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恭克專欄】物價上漲對股市絕對是壞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緩升是股市多頭末日?
郭恭克 2021-02-19 16:43
近期因美國德州出現近 30 年來罕見的寒冬,導致油井關閉停產,美國原油產量高達 40% 停產,國際原油供給量頓減,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攀高至 65.52 美元,創 2020 年 1 月以來最高點。原油價格自 2020 年 11 月以來連續 4 個月上漲,除因供給量降低外,塑化等工業原物料需求因全球經濟復甦力道轉強,支撐原油價格緩步上漲也是重要原因。
近期除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外,代表 19 種原物料商品期貨價格的 CRB 指數 (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Futures Price Index) 從 2020 年 4 月低點 106.29 點,持續上漲至 2021 年 2 月 18 日的 188.67 點,創 2019 年 4 月以來最高點。此顯示因武漢肺炎全球蔓延,自 2020 年 2 月下旬後全球經濟活動急凍,導致國際原物料商品價格崩跌的衝擊已正式結束,隱含全球疫情雖尚未大幅趨緩,但經濟活動復甦帶動的上游原物料商品需求轉強,已轉為明顯。
原物料商品價格回復疫情爆發前水準,開始引起市場部分人士擔心通膨將至,適巧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走勢亦同步上升,更讓這種論調甚囂塵上。先不論近期國際油價上漲很大原因來自美國產油州氣候異常嚴寒,導致季節性產量銳減,吾等先來回顧一下國際原油長期價格走勢,從國際原油月 K 線走勢圖觀察,國際原油價格是否平穩站上每桶 70 美元價格,將攸關其長期價格走勢能否由空轉多。
國際油價每桶價格自 2020 年 4 月低點 15.98 美元,回升至 60 美元以上,對全球經濟乃正面訊息,而連續 4 個月的上漲更是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增強的明顯徵兆。此對正實施歷史以來極度貨幣寬鬆政策、苦思如何振興經濟的全球央行,未必是壞事,但對處於利率歷史低點的長年期債券持有者,當然是重要警訊。
推升長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長期經濟展望轉趨樂觀,其次是通貨膨漲的高度預期。前者通常伴隨債市殖利率緩升 (債券價格緩跌),同時股市因經濟展望樂觀而維持多頭循環;後者則是債市殖利率快速上升 (債券價格快速下跌),股市同時步入多頭循環末升波,接近長期由多翻空階段。此刻,投資者務必冷靜觀察,目前全球經濟現況處於經濟準備全面復甦?或是已經面臨高度預期的通貨膨脹環境?
前美國聯準會主席,也是現任財政部長葉倫 (Janet Yellen) 表示:「股市也許有部分層面需要投資人特別當心,但低利率環境確實會推升本益比。」另外,其亦強調,雖然財政刺激方案確實有可能造成通膨,但聯準會 (Fed) 手邊有工具可因應、她並不擔憂。「我們目前處於利率非常低的環境,雖然股市估值相當高,但在超低利率的世界裡,本益比通常會偏高。話雖如此,你也知道,市場或許有些部分需要特別當心。」葉倫雖對未對股市提出直接偏空的警告,但卻更在意美國財政部加速擴大財政刺激方案的迫切推行。
美國聯準會鮑爾 (Jerome Powell) 近期公開談話再度強調,美國仍有超過一千萬勞工面臨失業窘境,需要持續積極的貨幣政策來解燃眉之急,其表示這個問題需要「耐心的寬鬆貨幣政策」,過去歷史證明低利率有利於就業市場,重申極度貨幣寬鬆政策的決心。1 月失業率雖從 12 月的 6.7% 下降為 6.3%,為過去 10 個月最低點,而武漢肺炎爆發前的 2020 年 2 月失業率為 3.5% 的 50 年低點。1 月非農業新增就業人口雖由負轉正,但增額僅 4.9 萬人,仍相當有限,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復甦狀況其實仍不理想。
最後,吾等再看看美國聯準會最關心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最新狀況。去除能源、食物類的 1 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自 12 月的 1.6% 下降至 1.4%,創近 7 個月最低點,連續第 10 個月低於聯準會設定的下限目標 2.0%。顯示美國聯準會由極度貨幣寬鬆政策轉向收縮銀根的客觀條件仍不存在。
武漢肺炎疫苗自 2020 年 12 月陸續在美國各地接種後,美國新增確診人數似已出現下降趨勢。2 月 15 日美國新增武漢肺炎確診人數為 5.5 萬人,創 2020 年 10 月 18 日以後最低點。元月 8 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曾高達 29.5 萬人,為疫情爆發後最高點,自此之後,新增確診人數下降趨勢已慢慢浮現。疫苗接種似已對抑制疫情擴散開始產生正面效應, 2021 年全球經濟展望將充滿復甦曙光,而復甦力道強弱則取決於疫苗的生產及接種的速度。
綜上所析,投資者必須對物價情勢高度關注無庸置疑,但經濟復甦初期的物價緩漲,對全球總體經濟未必是壞事,只要不演變成物價快速上漲的惡性通膨狀況,企業因經濟復甦創造的盈餘成長,往往對總體經濟成長產生更大的正面效應。
股市投資者應更關注企業營運消長,而非看到風吹樹影搖晃,就神經緊張,隨便亂開槍。握有公眾話語權的分析者,更應客觀謹慎看市場,切勿有太多主觀的多空意識,以免長期誤導投資大眾。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