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理財〉歐美智能理財戰爭正酣 小型機構如何找到生存之道?
鉅亨網黃欣 2018-08-31 12:20
機器人理財服務 (Robo-Advisor) 在歐美興起已經好幾年時間,隨著加入市場的競爭者愈來愈多,也有部份的機器人理財服務宣告關門大吉。這不禁令人想問:難道機器人理財服務已經「機滿為患」?
不過產業專家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有部份機器人理財結束營運,並非市場上的智能理財服務過多,更可能是它們沒有找到切入市場的正確角度,或是沒有找到對的獲利模式。
成立於瑞士的智能理財機構創辦人 Roi Tavor 接受國外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在美國,機器人理財服務機構才不到百家,跟 1 萬 1500 家銀行、3 萬 5000 家有牌照的投顧公司相比,智能理財服務商還不能算多。
在美國,不少智能理財服務是看準不同的利基市場 (niche market) 發展。包括有針對 401K 退休金計畫進行管理、針對股市投資提供服務、針對定息收益產品等;同時,也有專門針對 35 歲以下年輕投資人進行服務的,種類不一而足。
業界人士對機器人理財服務未來 10 年在美國的發展仍然很看好,不過,這個產業同樣也必須面對挑戰。比如新創公司成功不易、市場仍由少數領導品牌所主導,後起之秀想要爭取到一定的市佔率,是件不容易的事。
在亞洲,機器人理財戰爭正是方興未艾。總部設於新加坡的華僑銀行 (OCBC) 於 8 月 23 日宣布推出機器人理財服務,主要聚焦 25 至 40 歲的年輕客群,投資門檻則為新加坡幣 3500 元。
對投資人來說,機器人理財費用低廉是主要優點,但這也使得小型機器人投顧公司生存更加困難;它們需要在同業之中做出差異化,同時又要解決取得高戶成本偏高、業內費用遭壓縮等問題,若未建立良好的獲利模式,同樣可能失敗告終。
在美國的主流金融業者如基金管理公司先鋒集團 (Vanguard) 或券商嘉信理財 (Charles Schwab),在原本的領域就已資本雄厚,早早切入智能理財,目前旗下管理的資產規模也很大,小型獨立機器人投顧公司則難以望其項背。
在這樣的情況下,利基型市場的機器人理財服務商必須建立獨特的價值主張與可獲利的費用結構,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