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央行總裁紓困請求信 揭台企資金「渴死危機」
商業周刊 2020-04-11 11:44
文●馬自明
疫情重創經濟,台灣央行除了宣布降息一碼,總裁楊金龍還罕見具名寫信、親自打電話給各銀行董事長。這封信,揭開了台灣金融系統的大問題。
「至盼各銀行配合政府紓困政策,充分發揮金融中介功能,善盡社會責任……。」楊金龍在信中自謙「後學」,再三拜託銀行配合央行對中小企業 2 千億元的融通政策,信末還不忘提醒,「並轉知貴屬同仁落實執行,無任感禱!」
「我在銀行界 20 年,沒看過央行為了推政策,這麼低聲下氣過!」一位中大型銀行總經理驚訝的說。堂堂央行總裁,為何要彎下腰,請銀行協助紓困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台灣不像美國以「直接金融」為主,而是「間接金融」。
簡單的說,直接金融是指企業透過發債、發行股票,直接向民眾募集資金,銀行不是要角;間接金融則是,銀行向民間吸收存款,企業再向銀行貸款,銀行扮演重要中介角色。
管制太多,做不了台版 QE
台灣是「間接金融大國」,間接金融的比率,比起鄰近的新加坡和香港都高,而且「節節高升」。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台灣間接金融的存量占比,從 2005 年的 74.35%,到去年已到 82.61%,是香港的 4 倍。
用最淺白簡略的話解釋:在台灣借 10 元,有 8 元以上是向銀行借的,只有不到 2 元才是從股、債等資本市場借來的!
楊金龍說,台灣不會跟進美國,做「台版 QE(量化寬鬆)」,原因即在此。美國聯準會執行 QE,等於透過股、債等市場,對整個民間企業發錢;但台灣若做 QE,錢只會卡在銀行,不容易再流到一般企業。
所以,台灣央行要發錢紓困,必須「懇請」各銀行大老幫忙。「銀行不借錢或縮銀根,你也拿他們沒轍,錢就是進不到實體企業,」一位金管會官員說。
連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為了防止銀行雨天收傘,加速辦理紓困貸款,甚至祭出獎勵措施,表示績優銀行有利未來申請業務。
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指出,台灣間接和直接金融差距懸殊,代表資本市場萎縮、功能不彰,不是個好現象。
這是由於政府長期對金融市場的高度管制政策,造成資金出水管道過於集中在銀行,如今,還得拉下臉來拜託這個間接管道發慈悲,讓資金暢通。太依賴間接金融,對我們的企業界、金融業,以及社會,到底有什麼影響?
企業渴死,金融業卻滿手錢
首先,台灣中小企業恐面臨「渴死危機」。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曾分析,間接金融最弔詭的現象是:銀行滿手都是錢,很寬鬆;但是企業卻資金告急,很緊縮。
因資金「上肥下瘦」,台灣的銀行即使有以兆元計的資金,卻都放在金庫,但受疫情所苦的中小企業,因體質轉差,若過不了銀行審核,就拿不到錢。如果央行勸說無效,台灣中小企業恐怕會「渴死」。
對金融業而言,也不是好事,因為錢太多也無處可投資。
由於台灣資本市場不夠活絡,金融業的錢只好前進海外尋找標的。以台灣壽險業來說,總資金約新台幣 25 兆元,竟有高達近 7 成投資海外市場,其中又有兩成放在美國債券。
可是,壽險業投資海外幾乎已「買好買滿」,觸及法定上限;今年又因疫情影響,海外市場波動劇烈,資金恐怕不得不撤回台灣。這讓壽險業更加滿手是錢,但找不到可穩穩賺報酬的投資標的來安放。
因此,壽險業今年乾脆「跳懸崖」,讓保費收入大減,也不要收了一堆錢,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富邦人壽執行副總經理董采苓便指出,今年新契約保單金額將下滑約兩成。
對整體社會面,間接金融可能扼殺新創活力。間接金融最大的優點是融資便利、成本低,但這個優點,僅限於「好公司」,相反的,新創公司並不容易從銀行獲得資金。
經建會前主委陳博志曾表示,傳統金融放款並不適合新創。銀行沒有強烈動機投資風險高的新創企業,使得新創企業因缺乏活水,不易萌芽,變一攤死水。
金融業高層指出,銀行受存款戶所託,不能隨意放款,而且台灣部分中小和新創企業財務不透明,更難把錢借出。他並表示,股票殖利率約 2%至 3%,向銀行借的利率才 1%左右,成本遠比股票低,「台灣要轉直接金融,很難。」
台灣經濟如小船,雖然不見得完全適用震盪劇烈的直接金融,但過度偏重銀行放款,也非最佳的方式。如何加大鼓勵、開放資本市場,平衡兩者,應該會比央行總裁寫信勸說銀行老闆更有效,這也是緊急因應疫情衝擊之餘,金融主管機關必須拿出策略的要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91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9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