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醜聞再起 監管機構起訴 Facebook股價跌超7%
華爾街見聞 2018-12-20 14:19
Facebook 跌幅擴大至超 7%,為 FAANG 中唯一下跌個股。今日,該公司再爆出數據共享方面的醜聞。此外,美國華盛頓特區司法部長就劍橋分析公司醜聞起訴 Facebook。
近日,據《紐約時報》調查報導,Facebook 與大型公司共享用戶數據的情況比此前該公司所承認的還要嚴重。
上述媒體通過訪問 Facebook 合作夥伴、前任雇員及前政府官員,並查閱了該公司逾 270 頁的內部文件後發現,截止今年,Facebook 允許,包括微軟、亞馬遜、奈飛、Spotify 以及加拿大皇家銀行在內的 150 家公司可廣泛訪問用戶的個人資訊,包括用戶好友的聯繫方式,閱讀私信等。
記錄顯示,與 Facebook 達成共享數據的公司主要是以科技公司為主,但也包括在線零售商、娛樂網站、汽車製造商和媒體公司。這些公司每月搜尋上億人的數據,其中最早發生在 2010 年。
對此,Facebook 表示,該公司並未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讓其它公司訪問用戶的個人數據。根據 Facebook 的說法,他們的數據分享行為並未侵犯用戶隱私,也沒有違反公司在 2011 年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達成的隱私和解協議。當時的協議規定,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Facebook 不得分享用戶資訊。
Facebook 的開發者平台和程序主管 Konstantinos Papamiltiadis 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說:「這些合作夥伴關係或功能都沒有讓公司在未經人們許可的情況下獲取資訊,也沒有違反我們與 FTC 的 2012 年和解協議。」
目前,奈飛和 Spotify 都聲稱不知道自己擁有如此廣泛的權利,而加拿大皇家銀行的一位發言人也否認該銀行擁有這樣的權限。
Netflix 發言人表示:「我們從來沒有在 Facebook 上訪問用戶的私信或要求獲得這樣的能力。」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局前局長 David Vladeck 表示,這只是讓第三方在用戶不被告知或不同意的情況下獲取數據:
「我不明白這種未經授權的數據收集怎麼會在同意法令下被證明是合理的。」
Facebook 的早期投資者 Roger McNamee 則認為,在沒有徵得用戶事先同意的情況下,任何參與數據共享合作的行為都是不合法的:
"在 Facebook 改變商業模式之前,所有人都不應該相信它。"
《紐約時報》指出,個人數據已經成為數字時代最珍貴的商品,一些強大的公司以此進行大規模的交易。
今年 3 月,Facebook 曝出史上最大數據泄露事件,涉事的劍橋數據分析機構與川普的通俄門調查有關。劍橋分析被指,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利用在 Facebook 上獲得的 5000 萬用戶的個人資料數據,來創建檔案、並在 2016 總統大選期間針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宣傳。
9 月,Facebook 再度被爆,由於安全系統的漏洞導致該公司網站受到駭客攻擊,可能導致近 5000 萬用戶資訊的泄露,後將受影響用戶數量降至 3000 萬。Facebook 表示,在這 3000 萬用戶中,有 1400 萬人用戶的敏感資訊被駭客獲取。這些資訊包括姓名、聯繫資訊以及搜尋記錄、登陸位置等敏感資訊。
上周五,Facebook 公司又宣布,由於一個軟體漏洞,可能導致 6800 萬用戶的私人照片遭泄露。約 1500 個應用程序,在 9 月 13 日到 25 日的 12 天內,獲得了用戶私人照片的訪問權。這已經是該公司過去一年中,出現的第三起大型數據泄露事件。
今年迄今,Facebook 股價已下跌超過 20%。今日,該公司一度下跌超 7%。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