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疫情撿便宜 4檔業績成長股爆賺
Money錢 2021-05-28 21:22
撰文: 劉宗志 攝影: 張家禎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逐漸普及,市場期待全球離解封之日已經不遠,相關概念股早就已經漲翻天,不料 5 月以來台灣疫情劇變,也讓台股劇烈震盪,究竟在疫情反覆與基本面復甦的拉扯之下,投資人該如何應對?
台股大盤在今(2021)年 4 月 22 日爆出 6,523.88 億元的天量,之後指數繼續驚驚漲,不料在 4 月 29 日見到 17,709 點新高後,指數連續 2 天拉出中長黑 K 棒,一度來到 16,647 點,短短幾個交易日台股震盪超過千點,盤勢上下波動劇烈的程度可見一斑。
5 月中旬,隨著疫情急轉直下,台股更在短短 2 天內,一度出現大跌超過 2,000 點的恐慌跌幅。面對此波台股高檔不時發生急速拉回的現象,加上疫情急劇變化,投資人應該如何應對?
台股進入整理格局
選股回歸基本面
市場仍維持審慎樂觀的看法,認為台股回檔主要還是受到部分標的短線漲多拉回、技術與籌碼面的整理。不過,隨著疫情快速變化,勢必影響內資投資人信心,台股短中期進入整理的機會明顯增加,投資人應該回歸基本面選股,逢低分批布局績優與成長題材,且勿過度放大槓桿操作。
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近期台股出現大幅震盪,主要緣於美股創高後,科技股多數仍受到年初迄今市場風格快速轉換影響而承壓,加上疫情升溫,衝擊投資信心,以及凌亂籌碼面臨整理等,加重了短線的賣壓,而傳產族群也因為先前漲幅較大,順勢拉回修正。
蕭惠中進一步分析,短線上市場消息較紛雜,包括對惡性通膨的擔憂、本土病例增加、印度疫情恐影響手機銷售等。但拉回到基本面,現階段並未看到景氣復甦轉向的跡象,最近盤勢震盪主要還是籌碼鬆動原因居多。
凱基投顧也指出,各國政府積極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歐美經濟解封帶動被壓抑需求的釋放,以及數位經濟提升對各項科技商品的需求等,都將支撐本波經濟復甦的力道。
經濟復甦 支撐獲利
台股長多格局不變
市場一般認為,這波經濟復甦將會持續一段時間,凱基投顧表示,衡量經濟週期循環的庫存指標,目前僅來到中段位置,預告接下來的半年至 1 年將延續補庫存效應,這也將支撐台股與美股企業獲利,未來將延續上修週期不變,有助股市維持牛市格局。
儘管台股長多架構不變,法人也不忘提醒,須提防現階段至第 3 季期間,股市波動將持續加大的風險。法人指出,第 1 季財報利多行情已陸續反映,恐暫時缺乏催化劑以刺激市場上修獲利,加上通膨自 2021 年第 2 季開始增溫,市場對聯準會(Fed)提早釋出 QE 縮減的預期將逐步提高,影響市場風險偏好。
在投資策略方面,法人表示,科技股可以持續關注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高速傳輸、IC 載板、PCB 印刷電路板、5G 概念、面板等趨勢,傳產股則持續看好鋼鐵、貨櫃及散裝等族群。後續建議可留意美國對於通膨的態度、台灣疫情狀況,以及亞洲其他國家的防疫進度等。
整體而言,當前的資金寬鬆與經濟復甦環境,均有利於大盤長期向上發展,至於個別產業受惠經濟復甦程度的多寡,則可留意公司財報、營運展望,以及相關產品報價、原物料行情等變化,並留意股價高檔震盪加劇的風險。
疫情再度升溫
留意旅遊、飯店餐飲業績
從個別產業來看,這次受疫情影響最慘烈的不外乎旅行業,以國內旅行社龍頭雄獅為例,2019 年 12 月單月業績還有近 20 億元。
到了 2020 年 3 月疫情全面擴散,出境旅遊生意停擺,使國內旅遊業的業績大幅度衰退,雄獅營收已經掉到 4 億元以下,同年 5 月竟然只剩下 6 千多萬元。所幸隨著全球疫情趨緩、疫苗陸續施打,加上過去專注出境旅遊的業者開始另謀出路、轉做國旅生意來填補受疫情影響的業績大洞,雄獅的業績到了今年 4 月已經略為回溫到 2.35 億元水準。
值得留意的是,雄獅今年 3 月股價一度來到 106 元,已經超越疫情前的水準,但是單月業績離疫情前水平仍甚遠,如今又有疫情變化干擾,投資人要特別當心。
飯店和餐飲業呢?以國內飯店業績優生晶華(2707)來看,在疫情最嚴峻的期間單月營收掉到先前的 4 成左右,但是到了今年 2 月已經回到 5 億 6 千萬元,是先前業績近 9 成的水準。
至於餐飲業,以國內連鎖餐飲集團指標王品(2727)來說,受到疫情影響,去年 3 月業績最差時,營收只有 7.63 億元,足足比平常掉了一半。但是到了今年 2 月,業績已經來到 17 億元以上,營收明顯回溫。不過,由於國內疫情升高,後續要留意疫情變化對相關個股的營運影響。
經濟活動重啟
帶動原物料行情
隨著全球陸續解封,經濟活動逐步重啟,加上史無前例的超大規模貨幣與財政政策支援,市場普遍預期景氣可望加快回升,對於油、礦、穀物等大宗物資需求也將轉強,帶動原物料族群一波行情。
觀察油價表現,今年 2 月紐約輕原油每桶價格已經回升到 60 美元之上,和 2019 年 12 月的價格相當。此外,像是小麥或銅的價格,今年 2 月價格更是超越 2019 年底的水準,原物料價格回溫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去年第 4 季航運股開始大漲,領先反應業績題材,進一步成為今年傳產股領頭羊,其實,真正營收大爆發的是航運股當中的貨櫃航商。以航運龍頭長榮(2603)來看,在疫情前,2019 年 12 月的業績約 155 億元,與業績最差的 2020 年 2 月相較,減幅還不到 2 成,直到去年底受惠缺櫃漲價題材,營收明顯增加,到了今年 3 月營收已經超過 300 億元,比疫情前大增 100%,股價更是大漲數倍。
業績兩樣情,國內航空業龍頭華航(2610)在疫情前的單月營收約 143 億元,到了 2020 年 3 月股災時業績掉到近 83 億元,雖然近期單月業績重回百億元之譜,但相較疫情前仍是有相當差距。
根據主計總處預測,台灣今年出口成長預估上修至 9.58%,大幅優於原先預期的 4.59%,增長幅度創下近 4 年來新高,同時 GDP 規模有機會首次突破 20 兆元,對於國內以外銷為主的產業來說,今年將會是個好年。法人也預期,台股當中的科技股今年獲利將可持續成長 20%~25%,去年表現不佳的傳產族群今年可望大幅成長 45%~50%。
雖然國內疫情出現明顯變化,但從全球角度而言,基本面好轉已經是共識,年底至明年初全球解封目前仍然是普遍共識,多數產業與大宗商品應該都可望受惠。然而,部分族群與個股的股價已經「提前」大漲,加上疫情干擾,想要搭上經濟復甦的投資順風車,須考量基本面是否真的跟得上股價。以下根據台股上市櫃公司業績表現,篩選出營收有實際轉好,且受惠經濟復甦的相關概念股,再從中挑選 4 檔個股進一步解析,供投資人參考。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Money 錢》2021 年 6 月號第 165 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