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氣燈號看投資 投資好簡單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6-27 14:19
文.洪寶山
在這個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年代,投資成了必學的課題。但隨著市面上投資方法越來越多,眼花撩亂的工具讓人不知從何下手。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投資的金額又該如何規劃,才能平衡風險與獲利呢?
高效率投資祕技大公開
鑽研財報多年,善於精準解析財經訊息的股魚提出一套簡單易懂且有效的投資方法,稱為「景氣燈號投資法」。景氣燈號是由國發會每個月整理統計資料,包含股市指標、進出口狀況、電器設備訂單、貨幣資訊等,統計之後給出的數字結論。有藍燈、黃藍燈、綠燈、黃紅燈和紅燈,總共五個指標。紅燈代表景氣過熱,藍燈則是代表景氣衰退,其他燈號以此類推。民眾可以運用這個指標當成股市進出場的判斷資訊,且景氣燈號是台灣獨有。
景氣燈號投資法又該從何依據呢?股魚建議,「若希望在相對低點進場,就必須在藍燈出現時買進,等到黃紅燈時再出場。」因為通常相對低點都會出現在景氣衰退,甚至是恐慌的時候,民眾大量拋售手中的股票,此時反而是最好的進場時機。
不過,景氣燈號投資法屬於中長期投資,而不是短線炒作。「從景氣衰退到熱絡,一個循環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因為景氣需要緩慢醞釀,不可能這個月衰退,下個月馬上變成熱絡。」換個角度想,這個特質讓投資人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進出場的判斷。甚至可以等到一兩年後再來看景氣狀態,若出現出場訊號再賣出。
他提及使用景氣燈號投資法,還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必須選擇與大盤連動性高的投資標的。其中以 ETF 最為合適,因為有許多 ETF 是直接複製大盤指數,例如常見的 0050 和 0051 等。由於景氣燈號與大盤連動準確性高達八成,因此 ETF 與大盤相關係數越貼近1,景氣燈號投資法的效果就會越好。
ETF 的操作雖然簡單,但概念是直接選擇市值前五十大公司,在這五十間公司當中,有些公司的經營現況不盡理想。若想要將手中的標的再做精選,可以利用一些財務指標一一篩選,這樣在持有的過程中,信心度也會大幅提高。「不過精選股不同於 ETF,需要的資金量會比較多」,股魚提醒。
說到 ETF 的投資,股魚表示他在這方面不做避險,「我一定是在藍燈,甚至是雙藍燈時才進場,等到黃紅燈時賣出,所以勝率可以說是百分百」。不過,為了達到百分百獲利的效果,需要有心理準備,持有的時間可能會很長,或許會長達兩三年。即便如此,投資的獲利還是比存放在銀行的利率要高。且 ETF 是策略型工具,其中的五十檔公司隨時在替換,不會消失,也不需要像個股一樣,擔心下市的問題。
不能錯過的增值小撇步
在漫長的持有期間,並不是只能等待賣出的那天,手上的資產也可以活化利用,創造更高的收益,例如政府近兩年大幅開放的雙向借券。早期借券的門檻相當高,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資本才能使用。但是現在借券已經取消金額限制,手續也簡化相當多,只要在辦理開戶時,多申請一個借券戶,就可以開始使用借券功能。
若希望手上股票更容易借出,並獲得較高的報酬,借券時就要選擇時間較長,至少要是 t+3 以上。「就像租房子,若房東說租約到期的隔天必須馬上交屋,承租意願可能會沒那麼高,因為時間較趕。但是如果房東說退租後可以有兩周時間整理,你就會覺得這個房東較友善,承租的機率也會較高」,股魚這麼說。
不過,借券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一旦借券成功,就無法即時收回。例如,t+1 表示下達召回命令後,隔一天才會回到手上,t+3 則是三天。雖然也有可能可以提前收回,但若是股價崩盤,一定是到期後才能回到手中。有可能賺了借券利息,卻造成很大的價差損失。無論如何,每個投資工具都有不同的特性,要了解特性再做決定,才不會後悔莫及。
投資技巧在變 心磨練
投資時,最重要且最困難的課題其實不是投資技巧,而是心態上的磨練。以景氣燈號投資法為例,首先不能帶入自己的感情,第二是盡量不要看指數位置。「當你一直盯著指數位置時,就會不停思考這個價位是否足夠,會不會有更低的價位出現,如此一來,永遠都無法成功進場」,股魚解釋。
ETF 的操作相對簡單,當看到黃紅燈出現時,就要果斷出場。若是個股,變化就會比 ETF 複雜許多,有基本面、技術面或是籌碼面等。但只需要謹記一個大原則,若是基本面進,就要用基本面出,以此類推。且在一開始投資個股時,就要把進出場基本條件想好,不要當下才來討論。出場時間點是最讓人難以抉擇的,常常要與人性搏鬥。
俗話說,「低到底時會反彈,高到天會往下跌」。通常觸及或是已經非常靠近賣出價,若當下捨不得賣,之後反而會下跌。「我們常會說設置進出場指標是最簡單的,最大的問題反而在於無法徹底執行。這只能靠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慢慢修煉」,股魚笑著說。
年紀不同,投資規劃也會不同。最簡單的方法是根據自己的年齡,將保守型投資做相對的配置。股魚以他自己為例,「像我現在四十歲,就會把固定收益配置四○%,股票這種風險型的產品則是六○%」。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有些年紀較大的投資人,沒有做好風險規劃,將所有積蓄都押進風險較高的股票裡,最後沒有成功獲利,反而賠掉一生的血汗錢,令人引以為戒。
中美貿易戰來襲 誰是贏家
最近中美貿易戰風雲變化,股魚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貿易戰兩大標的物是中國出口與華為。雖然台灣過去跟中國的連結非常深厚,許多公司都在對岸設廠,因此在這次懲處中受傷慘重。但是台股有一千七百多檔股票,不可能每一檔都跟這兩大因素有連結」。
以目前的局勢來說,美國懲處的產業也大都是電子相關產業,例如 5G、晶片與通訊業等,其他產業受到的傷害較小。而且川普從上台之初就釋出貿易戰的訊號,當下就已經有許多廠商開始做相關的準備,並成功逃過一劫,甚至從中獲利。「一些生產基地早就移到越南的產業,例如紡織及鉛酸電池等,在貿易戰中反而股價大幅上漲」,股魚也舉出一個朋友的經歷佐證,「之前一個朋友決定關掉台灣辦公室,將產業重心移到越南,還告訴我最近越南的廠房與辦公室已經短缺。你可以從中獲知,越南在這一波貿易戰中有多麼搶手」。
若是對東南亞較為陌生,也可以轉投台灣的內需產業,例如食品、百貨或是其他與電子關聯性較小的公司,在貿易戰中都有不錯成績。最後,股魚也提醒民眾,「不要看到貿易戰就覺得害怕,重要的是去思考如何因應局勢改變戰略。」
投資雖然能使人獲利,但也不能忽視風險的存在。除了利用正確的投資方法,不投機取巧以外,風險的規劃也非常重要,並時時關注時事,才能在變動快速的股市中,靈活變通。
來源:《理財周刊》 98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