動性加大,我們在股票的配置就會降低,當然跟 1987 年的組合風險肯定不一樣的情況,但是會不會也同樣有一點點內在的不穩定性,在太多人都使用這個策略的時候?
瑞 · 達利歐:我覺得所有優秀的想法其實歸根到底都是很簡潔的,簡單就是美。所以,全天候、風險平價,其實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可以控制風險水平,最後達到投資組合的相對平衡。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如何達到一個平衡,這就要考慮我到底要買多少股票,我有多少配置到債券,以及我應該配置多少,債和股的風險就可以互相對沖,從而做到一個投資組合的平衡。
投資最好的驅動力是什麼呢?就是通膨和增長,因為剛才我介紹了如何計算現金流的現值和未來值。如果經濟出現增長,通膨出現走高,對一些資產類別是有好處的,對一些資產類別是有壞處的,這個時候我就要判斷怎麼做決策。如果通膨提高、利率提高,那就會影響債券的價格,這些就是投資界一些最簡單的道理。所以,不管外部的環境出現什麼問題,你只要作出一個最佳的決策,最佳的平衡,對你來說是影響最小的。當然,如果你是關注阿爾法投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如果都是做一樣的阿爾法主動投資,那最後這個架構就會反映在市場的共識當中,最後就會一樣,但是全天候策略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邱國鷺:您讀了非常多的書,對你影響最大的投資方面的書是哪一本?能不能為我們觀眾推薦三本投資或者金融方面的書?
瑞 · 達利歐:我其實上次讀投資書籍已經是很早很早之前的事情了。
推薦好書的話,要推薦三本是吧?第一本是《歷史的教訓》,是由杜蘭特夫婦共同撰寫的,他們共同研究了 5000 年的歷史,把這 5000 年的歷史濃縮到 140 頁的書籍當中,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還有一本書叫《基因之河》,這本書也很短,它是寫到人類進化的過程,因為進化其實是適用在自然界所有物種的。
最後一本書叫做《千面英雄》,是約瑟夫 · 坎貝爾撰寫的,他分析了一千個不同英雄的不同特質和生命軌跡有什麼異同,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很好的反映出了當時這些英雄的生活狀況和環境。
我極力推薦大家閱讀這三本書,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好書了,我也很喜歡閱讀關於神經科學、進化和自然方面的書籍。
邱國鷺:您是去槓桿方面的專家了,研究過良性去槓桿、惡性去槓桿,這其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中國今後三年將經歷去槓桿,您覺得最大的風險點是什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中國正在進行的供給側改革,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瑞 · 達利歐:說到去槓桿,我覺得關鍵是要看這個債務是以本國貨幣計價還是外國貨幣計價。去槓桿一共有四種方法:第一可以進行債務減計或者債務重組,要麼去把這個債務違約,然後再去把它進行重組,把債務化解掉。第二是讓央行開始購買資產,給市場注入流動性。第三就是政府節省開支,這個過程就會非常的痛苦,因為同時面臨債台高築和縮減開支兩個壓力,這會帶來很惡性的影響。第四進行財富再分配,把富人的錢放在窮人的口袋裡。
關鍵在於如何平衡這四種方法,因為有些方法會促進通膨,有些會導致通縮。比如說央行印鈔就是通膨效應,那麼如何平衡通膨效應和其他的通縮效應呢?這就是做到去槓桿的關鍵。如果人們的收入增長會高於利率增長速度,就可以幫助減少債務的負擔。如果債務是以本國貨幣計價的話,就可以從資產負債表這邊管理,而且如果可以給它比較長期期限的話,這個債務是可以完美管理的。我們有個說法叫系統性重要的機構,就是在說這些債務管理。
我還想強調一下,不要對去槓桿考慮的過多,這當然是一個重要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放到歷史上看哪些是最嚴重的問題。比如說 2008 年的金融危機就很嚴重,雖然它持續的時間非常短。再比如說你看中國,如果你看中國在朱鎔基時代做的結構性的改革以及當時的影響,再看看現在,它可能就是個小問題了,所以大家要看的是生產率變化,這是更重要的,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邱國鷺:一個公司從小到大,他們需要的原則會隨著公司的體量而改變,還是說公司初創階段跟後來的成熟階段最根本的是不變的?還是說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原則,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原則?
瑞 · 達利歐:最大的變化就是在於在整個組織過了一個點,可能你就沒有辦法所有的溝通都非常順暢。也就是說,75—100 人公司的時候,人與人的親密度、遠近度就會有變化,公司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仍然要建立 75—100 人為規模的小群體,並且在這幾個小群體之間建立起關係,所以必須要用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使得整個大公司里有相同程度有效溝通,讓大家有意義的對話,得出有意義的結果,要採取新的方法給人以啟發、給人以激勵,讓他們更好的溝通,這樣才可以使公司增長的更好,而不會被官僚或者行政的手續所累,這是規模變化當中的問題,確實規模是有關係的。
公益
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對話瑞 · 達利歐
王振耀:非常高興你的《原則》在中國出版,按照我在政府工作的幾十年和做公益慈善這麼多年,我的看法是,《原則》在中國的出版,對中國的商業文明將會產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影響,因為我們過去從來都是想到做商業是可以不要很多原則的,你告訴我們要原則,這叫商道。但其實我從公益的角度看,這些原則也可以轉化為善道原則。所以,非常感謝你寫這個書,然後也非常感謝王沿先生(橋水基金中國負責人)他們組織、翻譯。
今天晚上是 7 點 30 分開始,你們知道瑞幾點到這兒嗎?其實瑞是 5 點以前就趕到了這裡,提前了 2 個多小時,然後在這裡做各種各樣的準備,我們 5 分鐘提前進場,他提前 10 分鐘就站在後台等。作為一個美國或者說全世界有名的企業家,你這個原則是什麼?
瑞 · 達利歐:我們還是說說慈善吧。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慈善這個概念都沒有,當時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從事慈善事業,尤其對於外國人來說,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沒有這方面的事業。王先生,還有我的兒子,剛才短片當中大家也看到了,他在 11—16 歲的時候在中國,當時我們針對孤兒有許多慈善的工作,我們當時就希望可以為拯救他們的生命,基本上五千美金就可以拯救他們的生命。當時王振耀先生是民政部的政府官員,也是在他的幫助指導下我們做了慈善的工作。當時我們所經歷的是這樣的一個艱難的局面,但是現在慈善事業做的人很多了,您怎麼看現在慈善事業做的這麼好,你怎麼看這樣的大變化啊?
王振耀:當時我在主管全國的社會福利,包括兒童、養老,特別是孤兒的福利,我覺得整個中國公益慈善其實是有了瑞,特別是他兒子麥特支持,因為很多企業家的支持而得到提高。
我在跟瑞做慈善的時候有個感觸,一般大家總會認為我要投了錢,我又是企業家,我就會有很多的發言權,但是當王沿先生領着我到瑞家裡討論的時候,提出了建一個學院、好好支持中國慈善家的時候,他立即很慷慨的說:「你不是哈佛畢業的嗎,我給你 500 萬美元,到那做投資,看看怎麼幫助你建立這樣的學院。」
然後他覺得還不過癮,他說我應該邀請比爾 · 蓋茨也來。來了以後,按說他加比爾蓋茨,他應該是有資格對我說指示性的話,但是他說:「振耀,還應該找三個中國慈善家」,這就是後來的牛根生、何巧女、葉慶均先生,為什麼要找三個人呢?他說這是你們中國人的事,你們應該是三票,我和比爾蓋茨是兩票。
瑞 · 達利歐:(謙虛笑)我們不要說我之前做的事兒了。我再強調一下我做慈善的原則,我認為慈善要麼就是做,要麼就是不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做慈善完全可以,沒有人有義務做慈善。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進化過程,我小的時候沒有錢,在積累了財富之後,你的花費不僅僅在於你自己,還要花在別人身上,你看到別人經歷了苦難,有各種問題。對我來說,我只是覺得應該做、想要做慈善,我做慈善是我的兒子教我的,不是我教他,是他教我。在他小的時候他發現許多需要幫助的兒童,我恰巧又賺錢,所以我的兒子告訴我慈善的概念。所以,在每個人的人生當中有不同的階段,如果你感覺你想要做慈善那就去做。
當時我和我的兒子把錢帶過來做慈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給中國帶來好的教育,要告訴他們專業的精神,在慈善上面做到專業化。因為做慈善是需要特別技能的。因此,我想建立一個研究院,希望可以專門教別人怎麼做慈善,這也就是我們共事的原因。而且我也是強調應該由中國人管理這樣的研究院,因為我們做的是中國的慈善。
王振耀:成立國際公益學院以後,其實這兩年我知道,現在已經有了 400 多個各大基金會的領導,他們進入了 EMP 這個行業學習,並且對中國公益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瑞 · 達利歐:我想問一下,您對慈善的原則有哪些呢?
王振耀:我在中國做慈善,我覺得應該是根據不同的歷史階段來看,現在應該是建立起中國慈善事業的支撐體系,像針灸一樣,解決中國公益慈善最主要的問題。但是,我認為僅僅中國閉門來做是不行的,需要和國際上合作。我不知道你將來對中國慈善家和國外慈善家這樣的聯合有什麼想法?因為最近我們在夏威夷開會,中外慈善家要推你。
瑞 · 達利歐:其實做慈善和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什麼區別,知識轉移的過程是一樣的。比如說你想在這個行業做中國的汽車行業,就會先邀請國外大的,像通用這些車企來中國設廠。在做金融行業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中國的金融現在已經很領先了。在製藥、汽車或者創業方面,我覺得其實都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參照。一開始都是去向全球領先的思維取經,中國人很快就可以學會跟上,而且和這些領先者齊頭並進,所以我覺得這就是進化的一個過程。現在可能國外的想法是會先進一點,中外合作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同時我們也不要忽略,中國自己也做的非常非常好。而且在座的各位,可能就是未來非常大有可為的慈善家,我們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取經,因為這就是進化學習的規則。我每半年就會來一次中國。我覺得現在這個節奏剛剛好。
王振耀:再次感謝瑞,是你促成了中國公益界的慈善提升。
瑞 · 達利歐:我做的其實很簡單,我只是寫一些目標,但是實際的工作都是您來做的,所以我想感謝您。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