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成為股神之前
鉅亨網陳律安
股神巴菲特(圖:AFP)
股神巴菲特現在身家來到 710 億美元,而他對財富的渴望,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
透過各種不同的方法,他在 16 時身家就累積到 5.3 萬美元,錢多到他差點拒絕父親叫他去上大學的請求,因為他認為這沒有重點。
《TIME》報導,從 Alice Schroeder 新撰的巴菲特傳記《雪球效應:巴菲特與他的商業人生(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中可以發現,巴菲特總是能控制錢,也總是能操控人。
以下是他早年做過的幾種工作。
送華盛頓郵報
巴菲特的父親霍華,在巴菲特少年時期當選了美國眾議員,於是舉家從奧馬哈遷到華盛頓特區。年輕的巴菲特,馬上找到一個最傳統的掙錢方法-送報。靠著每天送華盛頓郵報,他賺的錢已經超過許多大人。
「靠著每天送報幾個小時,他每月賺 175 美元,賺得比他的老師還多。」Schroeder 寫道。
他也賣月曆給報紙訂戶,多掙一點錢。
賣二手高爾夫球
巴菲特的家人以為他是從水坑中高爾夫球撈起,但年紀輕輕就有企業家精神的他,可是從芝加哥的供應商那取得貨源。
「它們都是一些好廠牌的球,包括 Titleist and Spalding Dots、Maxlis ,我用一打 3.5 美元的價格買來。它們看起來與全新的沒兩樣。他(供應商)可能也是從水坑裡找來的吧,不過這些球品質比較好。」巴菲特向 Schroeder 表示。
賣郵票
如果你需要光鮮亮麗的郵票,也可以找巴菲特─他賣具收藏價值的郵票給全美的收藏家。[NT:PAGE=$]
汽車打蠟
巴菲特與好友 Lou Battistone 成立了打蠟公司,地點就在 Battistone 父親的二手車賣場上。不過當這兩人發現打蠟實在是太辛苦,就放棄不幹了。
彈珠檯
巴菲特 17 歲時,他展開了最大的賺錢主意:彈珠檯。他用以下的說法說服好友 Don Danley:
「我用 25 美元買下這老彈珠檯,然後我們可以合夥,你的工作就是修理它。我們可以向理髮師 Frank Erico 說,『我們代表 Wilson’s Coin-Operated Machine Company(巴菲特自己取的公司名)』,我們有來自Wilson先生的提案。Erico 先生,這對你沒有風險,讓我們把機器放到後面,顧客等待時可以玩它,我們再五五拆帳。」
彈珠檯的生意大熱,第一個晚上巴菲特就賺進總值 4 美元的 5 分硬幣,然後他們將彈珠檯帶到了全華盛頓的理髮廳中。
撿馬票
當還在奧馬哈時,年輕的巴菲特從 Ak-Sar-Ben 場館發現商機,那是一個從 1919 年營運到 1995 年的賽馬場。他與朋友會去那玩耍,不過因為年紀太輕不能賭馬,但巴菲特還是找到賺錢的方法─撿人家不要的馬票。
「賽馬季開始時,會有很多只從電影上看過比賽,以為第二、三名沒賺頭、贏家全拿的人,他們會把二、三名的馬票給扔了。另一個賺錢的時間點,就是比賽出現中斷時,那時很多人會把馬票給丟了,我們就去撿。這錢不大好賺,人們會在地上吐口水,但我們從中獲得許多樂趣。」巴菲特說。
巴菲特的阿姨 Alice ,則負責幫他們把馬票拿去兌現。
巴菲特還更進一步,利用他的數學及蒐集資訊的專長,與朋友一起出版名為「Stable Boy Selections」的賽馬新訊,一切都在巴菲特家裡地下室的老打字機完成。
「我們在賽馬場上大喊『快來買 Stable Boy Selections!』。一份只要 25 美分,價格合理。最後他們(場館)禁止我們賣,因為他們在所有場裡賣的東西都能分一杯羹,除了我們賣的馬訊。」巴菲特說。
如果要說巴菲特帶給人們什麼啟示,那或許是想掙大錢,永遠不嫌早吧!(文:陳律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