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劉文雄:提升台灣新創 工研院要當「錢」的引路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0-08-28 18:28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圖:《天下雜誌》提供)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今 (28) 日於天下經濟論壇演說時指出,身處後疫情時代,全球化必須要重新定義,技術的研發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不過,對市場需求價值創新、有想法,最終還是要有資金支援。

劉文雄認為,後疫情時代,全球化必須要重新定義,已不再是成本問題,技術的研發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找到新的需求、解決方案。工研院提出 2030 技術願景藍圖,擘劃三個重點應用,分別是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將透過跨技術產業的方式,來提供解決方案,包括人工智慧、半導體等共通技術。

不過,劉文雄點出台灣資本市場未與科技新創連結的困境,他表示,矽谷之所以有那麼多創新產業,正因為資本市場和產業連結緊密,回到台灣後,感觸最深的就是台灣的技術如果要資金,都得跟政府要補助,但這就像小孩長大了,還要回家跟父母要錢,我們為什麼沒有辦法,在資本市場裡面找資金?

劉文雄說明,以美國來說,創投資金占市場總市值 0.5%;相比來說,台灣創投占市場的比例只有 0.04%,相差了十倍。事實上,台灣創新能力足夠,也不欠資金,問題在於資金沒有流向新創發展。

工研院有兩大策略,首先是無形資產 (IP) 的評價和融資,新創公司沒有有形資產,但有想法和專利,因此,由工研院出面做技術評價,信保基金做保證,讓銀行來出錢,把錢借給需要的新創公司,目前有 26 家銀行共同響應。

第二個則是由工研院來做早期資金的模擬新創,劉文雄回憶以前在矽谷時,對握有資金的創投簡報,在台上被他們數落到「要哭沒眼淚」(台語),心中恨得要死,但有資金的人最大,為了拿資金還是得忍下來。而這也是創業家的重點,要怎麼面對新創挑戰、財務規劃等磨練。

以前技術公司創業,是研究很久,終於開發技術完成,技術成熟了,才去找資金,再成立公司。但現在就是要快,早期技術開發時期就引入外部資金,團隊不是在研發時坐等政府資金來補助,而是主動去找企業和創投的錢。台灣已經有一些案例,例如做「外骨骼」的行動輔助機器人,行銷到日本;也有製作人工腦膜的公司,進軍美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