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流量紅利不再 中國電商如何在新零售戰國時代突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8-07 16:24
中國電商以往仰賴的流量紅利日漸減少,在後互聯網時代,當年趁勢崛起的阿里巴巴與騰訊等業者的新零售版圖之爭越打越激烈,專家指出,目前有三方面發展紅利崛起,是新零售戰國時代勝出的重要關鍵。
過去十年,一度蓬勃中國傳統零售與電商發展皆面臨瓶頸。不僅傳統零售業者在當前體系下的促銷模式很難再獲成長,加上租金、人力和稅收成本高,日子並不好過。
另外一邊的電商,目前消費者成長數量成長已趨於穩定。QuestMobile 數據顯示,去 (2017) 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每月活躍設備總數穩定在 10 億以上,一年間僅成長 0.61 億,加上流量物流成本吃掉大量利潤,顯示互聯網時代紅利開始減少,單純以流量和平台為主的發展模式漸漸失去市場。
《21 世紀經濟報導》,正因如此,具備雄厚資金優勢的電商紛紛選擇入主傳統零售業。以阿里巴巴為例,去年私有化百貨業者銀泰,更簽約上海百聯集團、入股上海聯華超市、福建新華聯,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入股旗下有量販店大潤發、歐尚的高鑫零售等,新零售版圖明確,整合類似帝國制,自成體系優勢。
至於死對頭騰訊,除了入股永輝超市,更積極與沃爾瑪、家樂福、紅旗連鎖、中百集團、步步高、美團、每日優鮮、天虹股份合作,體系傾向聯邦制,給企業本身有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
《科技日報》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商務部電子商務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劉俊海指出,目前中國新零售有三大發展紅利:一是人口紅利,特別是在二胎政策實施之後;二是城鎮化,更多農村人口將轉移到城市;三是國際環境變化,在貿易戰的當下,中國轉而鼓勵企業向內發展。此外,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同樣提升零售的效率與效益。
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直言,後互聯網時代的電商的決勝關鍵在於智慧零售和場景互聯時代。他舉例,核心是智慧供應鏈,致力於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從消費模式來講,傳統的「人找貨」變成「貨找人」,以更多豐富的場景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專家分析,滿足消費需求為核心的新零售業,對客戶偏好、消費習慣的數據分析只是冰山一角。不過,新的科技技術仍給了新零售更多發揮空間。未來,智慧化管理、自動倉儲揀貨、自動配送乃至機器人送貨等技術,可望改變整個零售網路。不過,劉俊海提醒,智慧化、專業化都離不開消費者支持,強調新零售格局會以信用體系為基礎。
- 投資孩子「這件事」 讓未來更具有競爭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