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觀察〉金管會二大政策 可助攻台灣更靠金亞洲金融中心目標?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台北 2019-07-21 13: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觀察〉金管會2大政策 可助攻台灣往亞洲金融中心靠近?(鉅亨網資料照)

金管會發展 FinTech 多年,今 (2019) 年再邁大步,純網銀執照將於 7 月底發放,緊接著全球首個「STO 規範」預計 10 月出爐,兩大政策將成為台灣金融新里程碑,20 多年前,台灣喊出的「亞洲金融中心」的政策願景,至今只是口號,但在此兩大政策開通後,是否能讓台灣往目標更靠近,將備受矚目。

「純網銀」其實早已在許多國家都有案例,像是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大陸等,全球純網銀的經營模式,應該分為以歐美、亞洲為代表的二種。歐美國家金融普及率高,但傳統銀行手續費並不便宜,因此,純網銀可提供價格優惠的創新金融服務,以提升客戶體驗。


但亞洲國家在價格端已相當競爭,要打價格戰,空間也有限,因此亞洲國家的純網銀多由電子商務、電信、通訊軟體、零售業或金融控股公司投資設立,運用龐大客戶群,結合物流、金流及資訊流,建立營運生態圈,以此快速拓展業務並獲利。

台灣雖然在純網銀起步慢,但 2006 年起曾有過匯豐 HSBC Direct,HSBC 當年率先導入無摺戶概念,賣點就是較低手續費、年費,這項曾風靡全台、被視為創新的實驗商品,服務主要就是以網上/電話理財形式提供,並不提供櫃位服務,而賣點則是較低手續費、年費,無最低結餘要求和較高存款利率,主要就是希望透過價格戰及網路爭取客群,只不過最終還是做不起來,2014 年從網路平台回歸實體分行通路。

此次,我國三大競爭的純網銀戰隊都是跨業團隊,可以建立生態圈,而非只侷限在價格戰,我國終於追趕上與國際接軌的腳步,第一次與成功那麼接近,接下來就是看取得執照的業者所端出的金融創新服務,可以為台灣金融市場交易的規則與面貌帶來怎樣更便利的未來。

畢竟,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多次指出,純網銀將能夠創造「鯰魚效應」,希望真能激發更大規模的良性市場競爭。

另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金管會將制定全球首個「STO(證券型代幣發行) 規範」,預計 10 月出爐,並定調 STO 屬於有價證券,應納入證交法規管理,規劃採分級管理,免申報募資額度上限為 3000 萬元,超過此限額就得申請進入金融監理沙盒實驗。

雖然市場上不少聲浪一方面肯定金管會訂定規範的作為,一方面又認為規範太嚴格、豁免門檻過於保守,不過金管會解釋,因為考量規範對象屬於未上市、未上櫃、沒有興櫃、沒有公開發行等中小型公司,才設定 3000 萬元為豁免 STO 案件的門檻。

為什麼 STO 規範開放後,將是台灣一大利多?因為台灣擁有精通科技的勞動力、有利的企業稅和證券稅的環境,開放 STO 市場,可把台灣推向全球虛擬貨幣及加密類資產交易的第一線,並有助帶動台灣軟體和金融兩大產業升級發展。

台灣的消費金融與資本市場一直在亞洲有極高的基礎,只是缺少更向上的動能,此 2 大金融科技的政策或許有機會是台灣向前邁進一步的大好機會,政策即將開放,就看業者與民眾如何接招,20 多年前,台灣喊出「亞洲金融中心」的政策願景要往前推進,此刻正是最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