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以竹為鋼骨造房,現身校園、餐廳 竹建築 風潮再起

商業周刊 2020-03-06 09:25


文●黃韋維


竹建材在永續環境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建築界捲起一股自然旋風。(來源 Dreamstime)

竹子從生存、生活、生計、工藝、家具、建築、藝術都和台灣人交織綿密,也是台灣土地的重要守護者。但隨著經濟快速累積,屬於台灣人的竹房子(竹籠仔厝),目前只剩山區少數的長輩們還能動手蓋。在建築爆雜起造的年代,與這個寶島和諧共處的聚落地景日漸模糊。望著淺山丘陵上的長枝竹搖晃,我突然想起某個小院裡,「莫負煙霞」這 4 個字。

世界的另外一端,竹材近 20 年來高度受到歐美人士的重視。近年來竹產業貿易由亞洲向歐美市場輸出,產值早已超過 15 億美元。舉凡竹家具、竹裝置乃至於竹建築,都成為綠時尚趨勢的代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夾帶著低碳環保的取用特質,竹材像一帖重新被看見的永續良藥,成為國際關注的環境問題重要解決方案之一。

竹子的特性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完全契合:「可以改善貧窮、水及衛生管理,可以培訓技術、創造就業,可以培植循環經濟產業、可以增加二氧化碳吸存、可以建立永續經營的竹林、可以促進合作等。」

竹建材足以在永續環境上扮演重要角色,也因此在建築界捲起一股自然旋風。擅長以自然材料詮釋當代建築的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Kuma Kengo),2002 年在長城底下的公社,以「竹屋」為題打造一棟當代洗練的低精度建築。一晚動輒逾 3 萬台幣的旅宿空間,被視為不可錯過的重要經典。

被 CNN 譽為改變越南天際線的男人武重義(Vo Trong Nghia),創業初期因熱衷於綠建築,著手研究越南在地竹子特性,而開啟竹建築的設計旅程,目前已是國際矚目的知名綠建築大師。

在台灣,致力於在地性與當代性銜接對話,作品獲獎無數,也榮獲 2019 年台灣傑出建築師獎的甘銘源,是台灣當代最有代表性的竹子建築師。近十幾年來的竹建築作品散見全台;代表作品包含雲林虎尾農博基地竹造設施(2013)、台北客家公園竹夢市集(2016)、華德福大地實驗學校(2017),長期致力於突破竹子的非規格化限制與台灣建築法相關束縛。

以台灣常見的竹材替代建築中的鋼骨使用,建構出台灣新式竹工法。由於竹子管徑大小不一,自行研發出將竹材桿件規格標準化的端部鐵件,來做為不同構造物及基礎底座的銜接。並進一步發展多向接頭的竹構接法,可依據不同規模、強度與預算而有不同竹構模式。除了賦予台灣竹材當代美感外,高達鋼材 70% 強度、簡易施工、快速組合並能預防竹子端部劈裂等優勢,是 10 幾年來累積出的竹建築基本功。

翻開甘銘源習慣隨身攜帶的畫本,裡頭有許多還在發展的竹建築草圖及各種竹構解決方案。我心裡好奇著,在我經歷過的台灣建築教育裡,除了少得可憐的傳統建築選修課外,從來沒有關於竹建築的教育課程。2005 年就拿過「台灣遠東建築獎」大獎的建築師甘銘源,為何會走上台灣人一直不願正視的竹建築這條路?他不假思索的回答:「地緣關係」。

長期致力於綠環保建築設計規畫,在建築業務轉移時,甘銘源全家從宜蘭移居到雲林古坑落戶。和鄰近的竹山、嘉義這些竹產區與產業鏈上的竹師傅,有直接的合作接觸。在建築竹材使用上,為了有效處理材料物性上的問題,和林業試驗所合作以高溫乾燥的方法,杜絕台灣長期頭痛的蟲蛀問題。為了確保竹建材的供給質量而開設了常民居構築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解決竹構材料的穩定來源。並進一步嘗試各式竹材塗料工法,以便供給不同使用單位時,讓竹材的自然表情選擇更加豐富。

彌補 40 年技術斷層
以「設計」翻轉台灣竹命運

「竹子不像木頭那麼容易訂製規格取料,處理後看起來似乎是符合規格了,但其實本質還是很難搞。」我們邊聊著竹子,甘銘源邊苦笑著。美國最偉大建築師之一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曾說過:「以材料的本質加以運用,每個材料都意味著一種新形式。」」竹子具有一種特殊質地,但又有令人難以駕馭的魅力。台灣竹建築因為天候潮濕、社會經濟轉型、匠師人才大量流失,竹建築技術已呈現將近 40 年的斷層。竹籠仔厝是台灣民居最普遍的構築工法,在面對現代生活形態的改變,傳統建築的跨距、結構運用、構造方法、通風採光等都面臨條件選擇的痛楚。

問起台灣人面對竹建築的疑慮,甘銘源睜著大眼也還在尋找答案的說:「唯有透過設計,才能翻轉台灣竹建築命運。」竹子平均 4 年即可成建材,在面對未來極端氣候時,常民居住的竹構建築的確能提供多一種永續且具文化性的選擇。如何讓習慣快速經濟的台灣人重拾對竹建築的信任,是目前台灣建築環境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86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8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