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開講〉少子化和人口老化 是國內超額儲蓄一大因素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19-07-02 16:46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今 (2) 日參加金融研訓院研討會時指出,國內超額儲蓄,主要反映人口結構變化和企業投資不振,台灣企業甚至由資金需求者,轉為資金供給者,因此思考台灣資金運用戰略,關鍵點應在如何促進企業與民間的實質投資。
楊金龍指出,台灣國外淨債權累積主要來自經常帳長期順差,而經常帳的順差則反映國內長期存在超額儲蓄,也就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資源未能完全運用,因此透過投資或借貸予國外部門使用,國內企業超額儲蓄率甚至 2017 年達到 7.4% 高點,是台灣整體超額儲蓄擴大的重要因素。
據主計處統計,從 2009 到 2018 年,台灣平均儲蓄率 32.6%,投資率卻只有 21.2%,超額儲蓄率平均達 11.4%,不過,過去一年,由於國內投資增加、資本財進口擴增,使超額儲蓄率由 2017 年的 14.6% 降到 12.0%,同期間經常帳順差對 GDP 比率也降至 12.2%。
另一方面,台灣人口結構中,0-19 歲和 20-39 歲年齡層,占總人口比重開始下降,而 40-64 歲和 65 歲以上年齡層占比則快速攀升,且 2000 年初期以來 40-64 歲的占比更超越 0-19 歲,此期間儲蓄率也呈攀升趨勢。
楊金龍認為,少子化和人口老化,成為推升台灣民間儲蓄率的主要因素。
楊金龍表達憂心,台灣企業投資率呈現下降趨勢,不利研發創新與技術進步,而台灣經濟成長率在此期間的表現,低於全球經濟成長率的平均值。
楊金龍今日參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回流資金—再造產業成長契機」研討會,並以「台灣資金運用的戰略思考」為題提供意見。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