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辭舊迎新:在日生活面臨怎樣變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年就要過去,而在不久的將來,日本行政、經濟等將面臨著許多變化,這些變化將怎樣影響日本人與在日華人的生活?很多華人對此充滿了困惑和疑問,面對這些困惑和疑問,《中文導報》進行採訪與研究,以為在日華人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億總活躍社會”計劃出爐


為了推動日本走向安倍首相提出的“一億總活躍社會”,以首相為議長的國民會議展開了討論。安倍首相在匯總對策的國民會議上表示,“希望構築增長與分配的良性循環”。

安倍政權希望能緩解日本老齡少子化的進程、在50年後仍維持1億人口規模的活力社會。不過,當前日本社會現實非常嚴峻:無法放心生育,不能隨心所欲地工作,擔心老年後的護理。為了改變社會現狀和人口慣性,政府在11月26日出台了緊急對策,明年5月將公佈綜合性政策。為應對並緩解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日本政府提出的緊急對策目標可歸納為三支箭:GDP實現600兆日元,出生率達到1.8,介護離職率為零——主要是滿足年輕人、育兒家庭及老年人等各年齡段人群要求的措施。

首先,為推動GDP由目前的491兆日元增長到600兆日元,政府將繼續不斷地呼籲產業界提高工資待遇。現行的全國平均最低工資798日元/小時,每年將提升3%,爭取到2020年的人均最低工資達到1000日元/小時。日本政府希望以此暖化勞動者內心,進而促進個人消費,提振​​國內市場。

其次,為推動出生率由目前的1.42提升到1.8,政府將在地方上創造更多讓年輕男女相識相親的機會,同時促進非正規僱用的勞動者向企業正規僱用的正社員轉換,提升年輕人的社會保障和生活穩定性,創造有利於年輕人戀愛、結婚、生育的大環境。據測算,假設出生率達到1.8,意味著日本每年新生兒將由現在的100萬人增至130萬人,0-5歲的學齡前幼兒總數每年會新增180萬人。

為了使得年輕世代實現保育和工作兩不誤,更多直接輔助生產和育兒的政策措施還包括:擴充不妊治療的經濟補助金;把現計劃到2017年底配備40萬人利用的保育所數量調整到50萬人;免除產前產後期間的國民年金保險料;擴充兒童撫養津貼費;階段性實現幼兒教育免費化;支援補貼三代同居的住宅建設;讓中小企業中的臨時工也能加入厚生年金。

其三,目前日本人為了家庭介護,每年離職人數高達10萬人.其中,1.5萬人是因為被護理者無法進入養護設施,另有8.5萬人則不了解介護保險制度的內容。為實現介護離職率為零,面向需要護理人員的現役勞動者,力爭到2020年代初期配備可供50萬人利用的特別養護設施等;護理休假最多分成3次有效使用,同時計劃將休假期間的政府補貼,由當前工資的40%提高到和育兒休假一樣,達到工資的67%,以防發生因護理而被迫辭職的情況。

同時,為了方便健康高齡人群外出工作,就業保險的適用年齡進一步提高,65歲以上老年人可也加入保險。日本政府還在研究向低收入養老金領取者一次性發放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60元),發放對象總計約1250萬人,包括1100萬65歲以上老年家庭,以及未滿65歲但領取殘疾基礎養老金或遺族基礎養老金的約150萬人,預算桉總計約3900億日元

政府出台緊急對策可謂不少,但日本輿論認為,要改變這一趨勢,僅僅列出對策清單是不夠的,必須具有實效性。日本的老齡少子化對策需要同時實現兩個目標:社會整體支持生育,不管年齡和性別有意願的人都能工作。

在討論具體政策時,兩個重要角度值得重視:一是如何確保財源,尤其支持生育的財源。日本在家庭方面的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而在同時實現女性高就業率和生育率回升的法國和瑞典,這個數字是3%。優質的保育和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支援生育就是對未來的投資。現在需要討論把偏向老年人的部分財源轉移到生育方面;另一個角度是確保護理人才,實現“護理零離職”。政府急於建設護理設施,但人才不足問題更嚴重,不得不通過使用護理機器人、提供高附加價值的保險服務方式改善老年人的處境。如何定位外國介護人才,也有必要深入討論。

據指出,政府明年春天將製定中長期政策“一億總活躍計劃”,將落實確保財源和解決人手的具體路徑。否則,緊急對策不過是執政黨為參議院選舉而採取的權宜之計。(接下頁)[NT:PAGE=$]

再增稅哪些商品能逃過此劫?

在2017年4月,消費稅率將提高至10%,同時實施“減輕稅率”,哪些商品將列入“減輕稅率”,關係到日本千家萬戶的生計,因此人們,包括在日華人都很關心。

日本自民黨幹事長谷垣禎一12月8日就消費稅增稅時引進“輕減稅率”制度一事與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和稅制調查會長宮澤洋一等人討論,再度確認了最初的輕減稅率對象僅限生鮮食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官邸與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舉行會談,就輕減稅率稱“希望繼續在幹事長之間磋商以統一意見”。山口向安倍介紹了公明黨希望從一開始就把加工食品加入輕減稅率對象之列的一貫見解,並向媒體強調稱“僅生鮮食品無法獲得國民理解”。

9日,谷垣和公明黨幹事長在都內的酒店舉行會談,最後向公明黨妥協,除生鮮食品外,麵包和麵類的加工食品也將列入減稅範圍,也就是說在在2017年4月以後,這些商品停留在8%,而不是增長到10%。執政黨將談妥具體內容,考慮最快在10日將其寫進2016年度稅制改革大綱。

另據共同社報導:日本2016年度稅制改革大綱中列入了有關方便工薪族上班的舉措,包括為改善家中育兒環境鼓勵對房子進行改建以適合三代同住。大綱中還寫有通過稅制措施支持乘坐新幹線長途上班等,但其中不少政策會有多大效果令人懷疑。

若為與父母同住而改建住房,最高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3萬元)的房貸餘額中的1~2%可分5年從個人所得稅中扣除,或按標準住房施工費的10 %從當年的所得稅中扣除。

日本政府認為,若三代同住的模式得到推廣,女性通過與父母同住實現邊工作邊育兒的條件將具備。

此外,政府還將充實支援結婚育兒的製度。目前國民向子女或孫輩贈予財物時,醫療費和不孕治療費用等最多有1000萬日元可免徵稅,不孕治療的藥費和產後體檢費用等也將新加入適用範圍。但真正受惠的或許只有那些親屬擁有一定資產的人。

若症狀較輕,自行買藥治療的人群也將受到稅制上的支援。政府將出台新減稅措施,若藥效較強的普通醫藥品(市售藥)每年購買額超過1.2萬日元時,可從收入中扣除超過部分來減稅。政府慾減少人們前往醫院的次數,從而抑制政府的醫療費。

發放給工薪階層的上下班補貼和定期券的徵稅上限從目前的每月10萬日元上調至15萬日元。新措施將能覆蓋東京和新大阪方圓200公里區域乘新幹線上下班,家住地方前往大城市上班的人有望增加。

這也是針對地方空置住宅越來越多,治安惡化問題的應對措施。繼承空置住宅後到第三年為止若將住宅或搬離後的土地出售,轉讓所得可扣除3000萬日元,從而帶動空置住宅的減少。

與汽車相關的政策方面,配合2017年4月消費稅增稅,將廢止在購車時支付的汽車購置稅。取而代之將出台新徵稅制度,對高燃效車將設立減免稅制度,推動消費者換車時選擇環保性能更高的車型。

此外,旨在防止隱瞞收入的懲罰性附加稅的稅率將有所提升。此舉意在通過加大對多次違規的納稅者和企業的徵稅力度,來敦促其正確申報收入並納稅。

另外,自民,公明兩黨10日召開各自稅制調查會,通過了除去消費稅減輕稅率制度的2016年度稅制修改綱要。法人稅將從32·11%下降到實效稅率為29·97%,到2018年度下降到29.74%,購買機械等固定資產稅在3年之內減少一半。

在觀光相關領域,計劃擴充面向訪日外國遊客的消費稅免稅制度。家電、傳統工藝品、皮包等一般物品可享受免稅的金額門檻從每天每家店鋪“超過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9元)降至“5000日元以上”,繼續不設上限。此舉有望促進遊客的土特產消費。

觀光地熱銷的傳統工藝品單價多為2000~3000日元左右。擴充制度預計將增加免稅適用對象,尤其值得期待的是此舉或將推動地方免稅店的增加。

消費稅免稅對象除一般商品外,還包括食品、藥品、化妝品等消耗品。消耗品的免稅門檻將由現行的“超過5000日元~50萬日元”改為“5000日元以上~50萬日元”。

作為消費的下限策略,使把訪日客人被受到消費稅免稅的普通物品的最低銷售額從1萬日元多下降到5千日元以上,能廣泛地受到由訪日客人的消費擴大的恩惠。(接下頁)[NT:PAGE=$]

無論喜歡與否,個人號碼已經來了

日本計劃在2016年1月全面啟用“個人號碼”制度,日本各地方政府近期開始向國民郵寄“個人號碼”通知卡,“個人號碼”制度將向日本國民和在日本長期工作生活的外國人賦予一組無規律的12位數字作為其個人識別號碼,一人一號終生使用。日本政府將“個人號碼”的使用範圍最初限定在社會保障、稅收及災害對策,實行3年後將考慮擴大使用範圍。目前,日本內閣府已開通了面向外國人的諮詢熱線,各地政府部門也通過各種途徑向外國人介紹“個人號碼”制度。

無論要不要,你已被“編上號”。日本市町村政府10月5日已開始向管轄區域內居民郵寄“個人號碼”通知卡,2016年1月以後個人攜帶本人照片到所在的市町村服務窗口申請,即可拿到正式的“個人號碼”卡。“個人號碼”卡記錄有個人照片、姓名、住址、出生年月、有效期和安全代碼,背面則印有個人號碼。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否申領正式的“個人號碼”卡,收到“個人號碼”通知卡就證明你已經被“編上號”。

個人號碼製度開始實施後,自2016年1月起,在辦理社會保障、稅金的申請、申告等行政手續時,需要用到個人號碼。如辦理年金領取、每年6月的兒童補貼現狀申請、所得稅確定申告等手續時均需要填寫或出示個人號碼、通知卡等。自2017 年7 月起,各地區等之間的信息將建立聯網,就不再需要出示目前在辦理各類手續時遞交的納稅證明書、社會保障方面的證明書(例如辦理醫療保險、護理保險手續時,需遞交未領取其他相同費用等的證明)。此外,辦理戶籍證明、印章證明、納稅證明等不必再去政府辦公窗口,用“個人號碼”卡就可在全國的便利店聯網打印。目前全國已有約100個市町村納入聯網,覆蓋人口約2000萬,到明年預定增至約300個市町村,覆蓋人口達到6000萬。

不必擔心隱私洩露。個人號碼製度實施後,有華人非常擔心有關個人信息會被政府、企業隨意使用。其實,這點完全不必擔心,個人號碼的業務範圍是由法律條例規定的,個人號碼,不得提供給社會保障、稅金、災害對策領域外的第三人及其他機構。目前通過的可使用範圍包括:年金、醫療保險、護理保險、兒童補貼、兒童和育兒支援的相關手續、殘障人士相關手續、生活保護、預防接種、僱用保險等手續。各地區就行政服務的特點不同,今後將探討個人號碼的使用範圍,根據條例針對具體業務做出規定。

真的和入管局無關。許多華人擔心自己的收入、納稅、資金流動狀況會被入國管理局看到,影響自己的簽證。個人號碼任何一項使用範圍的擴大都需要在法律上通過,至少在製度實施初試階段,沒有關於這方面使用的計劃。所以華人所擔心的“怕被入管局看到”是完全多慮,個人號碼製度也不能取代外國人登錄製度。在留卡、特別永住者證明書,是由日本法務省發放的,即使外國人獲得個人號碼卡後,也需要繼續持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