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光洋科經營權之爭 扯出台鋼激鬥13家上市櫃管理階層

今周刊 2021-11-27 11: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光洋科經營權之爭 扯出台鋼激鬥13家上市櫃管理階層。(圖:今周刊)

文 / 梁任瑋、呂玨陞

台灣最大貴稀金屬應材製造商光洋科,爆發經營權之爭,近年積極在資本市場攻城掠地的台鋼集團,與光洋科董座馬堅勇原為合作夥伴,為何如今反目成仇?12 月底兩派各自召開股臨會前,戰火短時間恐難結束。


上櫃公司光洋科經營權之爭愈演愈亂,不僅董事長鬧雙包,公司派與台鋼盟兩造各自支持的獨立董事,又分別將在 12 月下旬召開股東臨時會,提前進行董監改選。誰當家、哪場股東會才算數?須視 11 月 5 日公司董事會中法人董事玉璟公司改派代表是否有效,以及日前遭公司派宣告解任的獨立董事是否仍能行使獨董職權等。

一團混亂之際,11 月 22 日的立法院中也引爆討論,民進黨立委吳秉叡直指「某集團」以大量收購委託書、質押股權向公股行庫借款等手法,不斷介入上市櫃公司經營權,形同股市禿鷹;同黨立委郭國文則點名,該集團即為本次介入光洋科經營權之爭的台鋼盟。

對於「質押借款買股」的指控,台鋼董事長王炯棻並不否認,他對本刊表示:「股權質押是合法合理的融資作法,沒有問題。」若以目前台鋼掌控的 13 家上市櫃公司來看,至 10 月底,台鋼或同集團法人對其中 7 家公司持股均有一定比率質押,尤其台鋼手中的 3 萬張精剛持股質押比率百分之百,台苯投資質押台苯 8 千 5 百張,占其持股 85%,而台鋼持有近 3 萬張官田鋼股票,目前質押比率也超過 73%。

事實上,台鋼對外借款,堪稱就是引爆這一場經營權鬧劇的最後導火線。據光洋科董事長馬堅勇(目前經濟部公司登記之董事長仍為馬)表示,由於光洋科大股東玉璟公司背後的外資杰拉德(Gerald)已形同退場,公司骨幹剩下公司派與台鋼盟團隊,因此今年 7 月間,他利用定期向台鋼集團會長謝裕民匯報業務的機會,探詢提早進行董監改選的意願。

「對方當時並未正面回覆,我就覺得不妙。」隨後馬堅勇開始與銀行接洽籌資買股事宜,未料間接得知,「台鋼盟也正向 3 家公股行庫借款買股。」因此公司派在 11 月 5 日的董事會現場率先發難,董事洪本展提案在年底召開股東臨時會,提前改選董監。然而台鋼盟顯然有備而來,席間拿出法人董事玉璟改派書,改由王炯棻擔任玉璟法人代表,在取得多數席次後,以臨時動議解任馬堅勇,一場亂鬥戲碼也就此展開。

過程中,包括法人董事改派代表、獨董吳美慧被認為有偏向台鋼盟的舉措,乃至於以臨時提案撤換董事長,以及後續公司派解任吳美慧獨董身分的合理性等,都是雙方爭點,各自也都表示將待主管機關釐清。但若回到股權比拚,目前據悉台鋼盟持有光洋科約一○%股權,而公司派則仍掌握約 18%股權,要在股東臨時會勝出,目前約握有七%股權的外資,仍是台鋼盟必爭之地。

據了解,為爭取外資認同,台鋼盟已透過以往頗有成功合作經驗的顧問公司,積極與外資股權投票顧問機構如 ISS、Glass Lewis 等溝通,只是,若從外資持股變化來看,對於台鋼進駐的公司,外資近年的青睞程度似乎正在降低。

台鋼進駐公司 外資漸不青睞

以去年 6 月台鋼入主的友訊來說,過往外資對友訊持股比率經常在 13 至 16%之間,至去年底仍有近 15%,但到今年 11 月 19 日,已降到 10%以下。又如台苯,2018 年底外資持股比率達近 34%,但 2019 年 1 月台鋼進駐董事會後,當年底外資持股降至 27.5%,如今更只剩 8.5%。類似的外資持股降低情況,在台鋼於 2018 年入主榮剛之後,也能看見。

至於影響外資持股意願的經營實績部分,攤開台鋼入主的 13 家上市櫃公司近年業績,整體而言,不少公司確實有所改善,但也說不上是令人十分驚豔。

先從最直接的營收表現觀察,以鋼鐵業為主的台鋼,在 2014 年以前入主的沛波、久陽,營收成長確實不俗。如沛波,近 3 年平均年營收已較入主前增近 1.4 倍。

只是,台鋼在 2016 年以後進駐的企業,表現就相對黯淡一些,撇開台苯、友訊等時間尚短的公司不看,至少到目前為止,官田鋼、榮剛、精剛等的營收表現,大致仍較入主前呈現衰退狀態。

來源:《今周刊》 第 130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