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Mini LED具備雙重優勢 成Micro LED量產前過渡產品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 2018-07-29 12:17
Micro LED 被視為可能顛覆產業的新一代顯示技術,但目前在關鍵技術與設備上還未取得突破,被視為過渡性產品、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 Mini LED 成為當紅炸子雞,許多台廠相繼插旗,下半年可望有車用、電競監視器與筆電等產品問世,而 Micro LED 雖短期難以達量產水準,但部份技術已得到一定進展,下半年市場可望就能出現高階產品。
Micro LED 結構是微型化 LED 陣列,也就是將 LED 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與陣列化,使其體積約為目前主流 LED 大小的 1%,每一個畫素都能定址、單獨驅動發光,將畫素點的距離由原本的毫米級降到微米級。Mini LED 則是指 LED 晶粒尺寸約在 100 微米以上的 LED,介於傳統 LED 與 Micro LED 之間,是傳統 LED 背光基礎的改良版本。
Micro LED 優點包括低功耗、高亮度、超高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反應速度快、超省電、壽命較長、效率較高等,其功率消耗量約為 LCD 的 10%、OLED 的 50%,更節能省電,還具有自發光、無需背光源的特性。Mini LED 具有異型切割特性,搭配軟性基板也可達成高曲面背光,HDR 分區更精細,厚度也與 OLED 相近。
從應用面來看,一般的 LED 晶片以照明與顯示器背光模組為主, Mini LED 應用則是以 HDR 與異型顯示器等背光應用為主,終端應用產品包括手機、電視、車用面板與電競用筆電等;Micro LED 應用概念則是完全不同,其為自發光顯示技術,除可應用於手機、車用顯示器與電視等,應用還拓及至 AR 或 VR、智慧手錶、投影機等領域。
不過,由於 Micro LED 技術必須將 LED 微小化,以 4K 等級的 Micro LED 螢幕為例,就需要高達 2488 萬顆 LED 高度集成,Micro LED 目前面臨的技術瓶頸包括磊晶與晶片、轉移、全彩化、電源驅動、背板及檢測與修復技術等六大面向,如何在技術與成本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的關鍵。
也因 Micro LED 仍有許多技術困難與成本問題待突破,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 Mini LED 吸引不少廠商投入研發,從台廠進展來看,晶電 (2448-TW) 預計下半年可望出貨 Mini LED 電競應用產品,而手機應用則還要再等等;億光 (2393-TW) Mini LED 產品第 4 季可望出貨,將應用於車用或手機產品。
隆達 (3698-TW) 目前客戶主要應用包括電競筆電、車用面板、醫療顯示器、高階專業繪圖顯示器等高階產品,客戶已驗證完成,預計第 3 季起小量出貨;宏齊 (6168-TW) 研發 Mini LED 封裝產品已開始出貨給電影院 LED 螢幕客戶,Mini LED 手機應用則在認證中。友達 (2409-TW) 也預計下半年推出電競監視器或電競筆電產品。
Micro LED 部分,三星、Sony、友達等大廠今年均已展示相關概念性產品,雖短期內無法達到量產水準,但龍頭廠商與新創公司積極參與研發,部分技術已得到一定進展,預期今年下半年就可見到高階產品出現。
Mini LED | Micro LED | |
尺寸 | 100 至 200 微米 | 小於 100 微米 |
技術 | 背光 | 自發光 |
優勢 | 異型切割、高曲面、精細的 HDR 分區、省電 | 低功耗、高亮度、超高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反應快、超省電、壽命長 |
應用 | 手機、電視、車用面板、電競用筆電 | 手機、車用顯示器、電視、AR 或 VR、智慧手錶、投影機 |
量產時程 | 今年:可望有車用、電競監視器與筆電等產品問世 明年:直下式背光高階電視機種應用 |
今年:下半年出現高階產品 明年:AR 投影方案 |
- 安全可靠的多資產平台!靈活槓桿 免費模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