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巨人轟然倒下 崛起的竟然是它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3-18 09:00
〈摩托羅拉、諾基亞隕落〉
據中新網報導,1987 年,曾經在世界無線通信市場風光無限的摩托羅拉 (MOTOROLA)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一款「3200」型號的行動電話讓摩托羅拉在中國市場曝光。在那個年代,手持摩托羅拉 3200「大哥大」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7 年後 (1994 年),由於行動電話業務的快速增長,摩托羅拉在財富 500 強中排名第 23,收入達 220 億美元,利潤接近 20 億美元。
1996 年,摩托羅拉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折疊向上翻蓋手機,從此奠定了它在「翻蓋界」的地位。2004 年,摩托羅拉史上最瘋狂的系列誕生,當時風靡全球的 V3 在全球銷量達到 1.3 億部,創造了銷量神話,V3 也被稱為歷史上全球銷量最多的三大手機之一。
2005 年,摩托羅拉開始進入衰退期,業績開始大幅下滑。2008 年,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加速了摩托羅拉走向衰落的速度。
這一年,iPhone 3G 正式上市,智能手機時代拉開序幕,與此同時,伴隨蘋果 (AAPL-US)、三星 (005930-KR) 等新一代手機品牌的誕生,摩托羅拉逐漸被市場引領者甩在身後。
2014 年,聯想集團 (0992-HK)(LNVGY-US) 斥資 29 億美元從 Google(GOOG-US) 手中收購摩托羅拉,依舊未能力挽狂瀾。時至今日,已是摩托羅拉正式進入聯想的第 4 個年頭,這 4 年來,除了保有一部分消費者的情懷,摩托羅拉早已失去了市場地位。
被市場拋棄的不止摩托羅拉,還有另一位曾叱吒風雲的手機霸主 -- 諾基亞 (Nokia)。
2004 年,被稱為歷史上全球銷量最多的 3 大手機,除了排名第 3 的摩托羅拉 V3,前 2 名分別是諾基亞 1100 和諾基亞 3210,銷量分別是 2.5 億台和 1.6 億台。
儘管風光無限,諾基亞後來同樣沒能抵擋移動互聯網和智慧手機的浪潮,錯過了從功能手機向智慧手機過渡的機會,轟然倒下。
2013 年 9 月微軟 (MSFT-US) 宣佈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3 年合約到期後諾基亞回收了手機品牌。2017 年年初,諾基亞帶著它新推出的「情懷產品」Nokia 6 宣佈回歸,但結果與初衷大相徑庭。諾基亞的粉絲們發現,這款備受期待的新產品很難與當下手機市場的巨頭們抗衡。最終這款獨家在中國市場首發的產品黯然失色。
曾經站在世界之巔,後來衰落再被收購,嘗試東山再起卻發現早已失去了機會…… 從巔峰到谷底,諾基亞經歷了與摩托羅拉相似的命運。
〈中國國產手機品牌崛起〉
從 2003 年開始,中國手機品牌華為的名字與越來越多的國際主流運營商聯繫在一起。華為最初進入的國際市場主要是亞太、非洲和中東國家,在經驗逐漸豐富起來後,開始選擇發達國家市場進行突破,先是切入歐洲腹地,之後開始進軍美國市場。
華為輪值 CEO 胡厚崑在 2018 新年獻詞中透露,2017 年華為智慧手機全年發貨 1.53 億台,全球市佔率突破 10%,穩居全球前 3。
OPPO 的全球化步伐要比華為晚的多。OPPO 在 2009 年進軍泰國市場,開啟海外擴張之路。2013-2016 年間,OPPO 在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大洋洲的市佔率快速增長,目前手機業務已覆蓋全球 30 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根據 IDC 最新公佈的市場調研資料,2017 年 OPPO 憑藉 7.6% 的市佔率,鞏固了全球排名第 4 位的江山,全球出貨量達 1.118 億部,相比去年提升了 12%,連續多年穩定增長。
今年 1 月,OPPO 宣佈進軍日本市場。根據此前 OPPO CEO 陳明永透露,下一步 OPPO 還將進入歐洲市場。但對專利重視度極高的歐洲市場,進入門檻相對也更高。
相比華為和 OPPO,小米進軍海外的時間更晚。2014 年,小米將首站選在印度。取得不菲成績後,開始進軍烏克蘭、白俄羅斯、印尼等市場。2017 年,小米的產品和行銷逐漸走向成熟,尤其在專利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後,開始踏入歐洲市場並加速進入美國及周邊其他發達地區。
在 IDC 發佈的 2017 年全球手機品牌市場調研報告中,小米以 6.3% 的市佔率,排名穩居全球第 5,相比去年增加了 74.5%。
與 OPPO 同屬於「步步高系」的 VIVO,海外擴張路線與 OPPO 比較相似,首站也選擇了泰國。之後相繼進入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印尼、印度、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根據 VIVO 計畫,2018 年年初將進軍非洲市場,陸續和深化拓展歐洲與非洲市場。
對比華為、小米、OPPO、VIVO 的全球擴張圖不難發現,亞太地區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是這些手機品牌全球戰略的重要方向之一。
分析指出,東南亞地區目前正處於智慧手機普及階段,需求量大。再加上「一帶一路」與區域資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相關政策落地,東南亞市場相比而言更容易打開。
中國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豔輝認為,東南亞市場對於中國手機品牌的吸引力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東南亞手機市場的電信運營商勢力不像美國市場那樣強大,競爭相對開放。此外,蘋果、三星這樣的國際品牌在東南亞較為弱勢,導致其他廠商機會相對均等。
雷軍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小米將印度選為突破國際市場的第一站,首先考慮的是印度的人口紅利和由此帶來的市場規模。另外,印度經濟正處於起飛階段,智慧手機市場競爭還較為溫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