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8% 誰造成了隔夜市場血崩?
華爾街見聞 2018-11-14 14:23
三年以來,國際油價從未出現如此慘烈的暴跌。在經歷了連日下挫之後,原油期貨深深地扎進了技術性熊市,WTI 油價年內首次跌破 56 美元。而就在幾周前,很多人還憧憬着 100 美元的高位。
「元兇」究竟是誰?
基本面:供應增加、需求前景不佳
糟糕的基本面因素難逃其咎。在供應端,市場越來越擔心供過於求的風險;在需求端,增長前景也非常黯淡。
過去短短一個月間,市場就從擔心供應不夠,變成了憂心供應過剩打壓油價。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原油的供應已經開始超過需求。
周二公布的 OPEC 報告顯示,上個月,OPEC 產油國和俄羅斯都在增加產量,沙烏地阿拉伯的產量甚至首次超過了 2016 年減產初始的水平。在市場情緒原本已由多轉空之際,這可能是壓垮情緒的一根「稻草」。
華爾街見聞提及,沙烏地阿拉伯日均產量已經逼近歷史最高,俄羅斯產量也攀升至後蘇聯時代以來的高水平,一度觸及 1150 萬桶 / 天。美國的原油產量當前也處於歷史最高位,日產量達到 1160 萬桶。
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 Warren Patterson 認為,考慮到明年上半年全球供應越發過剩,OPEC 可能試圖儘量無視川普的呼聲。
在主要產油國增產的背景下,OPEC 和其他預測機構都預計,隨著需求放緩,全球石油市場可能在 2019 年出現供過於求。此外,美國制裁伊朗石油業的力度不及預期,給予八個國家和地區臨時性豁免,實際上等於增加了供應。
從盤面來看,原油遠期結構已經從 backwardation 轉變成了 contango,這意味著市場預期從供給吃緊轉向供應寬鬆。
OPEC 近日連續第四個月下調需求預估,預計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 129 萬桶 / 日,較上月預估減少 7 萬桶 / 日。OPEC 還表示,日產量增加 12.7 萬桶,至 3290 萬桶。
美國的汽油需求今年幾乎沒有增長,1-10 月的汽油需求量平均達到 936 萬桶 / 日,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8 萬桶 / 日(下圖來自信達證券)。從去年 11 月以來,美國汽油庫存增加了 8.8%。庫存的持續增加最終導致了汽油價格的持續下跌。
市場情緒:恐慌性拋售?
市場普遍認為,川普的「嘴炮」是本周油價下挫的重要導火索。在他向 OPEC 施壓,要求其不要通過減少供應來支撐油價之後,投資者周一拋售原油期貨。交易員們稱,周二的暴跌是周一的延續。
市場情緒轉差,為油價下跌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彭博社稱,技術派交易員們正在增加空頭倉位,而所謂的宏觀面交易員們則在減少多倉。英國金融時報稱,周二暴跌之前的油價持續下挫迫使期權交易員們增加空倉以對衝風險。
隔夜,超過 98 萬手原油期貨合約易手,主要是基金狂砍部位。CFTC 持倉報告顯示,原油合約多頭倉位銳減,而空倉驟增。實際上,對沖基金和其他基金經理在上周就已經將其多頭部位降至 2017 年 8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了。
Price Futures Group 分析師 Phil Flynn 認為,近 8% 的跌幅不是基本面的問題,而是投資者情緒所致。路透社援引他的話稱,「這就像是銀行擠兌。現在的情況似乎不再與基本面有關,而是價格全面崩潰。」
紐約商品交易顧問公司 NickJen Capital Management & Consulting LLC 管理合夥人 Nick Gentile 也持同樣觀點。他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對於隔夜的暴跌評價稱:「這就是恐慌性拋售。」
慘烈
「當你把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考慮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真的不利於 85 美元的油價環境。」巴克萊分析師 Michael Cohen 這樣說。
再來回顧一下崩跌的油價:
WTI 原油期貨盤中跌超 8%,創 2015 年 9 月 1 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收盤跌 7.1%,為連續第 12 個交易日收跌,創 34 年多來最長連跌記錄,較 10 月初的高點下跌 28%,年內首次跌破 56 美元,創去年 11 月以來新低。交易量比 100 日均水平高了 90% 以上。短短一個多月,WTI 油價就跌入了熊市,過去兩年的累計增長幅度已經回吐了 60%。
布蘭特油價收跌 6.6%,報每桶 65.47 美元,創 7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布油在 10 月初觸及四年高位後已跌去 25%,現處於 3 月以來的最低位。過去 12 個交易日,布油有 11 個交易日都出現收跌。
過去一個多月,在各大利空接踵而至的情況下,原油市場無法組織起一次像樣的反彈。正當空頭陷入狂歡、市場絕望之際,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 OPEC 在上周末的 OPEC 會議上表達了希望在未來減產的提議。但是,減產真的能夠拯救油價麼?
減產並不是特效藥,只是加速了原油市場再平衡的速度,而並非扭轉供需唯一的力量。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減產協議只能對短期交易情緒有所提振,最終的市場走向還是受需求來決定。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