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高位殺跌透露三大意圖 高善文:警惕兩領域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高善文:資金面推動股市 中期警惕兩個領域風險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今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在寬鬆政策導向的指引下,再加上存款統計口徑等監管約束方面的調整,導致銀行在春節以后開始恢復對實體經濟的信貸供應,從而形成"銀行主動信貸創造行為"。這帶動了實體經濟領域信貸利率的下降和流動性的充裕,並從資金面上推動了近期的股票上漲。


以財政部主導的債務置換計劃為標志,中央政府已經開始正式著手處理地方債務問題,這降低了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風險,降低了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水平,進而從基本面上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外部因素來看,隨著聯儲下調對今年的經濟增長預估,市場預期首次加息時點可能延后到9月份甚至更晚。由此對中國經濟和市場形成短期沖擊的風險也暫時解除。

報告指出,中期需要警惕兩個領域的風險:一是市場過快上漲產生的估值泡沫,二是財政沖擊的次生影響如何演化,以及政策的應對,特別是這是否會系統性地破壞企業盈利的恢復趨勢。

以下是報告全文

進入3月份以來,在經濟增長低於預期,貨幣政策更趨寬鬆的背景下,以國開債為代表的銀行間市場的無風險利率水平不降反升,並在大多數期限上都超過了去年11月初的水平,這是非常奇怪的。

一個看起來合理的推測是,在寬鬆政策導向的指引下,再加上存款統計口徑等監管約束方面的調整,導致銀行在春節以后開始恢復對實體經濟的信貸供應,從而形成此前我們所定義的“銀行主動信貸創造行為”。這帶動了實體經濟領域信貸利率的下降和流動性的充裕,並從資金面上推動了近期的股票上漲。

2009年下半年以來,在接近5年的時間里,銀行等重要板塊的估值水平一再下降,重要的原因似乎是:市場一直在擔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以及與此聯系的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風險。

以財政部主導的債務置換計劃為標志,中央政府已經開始正式著手處理地方債務問題,這降低了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風險,降低了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水平,進而從基本面上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1-2月份實體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均遜於預期,進入3月份以來,經濟和房地產的季節性恢復也異常緩慢。考慮到2014年8月份以來的經濟失速,以及晚近陸續披露的經濟數據,看起來經濟在去年晚些時候可能經歷了一次財政收縮的沖擊,表現為公共財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甚至可能包括由融資平臺所支援的政府性支出,這方面尚缺乏可靠的數據)同時經歷了大幅度收縮,其原因也許與反腐和財政整固政策有關,也可能存在一些政策協調方面的偏差。

這一沖擊可能正在引發一些次生性的影響,例如收入惡化導致的私人投資的削減,預期變壞也會影響居民的房地產購買決策。這次財政沖擊的一部分是可逆的,並且似乎正在消退,但政府性基金和融資平臺支出行為的下降可能是長期性的。

由此形成的風險是,這也許會逆轉2013年以來供應面收縮帶動企業盈利逐步恢復的局面,並再次造成經濟減速和企業盈利惡化並存的狀況。如果政府對此應對遲鈍,那么情況可能會更壞。

綜合來看,近期政府采取措施支援經濟的意愿是明顯的,銀行信貸的恢復和地方債務風險的降低都有利於支援市場的上漲,但中期之內我們需要警惕兩個領域的風險:一是市場過快上漲產生的估值泡沫,二是財政沖擊的次生影響如何演化,以及政策的應對,特別是這是否會系統性地破壞企業盈利的恢復趨勢。

昨日美聯儲議息聲明安撫了市場,美元指數有所回落。隨著聯儲下調對今年的經濟增長預估,市場預期首次加息時點可能延后到9月份甚至更晚。由此對中國經濟和市場形成短期沖擊的風險也暫時解除。

“主動信貸創造”影響流動性

進入3月份以來,銀行間資金利率水平並沒有下降。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顯著要高於節前,更長期1-6個月利率仍然維持在5%以上,比去年11月低點高了100個BP。而以國開債為例3月18日收益率在短端都明顯超過去年低點。與銀行間利率相關的票據、理財利率走勢也非常類似,自去年11月以來有明顯地上升。

在經濟增長低於預期,貨幣政策更趨寬鬆的背景下,銀行間市場的無風險利率水平不降反升,並在大多數期限上都超過了去年11月初的水平,這是非常奇怪的。新股發行加速等因素可能擾動短端市場,但持續時間如此之長,影響廣泛的短端利率上升不太可能來自擾動因素。

一個看起來合理的推測是,在寬鬆政策導向的指引下,再加上存款統計口徑等監管約束方面的調整,導致銀行在春節以后開始恢復對實體經濟的信貸供應,從而形成此前我們所定義的“銀行主動信貸創造行為”。這帶動了實體經濟領域信貸利率的下降和流動性的充裕,並從資金面上推動了近期的股票上漲。

此外,2009年下半年以來,在接近5年的時間里銀行等重要板塊的估值水平一再下降,重要的原因似乎是:市場一直在擔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以及與此聯系的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風險。

以財政部主導的債務置換計劃為標志,中央政府已經開始正式著手處理地方債務問題,這降低了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風險,降低了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水平,進而從基本面上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2、財政收縮拖累經濟

1-2月份實體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均遜於預期,進入3月份以來,經濟和房地產的季節性恢復也異常緩慢。發電企業耗煤恢復的速度比往年緩慢不少。在春節后的幾周內,房地產銷售恢復水平大致只與節前相仿,明顯低於去年四季度的水平。2月房地產價格的表現也偏弱,70城市房價環比持平在負增長區間,百城房價重新回到環比負增長。

考慮到2014年8月份以來的經濟失速,以及晚近陸續披露的經濟數據,看起來經濟在去年晚些時候可能經歷了一次財政收縮的沖擊,表現為公共財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甚至可能包括由融資平臺所支援的政府性支出,這方面尚缺乏可靠的數據)同時經歷了大幅度收縮,其原因也許與反腐和財政整固政策有關,也可能存在一些政策協調方面的偏差。

這一沖擊可能正在引發一些次生性的影響,例如收入惡化導致的私人投資的削減,預期變壞也會影響居民的房地產購買決策。這次財政沖擊的一部分是可逆的,並且似乎正在消退,但政府性基金和融資平臺支出行為的下降可能是長期性的。

由此形成的風險是,這也許會逆轉2013年以來供應面收縮帶動企業盈利逐步恢復的局面,並再次造成經濟減速和企業盈利惡化並存的狀況。我們剔除原油的影響也發現最近幾個月的PPI環比出現惡化。如果政府對此應對遲鈍,那么情況可能會更壞。

綜合來看,近期政府采取措施支援經濟的意愿是明顯的,銀行信貸的恢復和地方債務風險的降低都有利於支援市場的上漲,但中期之內我們需要警惕兩個領域的風險:一是市場過快上漲產生的估值泡沫,二是財政沖擊的次生影響如何演化,以及政策的應對,特別是這是否會系統性地破壞企業盈利的恢復趨勢。

3、美聯儲安撫市場

昨日美聯儲議息聲明安撫了市場,美元指數有所回落。隨著聯儲下調對今年的經濟增長預估,市場預期首次加息時點可能延后到9月份甚至更晚。由此對中國經濟和市場形成短期沖擊的風險也暫時解除。

去年三四季度美國經濟經歷的強勁上升有不可持續的成分。自去年11月以來美國PMI快速下跌,工業環比擴張出現停滯,零售等其它增長數據隨之走弱。上半年美國經濟也許面臨階段性走弱的壓力。

展望未來,美國加息的沖擊性風險依然存在。市場預期2017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水平是1.725,而美聯儲中值預測是3.125。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低於2%,意味著市場認為中期基準利率很難上升至2%以上。如果美國經濟和通脹在未來出現明顯加速,那么非常緩慢的利率上升預期將面臨挑戰。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