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PO〉這些背後原因 讓小米IPO選擇17元下限定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7-02 14:44
小米 (1810-HK) 公開招股於 6 月 28 日中午截止,共獲約 11 萬人認購,超額認購逾 8 倍,凍資約港幣 230 億元。小米在香港的 IPO 發行價最終定在每股港幣 17 元,為小米承銷商此前給出的港幣 17-22 元招股價區間的下限。為何小米選擇下限定價?
〈預留獲利空間、降低破發概率〉
寰盈證券首席策略師趙璞對《澎湃新聞》分析,小米選擇港幣 17 元下限定價,這說明小米對於自己的估值較為保守。意味著小米願意為投資者預留較大的獲利空間,同時也降低了「破發」(上市後股價跌破發行價) 的概率。
趙璞說,考慮到一般認購資金中都有不少槓桿資金,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如果本次小米執意要上限定價,一旦開盤破發,對投資者影響會很大,承銷商也未必願意。
趙璞認為,雖然超額認購逾 8 倍,但機構投資者的認購價格普遍位於區間中下,甚至有機構給出港幣 18 元的封頂價格。箇中原因,或有市場擔心老股東和員工大舉拋售老股套現,讓公開市場做接盤考量。
〈Hibor 創 10 年最高,流動性緊俏〉
此外,宏觀環境的變化也不容忽視。趙璞表示,上半年美元走強、美國聯準會 (Fed) 持續升息,香港的流動性不斷收緊,6 月港銀同業拆款利率 (Hibor) 已創下 10 年最高點;同時 2018 年上半香港 IPO 數量居全球首位,募資超過港幣 500 億元,進一步收緊流動性,影響小米的估值和認購價格。
香港券商人士表示,港股 IPO 價格由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認購況確定,承銷商會給出估值區間,港幣 17-22 元對應的就是小米 5 39 億至 697 億美元估值的價格,此估值區間離最初的估值相去甚遠。
此前,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銀行、中信里昂證券、瑞信等多家機構普遍給出 800 億至 940 億美元的估值。
但就目前 539 億至 697 億美元的估值,市場依然覺得貴。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說,小米的獲利模式尚未被證明,估值已經超過國際上頂尖的高科技公司,包括蘋果、特斯拉等。他認為「小米還是在講故事,但讓投資人買單是另一回事。」
〈本益比 39.6 倍〉
與 A 股不同,在香港 IPO 的公司沒有最高 23 倍本益比 (PE) 的限制,全由市場來自由定價。
招股書顯示,小米此次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計畫發售 21.8 億股股份,其中 65% 屬新股,35% 為舊股。小米計畫於 7 月 9 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若按港幣 17 元的價格,意味著小米將募集到 47 億美元 (約合港幣 370.6 億元),2018 年預測本益比為 39.6 倍,2019 年預測本益比為 22.7 倍。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