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華映下台一鞠躬 一文看完坎坷興衰史

鉅亨網編輯陳于晴 2019-08-31 21:43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華映下台一鞠躬 一文看完坎坷興衰史。(鉅亨網資料照)

大同集團 (2371-TW) 子公司華映,8 月 30 日召開重訊拋下震撼彈,2100 名員工確定解僱,並宣布不再復工。這個曾是全球最大彩色映管廠,巔峰時期員工數高達上萬人,卻落得股票下市、大量解僱、全面停工的下場,從當年的意氣風發變成行將就木,令人不勝唏噓。《鉅亨網》整理出華映的坎坷興衰史,讓讀者一文看完。

映像管巨人走過輝煌


中華映管成立將近 50 年,最早從 CRT 電視映像管起家,早年生產電視用的黑白映像管,後來因應彩色電視時代轉而生產彩色映像管,並到馬來西亞、福州及英國設廠,曾登上全球最大的彩色映像管製造工廠,掛牌上市後股價最高來到 64 元。

隨後順著市場趨勢,投入 TFT-LCD 液晶面板,轉型為 TFT-LCD 中小尺寸與觸控事業為主,避開了著重資本投資且標準品大量化生產的大尺寸面板,全力耕耘低階市場。不過, TFT-LCD 市場掀起中國、韓國、日本以及台灣等業者積極擴產熱潮,產生的後遺症就是面板長期以來處於供過於求以及跌價的窘境。

產品組合單調現危機

華映歷經金融海嘯後連年虧損,唯獨 2017 年受惠於手機市況需求好轉,加上遇到 18:9 全螢幕手機面板的規格轉換期,終於擺脫虧損,但隨著智慧機需求急凍,華映也挺不過寒冬,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大減,去年大虧 196 億元,光今年上半年就虧了 106 億元,每股虧損 1.64 元。

業界分析華映近幾年的市場布局策略,以智慧手機中小尺寸面板為主,產品組合太單調,加上本身財務體質不佳,面對需求緊縮,問題隨之浮現,且錯過處理危機最佳時機。

相較於面板雙虎友達 (2409-TW)、群創 (3481-TW),因產品組合轉向多元發展,強化規格差異化,並積極推出 8K、窄邊框、電競等相關高附加價值產品,因此,遭遇面板產業寒冬之時還能撐過危機。

聲請重整開出第一槍

2018 年 12 月 13 日華映董事會決議通過,向法院提出重整及緊急處分之聲請,引起合作供應商、銀行團等各界譁然,主要生產線龍潭廠及楊梅廠甚至無預警停產,據了解,許多供應商不滿未被告知重整事宜,及不相信華映的償債能力,氮氣供應商甚至直接停止供應,由於氮氣是製程的關鍵氣體,斷炊風波造成 2 個廠房癱瘓。

2018 年 12 月 27 日法院駁回緊急處分聲請,華映在 今年 1 月 2 日提出抗告後,1 月 31 日經法院裁定准許緊急處分,期間則自 1 月 31 日至 4 月 30 日屆滿,之後再經法院裁定延長緊急處分 90 日,至 7 月 29 日屆滿,依法將不得再延長。不過,因律師認為桃園地院裁定有不適的地方,因此,8 月 8 日再提出抗告,現在由法院審理中。

鋪天蓋地而來不信任

華映緊急處分到期無法展延,根據金管會統計,華映債權銀行一共 9 家,總債權額高達 48.6 億元,包括台灣銀行、合作金庫、陽信銀行等,後續華映因電費繳不出來將被斷電,無法營運生產,因此銀行團會開始動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處分土地、廠房等擔保品。

華映財務危機無法解決,今年 3 月首波裁員 2500 人,但因緊急處分嚴重影響客戶信心,訂單數驟減至零,日前董事會決議第二波大量解僱 2100 名員工,包括 5 名高階主管,其中僅總經理林盛昌及發言人黃世昌回聘,其他業務副總、研發主管皆離去。

華映先前計畫出售或出租 4.5 代廠,留 6 代廠求生,董事長蔡江隆表示,目前 4.5 代廠有業者洽詢中,但細節不便多說。而華映因積欠台電 7 月電費未繳,9 月 2 日起遭斷電,工廠已進行預防性停機,且不再復工。不過現階段面板市場供過於求,外界評估,尋求買家難度相當高。

大同百年招牌搖搖欲墜

百年老店大同集團財務風波不斷,經營權紛爭也屢屢搬上檯面,而旗下子公司綠能先是在 5 月初下市,緊接著華映也步上後塵宣布下市,合計超過 30 萬名小股東手上股票變成壁紙。

另外,第 3 家尚志半導體也因持股綠能 21%,且受太陽能市況不佳影響,認列損失淨值由正轉負, 6 月底慘烈下市。大同集團重磅消息連環爆,嚴重衝擊市場信心,而下一個未爆彈是誰,何時爆發,外界都在猜。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帶量突破均線糾結

#波段上揚股

#當沖高手_強

#動能指標上漲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