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前4大「保底」規劃 未來不怕難脫手
鉅亨網記者張瑞傑 2020-01-09 13:12
買房最怕買錯,每個人都知道要多比較再下手,倘若眼光佳、運氣好,避開了不增值、採光差等條件,買到好的自住房,就能完全高枕無憂嗎?那可未必。最害怕的就是家有惡鄰、突然換工作以及說好的建設不蓋了,甚至誤算還款能力。專家分析,買房畢竟是 30 年大計,購入前一定要考慮保底、做好脫手準備,才不會最後殺出程咬金,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惡鄰。民眾購屋往往都只記得看硬體,最常忽略的就是鄰居這個軟件;俗話說「千金買屋,萬金買鄰」,為此,不少建案為了讓同棟樓的住戶「素質」相當,就用坪數作為框架,訴求住戶的收入跟生活水準很「均質」。但入住後發現遇到惡鄰,想搬都搬不走,還得天天打照面,痛不欲生。尤其買中古屋前,更應該先觀察鄰人門口的鞋櫃是否亂擺、垃圾堆門口、會否有小孩吵鬧或電視開很大聲、門縫有沒飄煙味、信箱有沒整理或被貼斷水斷電封條等,最好探聽一下你的左鄰右舍是否好相處,盡可能降低碰上惡鄰的機會。
第二,工作調度或常出差。若是工作常常要面臨調派到各縣市甚至有機會調派到國外的情況,可能就不太適合購屋。若是未來有跳槽打算,通勤動線也要在購屋時設想好。購屋要特別留意保值性跟轉手性,才不會卡在舊屋無法脫手,新環境只得租屋,房貸、租金兩頭燒的困境。
第三,遲到或突然不來的重大建設利多。購買新興重劃區預售案時最常碰到的風險是,入住了才發現建商當初廣告上預告的重大商業投資像是影城、商場、量販店遲遲都還沒有來,銷售小姐說的捷運、學校、醫院也還沒蓋。
最後,就是你沒錢了。很多人在購屋時,誤判了日後資金調度需求,把工作近十年存下的錢一次梭哈,一旦碰上生病或失業等意外,資金斷炊,後果不堪設想。另外,近年為了促銷房子,許多建案拉低購屋門檻,祭出低自備、低首付等優付方案,結果等到貸款開始要繳本息時才發現,每月房貸數字超過家庭收入 1/2,甚至吃去六七成,生活品質全毀,變成小孩不敢生,病也不敢生,「窮得只剩一間房子」的屋奴。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