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成效顯著,醫思醫療淨利同增60.7%
鉅亨網新聞中心
引言:醫療美容服務主要為改善個人外表的醫療療程,醫療美容服務主要覆蓋美容外科(如,臉部整形手術)、美容皮膚科(拉皮除皺,激光美膚等)、美容牙科及美容中醫科等領域。隨著90後年輕人的崛起,對外表的註重感不斷的增強及對“美”的追求與時俱進。2010年至今,醫美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呈現出勃勃生機,行業競爭對手不斷湧入之際,醫美行業也是步入激烈的淘汰賽階段,甚至倒逼部分企業轉型升級。
作為香港最大的醫學美容服務供應商(2017年市佔率為15%)的香港醫思醫療集團(02138—HK),也受惠於内地醫療美容高速發展的紅利,在内地的營業收入由2016財年的891.43萬港元增至2018財年的6423.79萬港元,復合增長率168.51%; 同期,總營業收入由8.98億港元增至13.08億港元,復合增長率為20.83%。内地營收復合增速是總營收的8倍,如此驚人的增速也折射出内地醫美行業正處於發展期。
然而,資本是逐利的,隨著醫美行業不斷被資本滲透,現階段醫美行業正由“藍海”轉變成“紅海”,據相關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或達2245億元,同比增速27.57%。過去3年增速,中國醫美市場平均年增速達到31.83%,處於爆發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醫美市場。
行業競爭加劇,轉戰綜合醫療服務供應商
作為行業的領軍者的香港醫思醫療集團(以下簡稱“醫思醫療”),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隨著競爭步入白熱化,市場份額不斷的被蠶食。截至2016年3月31日,香港醫思醫療發佈2016年財報,淨利潤約1.49億港元,同比下降約14.4%,淨利潤下滑嚴重,主要是加大營銷活動開支及行業競爭加劇影響所緻。
對此,醫思醫療意識到醫美全行業市場(包括香港及内地)相對分散,單一業務模式不足在行業做大做強。尋求多樣化發展及整合自身資源的時機到了,通過收購兼併增加專科數量,打造出多樣化醫療服務的綜合醫療服務供應商。
營收,淨利“雙豐收”
經過近些年來的轉型升級,醫思醫療已經從一個專註醫學美容的醫美公司轉型為一個提供多樣化醫療服務的綜合醫療服務供應商。11月28日,醫思醫療發佈2018/2019年中期報告稱,營收實現8.53億港元,同比增長38.20%,淨利潤為2.03億港元,同比增長60.70%,歸屬股東淨利潤為1.95億港元,同比增長54.7%。
營收淨利雙豐收的結果,要得益於醫思醫療多樣化的業務均取得不錯的成效,其中醫療服務同比增長50.5%,準醫療服務同比增長37.9%,傳統美容增長同比10.6%,健康管理服務增長同比27.9%及護膚、保健及美容產品同比增長59.53%。
加碼醫療服務領域,牽手騰訊“流量金礦”
據中期報獲悉,與企鵝醫生合作的兩家診所(屯門店及牛頭角店)已經在今年11月份開業了。企鵝醫生是騰訊控股(00700—HK)旗下的子公司,目前在北京、成都和深圳擁有三家自建旗艦診所,企鵝醫生主要在專科醫療領域比較拿手。醫思醫療可以結合騰訊企鵝醫生品牌進行運營,瞄準高端客戶的初級診療需求,全科診所對公司的體檢業務和專科來說互為補充。
另外,醫思醫療合資的這兩所全科診所,配備先進的IT 係統(企鵝醫生),併建立一個閉環的醫療咨詢網絡,打通香港和内地的醫療服務需求,客戶可以在係統内進行在線預約和與醫生在線咨詢。
此外,企鵝醫生小程序已首次嘗試轉介公司海外疫苗接種服務(企鵝免疫小助手),而海外疫苗業務目前對接的就是醫思醫療今年針對“國内疫苗事件”,推出的兒童疫苗計劃。醫思醫療目前可以借助騰訊“流量金礦”,提供多樣化的醫療服務,以滿足不同的需求。利用自身醫療服務優勢及地理優勢,借助内生與外延流量轉介進行穩健擴張。
受惠醫療旅遊高增長,“機遇”與“危機”併存
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數據,由於今年廣深港高鐵的營運,國内遊客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9.9%,受惠於此,醫思醫療來自内地訪港遊客銷售收入為2.2 億港元,同比增長48.5%,收入貢獻佔比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7個百分點至38.4%。
醫療旅遊一直是醫思醫療的主要增長動力,隨著港珠澳大橋今年的開通營運,標準著跨境整合進入深水區,外加政府推動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將香港、澳門及九個内地城市打造成綜合經濟強區,而醫療服務業的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此時合作的重要一環。
據香港醫院管理局前主席、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主席胡定旭先生說,醫療健康服務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内容之一。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三地優質醫療資源和先進醫療科技的流動將更加暢通。醫療協作平台利用互聯網科技,將為大灣區内居民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醫療健康服務。
作為轉型為多樣化醫療服務的綜合醫療服務供應商的醫思醫療,可以借助此“機遇”,持續通過拓展多樣化醫療服務,滿足更多的醫療需求,從而推動其主營業務的增長。
然而,發展前景如此甚好,競爭對手持續深耕該領域,那麽行業競爭將持續進行,例如,作為醫思醫療的行業競爭對手必瘦站(01830 —HK),其業績增速實際上優於醫思醫療。11月28日,必瘦站也發佈了中期業績報,營業收入為5.90億港元,同比增長43.20%,淨利潤收入為1.59億港元,同比增長95.20%。另外,資產負債率方面,競爭對手必瘦站僅為34.76%,而醫思醫療卻高達52.98%(報告期内投資活動支出有關),短期,償債能力方面,競爭對手將優於醫思醫療的。
結語:
對於醫思醫療2018/2019年中期,獲得營收淨利雙豐收的結果,是得益於轉戰多樣化醫療服務領域後,取得不錯的成效所緻。隨著大灣區發展深入,醫思醫療發展前景雖好,但行業競爭將持續加劇,特别是在具備雄厚的資本實力的醫藥大集團面前,輕資產的醫思醫療併不佔有資金優勢。
文:沈少鴻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