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欠查證搶新聞 片面報導大學性侵 《滾石》道歉撤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07 08:09


图片说明

報告指《滾石》報導漏洞百出,沒按基本編採守則求真。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美國知名雙周刊《滾石》周日(5日)就去年偏信受害者片面之詞,未全面求證便發表維吉尼亞大學輪姦案報導致歉及撤回報導。受《滾石》所託進行獨立調查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研究生院同日發表報告,抨擊該報導由採編到查證都犯了新聞報導基本錯誤。維吉尼亞大學斥責《滾石》不負責任,既令該校聲譽受損,對打擊校園性暴力亦有害無利。涉事大學聯誼會表示將向《滾石》採取法律行動。

香港《明報》綜合報導,《滾石》執行總編達納(Will Dana)周日向讀者和受輪姦案報導損害的所有人士道歉,執筆的自由撰稿人厄德利(Sabrina Erdely)也道歉,承認過分倚重受害者單一消息來源。《滾石》去年11月19日發表9000字報導,指化名「杰姬」(Jackie)的維吉尼亞大學一年級女生2012年9月28日晚參加派對,被男生「德魯」(Drew)誘騙上樓,遭大學兄弟會「Phi Kappa Psi」7名成員輪姦3小時,另有2人旁觀。報導又指摘弗大漠視對婦女施暴問題。

報導觸發連串針對維大的示威,促使該校暫停所有兄弟會和聯誼活動,惟輿論迅速質疑報導真確性。《華盛頓郵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等相繼訪問杰姬口中3個同行朋友,他們否認曾叫杰姬不要報警,又稱相信杰姬當晚被迫與5個男生口交而非遭輪姦。警方上月表示,經4個月調查,找不到符合杰姬指控的證據,儘管這並不意味她「沒有遭遇過什麼可怕事情」。警方同時指維大當年迅速回應杰姬指控,予以援助。

《滾石》去年12月初已就報導偏頗致歉,並委託美國新聞學權威學府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研究生院調查。《滾石》周日隨道歉聲明刊行由該院院長科爾(Steve Coll)等3人小組撰寫的報告。報告直指輪姦案報導由採訪、編輯到事實查證均犯了「系統性」錯誤,其中厄德利完全依賴杰姬一面之詞,沒有主動接觸後者提及的3名朋友求證。厄德利在報導中表示其中一人拒絕受訪,但後者事後否認厄德利曾與其接觸。報告發現厄德利依賴杰姬聯絡,當杰姬稱對方拒絕受訪時,她便作罷。

報告又發現,厄德利與負責這篇報導的《滾石》編輯伍茲未能辨認關鍵人物德魯的真實身分,但原因並非他們所稱般與杰姬之間有不接觸德魯的協議。報告指杰姬甚至曾建議厄德利查閱兄弟會名冊以找出德魯,負責最後把關的達納也沒有深讀文稿,查找漏洞及堅持要求修補。達納向調查人員承認,他並不知道厄德利與伍茲未曾嘗試證明德魯這個人是否真實存在。

維大去年11月回應報導時曾稱,受害人向《滾石》提供的「許多細節此前都沒有向校方交代過」,兄弟會則稱其財務等紀錄顯示2012年9月28日沒有辦派對,該會也沒有成員的姓名類似德魯。

負責調查的科爾受訪時稱,雖然報導犯了一些基本錯誤,但沒有證據顯示厄德利等人有捏造事實等「足以構成自動解僱或嚴重懲處」的不誠實報導方式。《滾石》出版人溫納(Jann Wenner)亦稱,今次是個別事件,涉事人員沒有蓄意犯錯,不會受處分,厄德利亦將繼續為雜誌撰寫報導。杰姬的代表律師則稱,她目前最適宜保持緘默。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報告在美國新聞界引起巨大回響,《紐約時報》分析指,在資訊科技發達、網媒興起的環境下,新聞工作者面對爭分奪秒的高度競爭,使得一些被認為會阻礙報導、拖慢刊登速度的過程容易受到忽視。有評論亦指出,部分傳媒經營環境不佳,未必有足夠人手進行繁瑣的查證,亦有傳媒為了保持消息的爆炸性去爭取讀者,刻意忽略查證。

《紐時》指出,要報導性侵案非常困難,除了要求受害人回憶噩夢,很多時故事細節亦很難查證,因此報導時必須取得平衡。美國校園性侵風氣猖獗,UVA亦被教育部列入調查名單,都可能使厄德利及達納過分信賴「杰姬」,未有向其他涉案人物求證,結果釀成大禍。

維吉尼亞大學校長沙利文發表聲明,批評報導錯誤指控校方無情對待性侵受害者,只會令其他受害人更加抗拒揭發事件。「Phi Kappa Psi」發言人則指報導構成誹謗,正尋求法律意見。警方早前以缺乏足夠證據為由,暫停「杰姬」一案的調查,但強調若有新證據,便會重啟調查。(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記者厄德利無查證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撰寫問題報導的《滾石》雜誌記者厄德利,過去幾個月一直消聲匿跡,至前日終於打破沉默,發聲明形容自己經歷了「一生中最痛苦的幾個月」,承認錯信受害人「杰姬」的說法,又希望她的失誤不會使其他受害人抗拒發聲。

厄德利在聲明中向《滾石》讀者、編輯及同事,以及維吉尼亞大學(UVA)和涉案學生團體致歉,她稱自己在逾20年的調查記者生涯中,曾多次處理敏感話題及消息來源,每次也會在希望揭露真相的熱情,以及小心查證的新聞原則之間取得平衡。她承認今次太信賴「杰姬」一面之詞,因應她要求未有向其他人進一步求證,承諾不會重犯這錯誤。

厄德利1994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同年進入《費城雜誌》工作,開展記者生涯。根據她在社交網站的資料,她在大學期間曾贏得《滾石》的大學新聞獎,2010年成為《滾石》特約編輯。

厄德利調查報導經驗豐富,曾兩度獲提名美國國家雜誌獎。曾與她工作的人都大讚她的工作表現,當年聘請她的前《費城雜誌》總編輯卡普蘭形容她是辦事最細心的記者,認為她絕非走捷徑的人。曾與厄德利合作、目前在《Cosmopolitan》雜誌任職資深副總編的奧斯汀則讚揚對方是她遇過「最佳及最聰明的記者」,擅長應對一些曾經歷傷病或有心理陰影的人。 

雖然《滾石》雜誌撤回報導並道歉,但美國校園性侵風氣嚴重卻是不爭事實,不少美國傳媒及評論員亦強調,涉案各方及警方至今仍未排除「杰姬」可能真的遭性侵的可能性。外界擔憂《滾石》的報導可能搶去社會討論焦點,加劇「性侵受害者說謊」的形象,只會為解決性暴力問題造成更多阻力。

維吉尼亞大學(UVA)學生團體「Phi Kappa Psi」被指涉案,其實這類團體在美國大學內十分常見,由於它們以男生為主,內部亦往往有不尊重女性的風氣。大學男生血氣方剛,一旦受酒精影響便很容易失去理性,而一些女生喝醉後亦可能被男同學帶回家。

美國全國終止性暴力聯盟主席霍斯勒憂慮,誤報事件會加劇外界對強姦受害者的懷疑,使受害人不敢挺身而出指證強姦犯。她表示強姦對受害人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和心理陰影,腦部可能因此啟動防衛機制,把記憶改寫或變得模糊,因此受害人對事件描述前後矛盾不一定是說謊。

政治專欄評論員米利根則指,性暴力問題核心是植根社會的父權觀念,即認為男性有權支配女性,才會令女生受性騷擾甚至性侵威脅,因此要根治問題,還得從錯誤觀念著手。

《滾石》報導三大疑點

《滾石》雜誌的報導經其他傳媒跟進後,發現疑點重重,與現實證據有多處矛盾。被指涉案的學生團體「Phi Kappa Psi」經內部調查後更公開發表聲明,逐點反駁報導,最終雜誌承認報導失實並致歉。

疑點一:事發日期與經過

「杰姬」聲稱在2012年9月28日參與「Phi Kappa Psi」入會活動期間,遭帶上2樓並被7人輪姦3小時。組織其後發表聲明,澄清當晚並無舉辦任何活動,入會活動亦不會在上學期舉行,並強調活動受校方及學生會限制,絕不涉及性侵。有「杰姬」的朋友事後亦透露,她最初聲稱遭5人輪姦,不過之後卻改口稱是7人。

疑點二:施暴者身份

「杰姬」事後向朋友透露,施暴者是她兼職大學救生員時的同事,但名字從沒於「Phi Kappa Psi」會員名冊上出現。傳媒事後聯絡上該名男性,他證實曾擔任大學救生員並認識「杰姬」,但沒與她有任何交流,亦從未加入「Phi Kappa Psi」。

疑點三:「杰姬」朋友反應

《滾石》稱「杰姬」事發當晚曾向3名朋友求助,當時她因被輪姦時受傷,裙子染滿血跡,朋友聽取事發經過後,認為她不應求助。3人之後透過其他傳媒澄清,當晚確實應「杰姬」要求見面,當時她神情有異,似乎受驚,但並無明顯外傷,裙子亦沒有血跡。3人又稱曾嘗試幫助「杰姬」,但她拒絕並稱只想返回宿舍。3人又稱《滾石》由始至終沒接觸過他們。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图片说明

資料來源:香港明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