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中國推動經濟成長何以如此艱難?
Dinny McMahon 2019-07-16 19:24
根據中國最新的 GDP 數據顯示,這個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速度,已比 90 年代初期來的任何期間,都要來的緩慢。
中國當局也了解需要採取什麼措施來遏制經濟下滑之趨勢,便是透過向民間企業提供更多信貸,進而創造整體就業與經濟的成長。但無論中國政府怎麼努力,情況似乎都沒有出現好轉,
中國政府認為民間部門的健全對整體經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民間企業就佔了整體就業的 80%,經濟成長的 60% 以及中國所有財政收入的一半左右 , 且能以較一般國有企業為低的舉債水平來達成。
而自 2018 年 5 月以來,中國央行便持續降低中國國內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藉此釋放流動性,並積極推動銀行將信貸對象轉往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
中國當局要求銀行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降低風險,此也意味著其轉為實施更加保守並且以市場為導向的貸款策略。而中資銀行認為小型民間公司是整體經濟體借款人中,單一風險最大的族群。與國有企業不同的是,小型民間公司往往不受政府支持,且通常沒有較多資產,能夠包裝成證券發行。
但銀行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平衡上述的困境,透過一項特定的貸款方式 -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
儘管銀行承兌匯票的模式已普遍存在於全世界且行之有年,但其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企業自供應商購買貨品時,便可以使用銀行承兌匯票代替一般付款,即當貨品在未來某個預設的時間點驗收完成後,供應商便能以銀行承兌匯票向銀行交換現金,藉此獲得銷售貨品的款項。
接著,銀行向其代表發行匯票的公司發出付款要求。如果接受付款的供應商在到期前有資金需要,其便可以至銀行提出匯票交換現金的需求,而其實質上得到的現金便會是匯票上明訂並經折價後的金額。
也就是說,貼現與一般低息發薪日貸款並無不同,銀行貸款與未來可得收入相比。折扣比率目前約為 3.6%,這也表示如果一家公司若想兌現一張六個月內到期,面值為人民幣 100 元的匯票,其即能從銀行端獲得經折扣後的人民幣 92.8 元。
在過去的一年裡,銀行對非金融公司貸款的成長幾乎是由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貢獻的。截至 2019 年 4 月底,被中國人民銀行稱之為「紙上融資」的銀行承兌匯票表現突出,較前一年同期增加了人民幣 2.92 兆元 (4.25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76%,佔該期間創造的所有新型信貸的 32%。與此同時,新增中長期貸款年增率下降 6% 至 5.53 兆元、短期貸款 (約佔新增貸款的 4%) 年增率則下降了 67%。
對許多銀行來說,貼現似乎是解決其困境的有效方法。大多數使用此方式的公司都是小型民營公司 。而此方式也是較為安全的公司貸款型態,雖然現金流向公司,但交易對手的風險在於發行承兌匯票的銀行。
雖然對於努力求存且有現金需求的企業很有用,此模式卻無法提供其力求成長所需投資的資本或營運資本資金。有鑑於此,銀行亦須向企業提供實質(風險更大)的貸款,而其目前仍無意願採行此方式。
儘管中國央行認為貼現是解決私營部門問題的有效方法且十分支持。仍有部分政府部門無法信服。
6 月底,中國審計單位的一位官員表示,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直至今日,中國政府和銀行已經說服他們,此方式能在確保國家金融體系安全之虞刺激整體經濟成長,而他們可能很快便能在這兩者之間做出取捨。
Dinny McMahon 是鮑爾森基金會旗下智庫 MacroPolo 的研究員。本專欄並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或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投資孩子「這件事」 讓未來更具有競爭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