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21 20:27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會議。
中國2016年的五個主要任務:解決工業產能過剩、去庫存、去杠桿、降低企業成本、補短板。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更加有力,財政赤字需要逐步提高。穩健貨幣政策需加大靈活度,貨幣政策應為結構性改革提供合適的條件。
中國將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庫存
點評:2015年全國商品房的成交量有望接近或超過2013年的最高水平,但從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來看,截至11月超過6.9億平米,2011年以來的5年中幾乎每年新增加1億平米左右,這還沒有包括全國大批在建項目、以及已經賣出土地但還未動工的項目;一些城市前幾年開發量過大,使得去庫存艱難。(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
全國樓市去庫存需要6-7年時間。(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偉)
將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買房
點評:如果真的希望未來成為市民的農民工成為買房的主力人群,就必須在戶籍制度、在中小城市的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上著力改進,農民工只有在一個城市里有就業,子女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能夠跟上,買房對他才有意義。(馬光遠:知名經濟學者)
中國將逐步擴大財政赤字比率,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有力
點評:基於中國潛在增長的情況,這幾年還可以進一步擴大財政赤字。第一步可以擴大到3%,加大有效精準化的投資力度,除目前的城市地下網管投資之外,應大力彌補增加有利於居民消費的公共服務的投資,幼兒園、學校、醫院、養老、健康保健、旅遊等等。國慶長假一年中國流動旅行人口7億4千萬,你想想多少在坐火車、飛機、吃、玩。中國的老百姓(行情603883,買入)消費沒減弱,我們應該進一步再深挖減稅的潛力。(夏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
點評:積極的財政將真正積極起來,今年財政收入持續被動下滑,明年壓力將更大,財政赤字率擴大已成定局,預計至少會擴大到2.5%;另一方面,穩健的貨幣可能會更加穩健,以對沖為主。(管清友: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貨幣政策應為結構性改革提供合適的條件
點評:隨著通脹回升、存款基準利率降至1.5%的新低以及利率市場化的完成,降息的空間將明顯收窄,降息次數將明顯減少。而在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外匯占款繼續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降準的次數不會少於今年。短期看,匯率貶值壓力釋放,11月外匯占款創下3158億的歷史第二大降幅,降準的視窗再度打開。(管清友: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
點評:與財政政策形成對比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在2015年最終變得相當寬鬆。今年,中國人民銀行迄今已5次下調基準利率共125個基點,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250個基點。在某種程度上,緊縮的財政政策為貨幣政策應對帶來更大壓力。我們預計貨幣政策在2016年依然保持寬鬆,將會出現1次25個基點的降息與4次50個基點的降準。除了GDP增速進一步放緩,CPI通脹可能依然保持溫和狀態:我們預測2016年整體CPI僅將小幅同比上漲1.9%(2015年預計同比上漲1.4%)。值得注意的是,PPI通縮還將持續,2016年僅小幅收窄至同比-3.3%,而2015年同比為-5.2%。(朱海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NT:PAGE=$]
2016年經濟政策重心仍聚焦於供給側改革,將采取一系列舉措降低企業負擔。
點評: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有三點:一是去庫存。房地產重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去年沒提)已成定局,表述也沒有懸念,一定是“化解房地產庫存”。和之前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相比,這次會議提出了更具體的措施“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過去的住房保障主要靠擴大供給,以后可能更多的靠擴大需求,通過貨幣化補貼、建立國家住房銀行等方式降低老百姓的住房融資成本。
二是去產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史上可能第一次明確提出“兼並重組、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這意味著在連續幾年擴張需求不奏效的情況下,中央已經把去產能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但考慮到就業壓力,未來仍是兼並重組為主,破產清算為輔。
三是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重大改革,這是三中全會以來一直在說的,但這次特別強調了社保值得關注,這是我們后面要說的城市工作的一部分。(管清友 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
中國2016年主要任務之一是去產能、去杠桿。
點評:有人擔心去產能將導致大規模解雇工人,進而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其實,中國的適齡勞動人口自2011年開始減少,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失衡意味著部分領域的勞動力供應不足。政府可以在技能培訓與再就業方面加大財政支出,可以緩解產能過剩調整帶來的就業影響。(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將繼續采取措施防范金融風險
點評:未來幾年金融風險還將繼續演化。一方面,政府將維持低利率環境,確保銀行系統穩定的流動性,鼓勵將直接融資(股權與債券融資)作為成本更低的地方政府與大公司融資渠道,並采取各種措施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盡管整體狀況仍在控制之中,但信貸增速將繼續超過名義GDP增速,債務/GDP比率將繼續升高,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也將上升。
由此帶來的一個主要擔憂是,這樣一種規則是否會在長期內導致金融體系僵尸化。與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類似,中國債務主要是國內債務(盡管外債自全球金融危機后急劇上升,但基數較小,目前僅占GDP的10%-15%),較高的儲蓄率可以支撐高投資與高負債,且貨幣政策仍有充裕的空間,能夠防止短期內爆發財務困境。
但是,結構性改革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去產能過程進展過於緩慢,勞動產生率下滑的局面將無法得以逆轉;上述規則只能推遲金融風險的發生,卻無法從根本上予以消除。實際上,常年向僵尸公司提供貸款只會擠壓用於其他公司的融資(尤其是新興領域),迫使政府采取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在長期內導致更大問題發生。日本式的金融危機是中國政府應重點防范的風險。(朱海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