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撲街了 下周的OPEC會議也可能是七年來最棘手的一次
華爾街見聞 2018-06-12 15:07
距離 6 月 22 日的 OPEC 會議只有十天了。
「這很有可能是 2011 年以來 OPEC 最糟糕的一次會議。」CNBC 援引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大宗商品研究業務負責人 Eugen Weinberg 稱。
上周彭博社稱,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之前,川普政府曾要求沙烏地阿拉伯增加原油產量,日均增加 100 萬桶,以平衡市場供需。路透的報導更直接,稱美國高級官員在川普宣布退出核協議的前一天要求沙烏地阿拉伯準備好彌補伊朗原油留下的供應缺口。
有關是否增產的意見分歧可能引發激烈的矛盾——儘管美國的要求可能會激怒 OPEC 成員國,特別是伊朗,但沙烏地阿拉伯顯然願意服從美國的要求。上個月底,沙烏地阿拉伯就聯手俄羅斯提議增產。這使得 OPEC 內部分裂為兩派,一派支持增產,一派強烈反對。
伊朗駐 OEPC 代表 Hossein Kazempour Ardebili 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憤怒不已:
由於美國對伊朗和委內瑞拉實施了非法制裁,他們卻讓沙烏地阿拉伯行動起來,去彌補伊朗的原油出口短缺。看到這樣一條來自美國的指令,真是令人震驚,這太喪心病狂了。
Hossein Kazempour Ardebili 還表示,OPEC 將不會簡單地順從美國的要求:
沒有一個 OPEC 成員國將做出違背其兩大創始成員國(伊朗和委內瑞拉)的事。美國上一次也試圖抵制伊朗,但油價仍然漲到了 140 美元。
OPEC 將不會接受這樣一種侮辱。低估競爭對手之間長達 60 年的合作歷史是如此的傲慢和無知!
委內瑞拉則致信其他 OPEC 成員國,要求他們譴責美國的制裁。該國石油部長 Manuel Quevedo 在信中寫道:「我懇請各位同仁保持團結,並給予我們支持。」伊朗也在最近發出過類似的要求。
這表明,OPEC 的部分國家已經準備反對任何增加生產的舉措。顯然,這會對本月的 OPEC 維也納會議造成影響。
沙烏地阿拉伯以外的其他 OPEC 成員國反對增產還有一個關乎本國利益的重要理由:正如 Eugen Weinberg 所指出的,目前海灣地區除沙烏地阿拉伯以外幾乎所有 OPEC 成員國都無法增產。
換句話說,增加產量基本上只有有利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以及阿聯酋、科威特等少數幾個產油國。因此,包括伊朗、伊拉克等其他成員國反對增產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這種情況下,這次能否達成共識是個問題。」Eugen Weinberg 說。
歷史是否重演?
在 2011 年 OPEC 會議中,針對是否通過增產來打壓當時在 118 美元 / 桶左右的過高油價問題,成員國之間內訌不斷,爆發了嚴重分歧。當年的會議最終以破裂告終。
沙烏地阿拉伯希望增產,以抑制油價進一步走高,但這一提議遭到了多數成員國的反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等成員國希望維持供應水平不變。而且,贊成維持供應不變的國家數量要大於支持增產的國家。
沙烏地阿拉伯當時就將那次會議描述成「OPEC 史上最糟糕的會議之一」。
上一次美國政府施壓沙烏地阿拉伯增產同樣是因為伊朗。那是在 2012 年,同樣在美國政府對伊朗實施嚴厲制裁之後,歐巴馬政府希望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 OPEC 增產,以抵消伊朗供應中斷。當時大約有日均 100 萬桶供應受到擾亂。
潛在的會議結果
對於這次 OPEC 會議的結果,Eugen Weinberg 認為,可能會有 3 種:
1、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說服 OPEC 其他成員國同意增產。儘管名義上每個國家都可以增產一點點,但這兩個產油國在增產中占了很大比例。這意味著,OPEC 中的很多產油國將需要做出犧牲,他們無法提高產量,不得不承受較低的油價。
2、談判破裂,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各自為政」,增加產油量。
3、談判破裂,但原油產量幾乎不發生變化。然而,考慮到油價的上行風險,這似乎不太可能出現。
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率先增產
華爾街日報上個月底援引據知情人士稱,雖然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均認為油價太高,並一致同意增產,但雙方對增產幅度的看法存在分歧。
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支持日增產 30 萬 - 40 萬桶。俄羅斯則支持更激進的做法。俄羅斯希望日均產量增加約 70 萬桶,最多 80 萬桶,這將使得 OPEC 的減產執行率由其 4 月公布的 152% 降至 100%。
然而,這兩個產油國雖然在細節上存在分歧,但由於整體方向一致,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心急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已經等不到其他減產同盟國的同意便已經開始動手增產了。
彭博社稱,俄羅斯原油供給量本月第一周升至 14 個月來最高,達到 1109 萬桶,超過減產協議中 1095 桶 / 日的限額。沙烏地阿拉伯上個月日均產量增至 1003 萬桶 / 日,是去年 10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樣超過了減產協議承諾的 1005.8 萬桶。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