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能源「無限賽局」誰會勝出?
馬博泰 2021-05-21 12:00
5 月 13 日台灣爆發大停電,再生能源是否來得及彌補上非核家園空缺議題再次在台灣掀起討論。台灣以科技業起家,電力是血液;科學園區是命脈。與此同時,太平洋彼岸美國出現石油公司輸油管線遭駭客綁架,停擺將近一周導致西德州原油 (WTI Crude) 價格再次突破每桶 65 美元關卡,站上疫情後的高點。
創富礦工認為:「投資要把視角拉遠,這波油價漲幅只是能源商品大勢的短期波動一部分,光是今年至今油價就從每桶 47.62 美元漲到 63.82 美元漲幅超過 35%,煤炭價格今年也上漲 19.63%,能源類型基金這半年平均就上漲 46.23%!」
傳統能源價格走勢正在跳耀軌跡上:外在需求受科技影響、綠能竄出等消息面打擊,分析基本面不再像過去有效。端看今年,縱使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依舊無法拉抬能源市場擺脫 2020 年年減 760 萬桶的谷底。雖然外在需求導致投資市場上愈來愈多傳統投資者站在油價多方,美國避險基金與交易員自去年 11 月至今,每週原油部位淨值從 3.56 億桶成長到 9.02 億桶,卻難以回到油價破百的榮景。(資料來源:路透社)
再生能源崛起,能源將啟動「典範轉移」?
同一時間再生能源同樣是成果豐碩的一年,世界再生能源產量在 2020 年年成長 45%,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基礎設施的大幅擴建。其中風力發電設施增加幅度達到 90%,太陽能發電站也成長 23% 來到 135 百萬瓩 (GW),美股第一太陽能 FSLR.US 雖然這半年從高點回落下跌 9.22%,不過長期趨勢依舊看旺。
表示『過去投資者對再生能源質疑,不外乎生產成本昂貴、轉換效能有限、政府補貼的不確定性,如今生產成本早已大幅降低 ,這些弱勢大致上獲得明顯改善。』國際再生能源總署的報告指出,從 2010 年至今,光是太陽能光伏發電 (PV) 成本下降 82%,其他綠能也下降約三到四成。(資料來源:國際再生能源總署)
然而,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在成本上的優劣勢,並非簡單的數字就能決定。原油之所以仍對市場有足夠影響能力,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新能源成本起伏程度高於油價。基礎建設最重視的『價格平穩』,新能源劣勢極為明顯。
資料來源:
https://www.iea.org/reports/projected-costs-of-generating-electricity-2020
再生能源勢不可擋的兩大優勢:ESG、燃油車禁令
除此之外,企業自發性對燃油車禁令也讓燃油車難以生存。「重點在國民車款通用汽車、福斯、豐田等,先後都宣布最遲在 2026 年以前暫停研發燃油車款。主要國家政策則在 10 至 20 年內完成燃油車輛的汰換。」認為「雖然電動車的電力根本來源目前仍然使用燃油發電,與再生能源還在平行時空。但是整體產業結,「電動車先行、再生能源跟上」的趨勢已經不可逆,新能源轉型基金去年從高檔下探投資人不妨逢低買入」
創富礦工分析『再生能源有兩項難以撼動的優勢將蠶食鯨吞能源市場,其一是以 ESG(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全球企業掀起的環保趨勢。以蘋果、微軟為首的大型科技企業,在能源採購上大舉買進再生能源。2020 年全球企業買進再生能源總量,已經成長到 17 年的 3.8 倍,可多多留意全球 ESG 科技類型基金』(資料來源:能源再生購買協議 PPA、Bloomberg)
新能源大勢底定?「20 年戰爭」才正要開打
暢銷書《無限賽局》提到的短期勝出不如保持持續在賽局裡的競爭力,有幾段概念值得借鏡:
- 第一,新舊對抗:雖然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遙遙領先,成為美股投資人追捧對象,但產線成熟度仍遠不如其他傳統大廠。另外,其他類型的新能源車也持續研發中,例如豐田為首的氫氣燃料電池 (美股:PLUG.US) 車,雖然開發成熟度與商業化程度遠不如特斯拉,但如果時間拉長傳統車場不啻是來勢洶洶競爭者。例如在傳統汽車業不被看好的前提下,汽車類 ETF:CARZ.US 今年以來就緩步上漲 7.27%。
- 第二,科技迭代:蘋果的 Apple Car、Google 的 Waymo 等科技龍頭的跨足運輸行業,使得汽車成為大型行動裝置。搭配自駕功能、5G 基礎設備甚至是物聯網等功能,這些科技品牌是現行綠電的最大投資者也是再生能源市場最大的玩家,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 Cathie Wood 旗下 ETF:ARKK 今年雖然下跌 16.21%(截至 5/14 收盤),卻也是難得進場機會。
創富礦工認為「傳統贏者通吃時代,在現今市場已無法生存;科技合作共生體系,才真正達到世代更生。」
馬博泰
►現職:全球股債市基金證券營業員
►經歷:
日商投信 理財協理
外商銀行 分析師、投資顧問
►學歷:
紐約市立大學財金科學碩士、台大經濟系畢業
獨創股債趨勢投資法,勝率要求極大化,市場研究經歷超過 15 年,專精事件型投資趨勢。
E-mail:service@jamesma.com.tw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