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效應正發酵!聯準會可能陷入兩難
鉅亨網編譯陳秀宜 2019-05-16 15:30
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近幾個月通膨持續偏低,可能使美國民眾忽略了自身將為貿易戰付出的代價。現實是,去年 (2018 年) 美國提高關稅後,對物價造成的蝴蝶效應,正逐漸發酵。
截至今年 4 月為止,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已連續五個月低於 2% 。物價 2% 的成長,是聯準會 (Fed) 長期通膨的目標值。然而,遭到關稅調高的產品,其成本的轉嫁效應,已逐漸流向產業的供應鏈,以及終端消費者身上。
統計 2018 年 7 月第一輪關稅調升以來,遭到調高的商品包括家具,電器和汽車零組件在內的 7 項類別,其終端物價已上漲了 1.6%。相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所言「美國人沒理由為關稅買單」,實為相互矛盾。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內的物價指數仍然偏弱,顯示目前貿易戰火尚未延燒到其他物價上。不過,今年中國的 2000 億美元進口品已再度遭到關稅調高,同時,對剩餘的 3500 億美元進口品也可能準備調升關稅。
高盛經濟學家表示,關稅成本將很可能多數由美國企業與家庭負擔。高盛近期對於進口物價波動影響也做了模擬預測。預估今年更高的進口物價,將推升整體通膨水準 0.1%~0.3%。同時,也可能削弱了經濟成長的力道。
目前持續延燒的中美貿易大戰,使市場擔憂美國經濟將受衝擊,推升了聯準會可能降息的預期。最近,聯邦基金利率期貨殖利率已出現下跌。
不過至今為止,多數的經濟學家不認為聯準會將快速做出反應。因為若短期內聯準會真的降息,再加上關稅調升帶來的通膨擴散效應,將可能導致下半年消費物價明顯揚升,爾後,聯準會將同時面臨動盪的經濟與攀高的物價,或將形成貨幣政策的兩難。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