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偉:去年銀行理財為投資者實現收益首次突破萬億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7-13 13:41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13日在2018年兩岸暨港澳銀行業財富管理論壇上表示,理財產品在不斷滿足投資者投資需求、為投資者創造收益的同時,也通過合理配置各類資產直接或間接地將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他介紹說,截至2017年末,銀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理財產品秉承低風險配置思路,產品結構再優化。全年為投資者實現收益11854.5億元,首次突破萬億規模,收益增幅21.30%。
銀行財富管理發展機遇和挑戰併存
潘光偉指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我國經濟將會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財富管理領域也將迎來更多結構性機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財富規模大幅增長,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二,財富資產配置結構進一步優化,驅動財富管理發展。第三,投資者的財富管理心態和觀念日趨成熟,財富管理市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註。
“資管新規發佈後,商業銀行財富管理進入了新的規範調整期,回歸了資管業務的本源,也面臨著一些轉型與挑戰,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潘光偉說。
具體而言,第一,產品形態和產品體係將迎來轉變。資管新規在打破剛性兌付、產品和投資者分類、淨值化管理和價值計量等規定將打破現行的產品形態、產品體係和客戶分類,銀行財富管理產品體係將迎來較大轉型。尤其是當剛性兌付不再成為投資者考慮的關鍵因素時,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將被及時反映併彼此對應,財富管理機構之間的競爭也將聚焦財富增值管理。
第二,投資將趨於標準化。資管新規在公募產品投向、三單管理、禁止資金池業務等規定將推動理財產品呈現出“投資標準化”的趨勢,而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要同時符合“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記、獨立託管”等5個條件。對於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要求“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管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因此,傳統的超短期開放式財富管理產品則因很難做到開放日與非標資產終止日的對應,難以配置非標資產,期限錯配帶來的收益將難以賺取。
第三,銷售體係面臨轉型。資管新規將投資者劃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類,對合格投資者的準入標準予以明確,併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信息披露以及代銷機構資質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些都將對銀行的銷售體係產生深遠影響。
第四,投研能力需進一步提高。潘光偉指出,儘管理財規模高速增長,商業銀行在投資方面的主動管理能力卻沒有跟上,距離精細化、專業化還有一定差距,專業化、高素質的財富管理人才相對不足,更需要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造就一批精通國際業務規則、知曉客戶、熟悉境内外資產配置的精英型財富管理師隊伍。
銀行業財富管理應更加註重轉型發展
潘光偉表示,為適應資管新規要求,銀行業財富管理應更加註重轉型發展,抓住發展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努力提高核心競爭力,註重從投資研究、客戶管理、綜合服務、產品創新、研發定價等方面實現提升,助推財富管理業務高質量發展。
第一,加強投資研究,提升資管業務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可充分發揮對宏觀經濟、各類政策的研究優勢,提升以大類資產配置為核心的投研能力,構建以研究為基礎、多個專業投資團隊併行的“宏觀+中觀+微觀”全方位投研聯動體係。
第二,細化分層,提升客戶管理和綜合服務能力。在現有“大零售”客戶分層服務體係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多個維度的客戶屬性細分客戶,如按照財富狀況、職業、生活地域、生命成長週期、資產管理參與度等細分。
第三,需求為本,提升產品創新和研發定價能力。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應向以客戶需求為本,以淨值化產品為標準的方向轉型,打造可以滿足各類風險偏好投資者需求的產品服務體係,持續提升產品風險計量和定價能力,減少對通道機構的依賴。
第四,前瞻佈局,推動資管業務專業化綜合化發展。在資管新規導向下,商業銀行對於資管子公司的佈局正在提速。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風險隔離製度,在資管業務和銀行其他主營業務之間牢固樹立防火牆,也有助於引入市場化機製,推動資管業務更加專業化運營,以及進一步深化金融體製改革,推動公司治理機製和架構優化。
第五,借助金融科技,積極推進跨界合作。積極利用互聯網便利的平台化優勢,從原來標準化產品服務向社區平台服務轉變,把靈活單元投資和多元組合相結合,為每個單一客戶提供更精確的基於目標投資組合的資產管理配置計劃,增強客戶體驗和粘性。
來源:上證報APP·中國證券網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