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邱志昌專欄】你想要哪一種獲利方式?

首席經濟學家 邱志昌 博士 2019-10-15 07:00


壹、前言
(圖一:長期投資股票的著名贏家,美國巴菲特先生)
(圖一:長期投資股票的著名贏家,美國巴菲特先生)

 

在投資的領域或型態中有多種樣態.一為短期價差投資;以順向策略投資於當下強勢股票、追逐價差;二為取其經營獲利後的股息.及長期股價價差。價差之所以區分為短期與長期,最主要與資金的來源有關。如果是來自於私募基金,投資者或參與基金的金主。至少多會注意市場趨勢的多空。在美國私募基金也可以掛牌上市買賣.例如巴菲特的柏克夏;強調長期投資的巴菲特,他的選股哲學是近似生活所需的產業;例如飲料業、航空與保險等。這一些多是美國人民生活所需要,而且被取代的機率較低;例如保險業、其與美國人健康醫療關係密切;航空則因為美國商務旅行需要。很多國內航線積極開拓;巴菲特常說,他是以生活需要的哲學選股長期投資;這相當符合長期投資的基本基礎。生活需要是長期性的,例如台灣的便利商店、多是每個消費者每天必經之地。巴菲特並沒有特別重視消費型 3C 的投資,因為這一類的商品拋棄循環較長;消費者並不會這個月買了一支手機,下個月起每個月多重新換一隻。但是報紙、可樂與 Shopping Mall 大賣場、日常生活用品銷售型態的可拋循環高。今天食用漢堡,可能 1 周後又會去光顧;因此巴菲特一定要認為,這是一個穩定被消費的產品。但是在電子商品的領域中,競爭快速且淘汰率強勁;很多電子用品不斷翻新功能。尤其是站在網路建置的通訊產業變化的速度更快,因此要成為他未來幾十年長期投資的標的、令他猶豫。

貳、投資人通常掌握到的是落後的消息!
(圖二:亞馬遜公司股價長期,鉅亨網)
(圖二:亞馬遜公司股價長期,鉅亨網)

而另外對投資柏克夏或是股權基金的投資者,他們每天或每年要結存的壓力顯著;大多數的資金來自於銀行的長期融資,但每年多要繳交貸款利息。而如果是私募型態,也得要發放部分獲利給投資人,因此投資組合基本上多是與時間競賽;即使帳面的方式結算,每年也要擠出一些獲利回饋給投資人。換言之,在投資組合中每個期間多要有突出的股票。可以在市場變賣現金。今年要有、明年也要有、年年要有;過去數十年來;當新聞媒體報導柏克夏基金,持有獲利率高的股票時候;其實就已經表示其實巴菲特已經買進這股票有一段可觀的期間了。私募基金不需要像是,一般在股市募集的證券信託基金;但是他需要定期向主關機關申報。基金規模與持股標的,而這些資訊就成為媒體報導的材料。這些資訊多是有落後的、因此當媒體盛讚柏克夏基金,買進亞馬遜公司的持股時,可能已經是在半年、或是一季以前動作了;這與股價訊息速變的機會差距相遙遠。

如上面圖二所示,他總不會買在 2,000 美元 / 股?而即使買在 1,200 多美元,現在此時此刻是否已經準備出脫了?這我們完全是資訊不對稱的。因此投資者不應該為了這消息而衝動,現在也買進亞馬遜股票;因為最先進場的投資者的成本相當低,他有持股天長地久的優勢,而在現在聽到這樣消息進場的投資者,在成本方面就沒有優勢了。這是機構投資者在次級市場賺錢哲學,而要在初級市場裡賺錢則是投資於股權基金。

這些像是淡馬錫基金、或是軟銀基金:國家主權基金與這種創業型態基金,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在投資於基礎建設,而後者則是投資明日產業,類似獨角獸科技產業。國家主權基金最喜歡投資的標的,例如開發中國家的電信產業,或是基礎道路、高速公路、橋梁等股權。電信產業的經營權等:全球主權基金較為知名的是阿布達比、西加坡的淡馬錫基金與挪威國家等基金。其實投資於基礎建設產業方式,不僅在主權基金見到,也在不少大公司的理財業務中:例如香港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集團,就在歐洲電信業的股權中多有著墨。香港原來就與歐洲關係密切,香港上市公司將投資橫跨到英國、或是西班牙電信,原本就是慣性,李嘉誠將和記黃埔交付給李澤鉅掌舵,自己到上海、及歐洲等國國際投資;這些多是長期大手筆的通訊、交通與當地基礎建設等,其性質與淡馬錫基金、及阿布達比相似。

叁、基金投資者因為標的不同而有差異
(圖三:孫正義的軟銀基金,AFP)
(圖三:孫正義的軟銀基金,AFP)

孫正義的軟銀基金,與上述幾個基金投資的屬性並不相同;隨著投資對象的差異與屬性結合,Softbank 的遠景基金 Vision Fund 投的多是獨角獸,是未來性科技基金。而且孫正義會與多數的企業主結盟,只因為單一個案而邀請阿里巴巴、或是郭台銘一起投資。這種結盟在形態上,與一般柏克夏基金似乎沒別差異;它與柏克夏最大不同是,前者的價值增長仰賴於遠景 Vision,而後者則是伴隨業績與獲利成長、股價上揚。由於屬性的差異,因此投資者的族群也有很大不同,例如柏克夏或巴菲特基金,是符合規模門檻規定就可以當它的股東,也就是投資於柏克夏就可以當巴菲特公司的股東,不分公司法人機構或是一般自然人。而股權基金因為涉及到,跨國領域的當地國基礎民生建設,因此大多數多是國家出資,如新加坡淡馬錫與阿布達比就是政府資金。香港和記黃埔屬於企業理財,均霑獲利的只限定和記黃埔股東。而軟銀基金則非企業者所能加入,因為投入的資金龐大,屬性為創業基金,是為了推動人類生活文明;目標非常遠大、但是燒錢的機率也很高,參與者多是已經有相當基礎的科技公司,或是過人稟賦的學者專家。

(圖四:孫正義的軟銀股價圖,鉅亨網)
(圖四:孫正義的軟銀股價圖,鉅亨網)

就獲利的屬性區別,軟銀與一般獨角獸基金,其獲利方式多是在掛牌時,就用較高的股價賣出;甚至在未上市之前用較好的價位售出。這種獲利方式的難度是,價格變動的空間很大;而且買進這類股票的投資者,多要是專家中的專家、機構投資者。由於它不是一直在次級市場中流動,因此不是要買進做產業整合,就是需要忍受較為長久的市場認同時間。像是軟銀基金多少帶有創新產業的性質,因此即使第二手的投資者也要精通這項產業,否則很難不會感受較高程度風險。其實像軟銀這類的基金,在台灣類似天使基金,投資於未來性產業;就如幾十年前軟銀投資阿里巴巴是一樣,當時阿里巴巴全球募集資金,鮮少有眼光神準的中意者:軟銀的少量投資造成豐收。投資決定要有眼光。投入時候的孤單無助、與回收時的轟轟烈烈形成顯明對比。很多基金獲利型態多是客製化,投資者需要在投資前明白其投資。進場與出場遊戲規則,才不會格格不入、所託非人。

任何種類基金投資多是以獲利為目的,但是在公開文章或是案例的討論中,很少有論及失敗案例檢討;其實檢討失敗的個案要比成功的報導還重要,失敗的徹底檢討,可以獲得的啟示相當具備人生價值。如何再度避免失敗?就是要改變失敗中的僵固性;這是任何人生或是投資者所最需要。擺脫失敗的陰影,最重要的是審度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重建自己的信念與投資信心。

肆、結論;檢討自己、改善生涯!

多數的報導或是耳聞多是講成功的故事,用這樣的題材故事激勵人生。但是這些成功股市的客觀環境與個人的主觀意識與媒合條件,多不是相似、其中只有抓取一些重要可用原則,例如從巴菲特的哲學學到以時間換取價差觀念,或是用軟銀風險投資理念、從供給面帶動最前衛的產業投資。隨著環境與自省,昨是今非成為生活中最大困擾,如果將此調整為一連貫的成功過程?而不是想當初如何又如何,這需要膽識,膽識不是來自於盲從,而是源於自信、專業與機緣。多數投資是在平穩中回收,不是企圖心去成就它,這種穩定投資需要更有智慧與耐心;智慧人人多有、耐心則不見得每人多做得到、尤其是臨危不亂更不容易。

(提醒:本文為財金專業研究分享,非投資建議書;只為說明用,對任何貨幣與政策、絕無多空立場;不為任何引用本文為行銷或投資損益背書。)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