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吳書原 X 郭恩愷 X 曾志偉對談!2021創意力100「為什麼我們想走入自然?」

La Vie 2022-02-07 15:44


La Vie 2021/12 月號 關於未來的共同創作


不知何時開始,走向戶外,已不只是休閒運動的風尚;所有文化創意與美感,也不再只是在白盒子或城市裡發生的事。但自然到底有什麼魅力?久居水泥建築的人們,為何要與自然發生關係?這個問題,就交由曾志偉、吳書原、郭恩愷,3 位致力引領人們走入自然的創作者來回答。

「自然」風潮興起,全世界不論策展、建築、設計、藝術等領域,創作者藉由自然發展論述、強調人與環境的關係。在台灣,也有以自然為師的傑出創作者:吳書原開創新荒野美學,以台灣原生植物為景觀注入在地靈魂;郭恩愷使用國產人造林木,以精湛且充滿溫度的杉木構築為產業帶來新意;曾志偉的建築與周圍地景和諧共存,將建築擺放在環境之後。自然的啟示是什麼?吳書原強調「放下矯揉造作」,郭恩愷展現人與森林自然資源間「用心對待」的情懷,曾志偉則主張「回到一種自在的心靈狀態」,3 種回應各自精彩也彼此應合,更提醒了我們,自然不僅是設計語彙或風格,更是內化於生活的價值觀。

橫山書法藝術公園由吳書原設計,減去不必要的設施、色彩與裝飾,讓建築與地景融於環境。

Q:3 位創作脈絡都和自然相關,回溯過往,令你們對自然產生想法的經驗或契機是什麼?

吳書原:小時候住在現在台南花園夜市一帶,當時那裡是一大片潟湖。我家望出去是無際的雜木林、竹林,還能看到蛇從排水溝裡跑出來。小學時,土地開發商來了,他們把水抽乾填上水泥,很多潟湖裡的烏龜就這樣被活埋。這是很大的心理衝擊,小學生對於經濟沒有概念,單純覺得人對自然太予取予求了。這件事種下我對自然的依戀,對於開發的嫌惡,也能說是一種鄉愁吧。

郭恩愷: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幾年,偶然看到一張照片,那幅學生正在操作機具處理樹木的畫面深深吸引我。照片背景是 AA School 建築聯盟學院位於英國多塞特郡的 Hooke Park 森林校區。我看到以研究木構造為主的「Design&Make」設計與實作研究所,學生需要住在森林裡,透過手作完整學習「一棵樹變成材,再變成建築物」的過程,畢業時須蓋出會留在校園的木構建築。這太迷人了,我毅然辭職,本來英文很弱,連考了 13 次雅思(眾人一陣驚呼),最後還高過學校英文需求,終於取得就讀資格。

曾志偉:對自然的感受是片斷累積而來。例如動物,小時候鄰居是蛇店,老闆殺很多蛇,殺完之後還會截下一段小尾巴給我們玩;家後面是菜市場,裡面很多活魚、活雞,也很快就被宰殺。後來到了帛琉群島,潟湖裡面有美人魚般的動物,還有超大蝙蝠,動物都處在一種很野生的狀態。我兒時對動物的印象很極端,被宰殺或是野生,內心也慢慢形成一種糾結、困惑:要吃牠們,或者不吃。

 

Q:國外的經歷與見聞,是否影響你們看待自然的想法?你們又如何將國外所接觸的經驗運用在台灣?

吳書原:250 年前英國就逐漸擺脫發源自歐陸,強調人為、喜做迷宮式庭園或整形綠籬的景觀風格;在城市之外的大片田野,才是他們想追求的。英國人走出自己的風格,這影響我很深。回台後我也不願意模仿,台灣是冰河時期過後很重要的物種資料庫島嶼,景觀設計如果使用台灣特有或原生種的植物,一定有機會可以走出屬於台灣的自然風格。那時候常被業主否決,「我付你錢,你給我種一大堆雜草是怎樣?」美軍俱樂部就是一個例子,剛好業主的太太有長住國外的經驗,當所有經理人都反對那個野草式的設計,她卻力排眾議讓提案過關。所以一開始還是要仰賴業主有更開闊的視野,願意接受這樣的概念。

吳書原 2020 年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操刀的「異托邦花園」,以流動的植物地景比擬人類最小單元的生存環境。

郭恩愷:在英國森林校區裡,一棵樹的生命可以疏伐成材大約是 40∼50 年,當一棵樹種下去,從事林業的人,就必須照顧它一輩子。校區裡野生鹿經常會以頭角去磨擦新種下的樹苗,由於鹿繁殖得太快,樹會無法長大,所以獵鹿也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我每天都強烈感受生態的運作。回國不久,就遇到林務局重啟推廣台灣林業,我參加了林務局辦的森林見學活動,看到新竹五峰鄉那 150 公頃的人工森林,也在製材廠看到被疏伐下來的樹,正在進行不同工序的處理,當下我就感覺到能發揮所學。我做的事,一來是把人帶到森林裡,讓大家了解台灣有林業資源與文化,二來也把森林的資源帶到都市。

曾志偉:10 幾年前我經常前往峇里島,在建築上常用的茅草,每 3∼5 年就要更換,在台灣是不可能接受建材只能用 3∼5 年。但因為 3∼5 年就要更換,必須動用村莊人力,也需要有人種植茅草,變成一種社會主義式的分工合作,村民在感情與經濟上都有所連結,加上信仰,是一個超級大的整合力量。在台灣,我則是思考著,建築如何才能既有開發功能,又能降低開發強度?所以成立了「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讓峇里島上的觀察心得與疑問,在台灣繼續發酵。至今 6 年了,辦了 100 多場大大小小的研討,還有人來借場地辦婚禮、辦告別式,大家對山林環境的愛好超過我的想像。

座落士林外雙溪的「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是曾志偉在台灣實驗峇里島生活方式的基地。

 

Q:如何把屬於自然的植物或建材,運用到作品當中?這運用的背後,對於台灣的自然資源,有著什麼樣的觀察?

吳書原:如果要講到台灣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我認為就是植物。台灣擁有繁複的氣候帶,辜嚴倬雲保種中心保留了超過 33,000 種物種,短短幾年就超越投資數 10 億英鎊的伊甸園計畫(Eden Project)。2018 年的台中花博森林園區拿到了美國多年生植物協會(Perennial Plant Association-PPL)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獎,協會主席特別提到:「能在展覽中走向原生物種的保存與百年植物園公園型態的設計,恐怕是現在的美國都做不到。」美國已經沒有多少原生種了,但台灣不僅物種豐富,而且特有種占比極高。如何在景觀設計表現出這種獨有的豐富與生命力,是我努力的方向。

郭恩愷:台灣木造物的主要經濟建材就是柳杉,主要是用作建築模板,用一兩次之後就會被丟棄,或者是用來做古蹟修復的梁柱,但我總覺得柳杉的價值不該僅此而已。我很強調一棵樹能被全幹運用,全幹展現。在製材廠,通常木材被切割後就四散各處,送往不同的經銷商。但我希望即便是邊材,都要盡量使用,成為空間的另一個部分。例如在瓶蓋工廠的職人空間,有一樹一張桌、一樹一盞燈的設計,希望這些樹看似被切割,但又能被抓回來,透過設計相聚在一起;雖然結束了山上的生命,但還是能用另一種身體的姿態去展現完整。

南港瓶蓋工廠內,郭恩愷設計的三台 18 公尺鐵軌大台車工作桌,獲 2021 台北國際設計獎公共空間類年度首獎。

曾志偉:台灣有好幾千公頃的竹子沒有銷路,就算用來做竹炭、建材,都還是會過剩。所以在「了了礁溪」,我就試圖使用孟宗竹,並請教竹構專家甘銘源建築師,讓竹子被加工到弓箭等級,可以抵擋 10∼15 年的氣候;另一方面,用土法煉鋼的綑綁方式來固定竹子的連結,避免竹子彼此單點支撐的狀態,構件就不會有立即毀壞或剝落的危險。碳化時,為了避免人造感,特地不清洗竹子表面,直接進碳化流程。做好之後,竹子就有微顆粒感,漸漸有青苔附著其上,狀態比較自然。一開始因為沒處理過這種材料和狀態,我有點卻步,反而是業主推了我一把。這就很像書原提到的,總有一個決策者,有那樣的遠見去支持這件事。

了了礁溪使用孟宗竹為建材,不清洗竹子表面直接進碳化流程,讓材質保持自然狀態。

 

Q:近年「自然」成為風潮,但四面環海又擁有眾多高山的台灣本就擁有豐富自然,為什麼如今才逐漸受到國人重視?

吳書原:疫情是一個關鍵,如果要被隔離在家 14 天,就算有金碧輝煌的裝飾,或是滿滿的名牌物件,人還是會崩潰。大家開始覺得自然是對的,其實就是回到真實,畢竟人類最初就是活在自然裡。但我不認為荒野、自然是一種流行,時尚是某個時期的流行,可能下個 10 年就不見了,但荒野是一個 mission。為了讓環境更永續,人的地位應該盡量像一隻蟲子一樣,盡量減少對自然的干預。幾百年來,人類都得回應這個課題。

郭恩愷:因為疫情大家都留在島內,才發現最美的地方其實是自己的家鄉。不過我希望從小學校教育上也能促進大家對自然的理解與愛好,記得小時候的自然課,內容通常是許多課本內的知識,不太和實地走入自然環境產生連結。我很期待有一天,台灣的學生們也能夠像我在國外念書的時期,有機會到自然環境裡生活,讓自然成為真實的生活風格,而不是刻意去營造的一種方式。

曾志偉:在山上經常遇到一些長期在山裡活動的人、資歷很久的山友,但他們都沒怎麼自拍,沒有發表登山活動的種種。有可能過去本來就有不少人從事戶外活動,只是沒有這麼多社群網站或軟體能方便大家呈現出來。每個年代的美學發展都和那時代的技術演進有關,近年戶外運動與休閒在美學上的表現越來越厲害,當這些活動被有魅力地展演出來,就會形成大家某種集體的跟風。

 

Q:台灣雖有豐富自然資源,卻也是地狹人稠,若要在生活中、空間上與自然共融,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自然風格?

吳書原:我覺得自然風格就是讓所有材質,反璞歸真地回到自然狀態,例如無印良品或是安藤忠雄的設計,都展現材質的真實面貌。有時候親近自然,總要面臨妥協,像是把植物養在陽台上、放進盆栽,其實是一種人渴望自然,卻又對植物很自私的狀態。但不要因此放棄去思考自然這件事,以居家空間來說,地板、牆壁或窗等結構,如果能夠盡量回到原始狀態,我們為什麼要去粉刷或貼磁磚?如果能屏除非必要的裝飾,實際上也可以減緩對環境的損耗。

(左至右)吳書原、郭恩愷、曾志偉。

郭恩愷:我對「屏除不必要」也很有感,近期要在森林中做雨棚,但是人已經進入自然環境了,其實雨棚不需要完全不滴水,滴到一點雨水,我認為那是一種融入自然。我帶著學生在東眼山做的木構設施,民眾或管理單位會希望要有護欄或防滑條,或覺得木材應該要拋光。當我們已經在倡導「自然」,卻還需要這麼多的保護或修飾,那是很可惜的。還是需要有一部分人去盡一點努力,讓自然的體驗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實踐是盡量簡化工序,或使用更自然的工法,例如碳化燒杉,不需要太多化學藥劑就能達到提高木材防腐與耐久的程度。

郭恩愷操刀 EMBERS 曲木吧台空間,獲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曾志偉:我分享一個小故事。有個藝術家阿沐為了貼廁所的磁磚,回收了很多磁磚,依顏色分為 10 類,還做了籤。他非常喜歡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把巴哈照片輸出在一片磁磚上,每天先拜完再抽籤,抽到什麼,他那天就用那一桶廢棄磁磚,一邊聽巴哈,一邊無意識地去貼磁磚,就這樣把磁磚貼完。他展現了一種自在,不藉由物質條件就能找到一方寧靜或一方瘋狂。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這樣的小天地,如果讓這方小天地變成一件創作,也許可以讓暴戾之氣減緩,讓人更有惻隱之心。我覺得討論自然,可以回到人的心理狀態,什麼是讓你覺得舒適自在的狀態,可能就是更接近自然的狀態。

 

吳書原

太研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主持景觀建築師。英國 AA School 建築聯盟學院都市景觀設計研究所畢業。代表作為美軍俱樂部景觀設計、台中花博森林園區等。曾獲 2019「IFLA 世界景觀建築師協會」評審團榮譽獎、2019 美國多年生植物學會景觀設計大獎。

 

郭恩愷

森林木人暨曲墨建築設計實作總監。英國 AA School 建築聯盟學院設計與實作研究所畢業。代表作為 EMBERS 餐廳曲木吧台空間「窩流餘燼」、城市家具「在城市街角彎了兩棵森林樹,請坐」等;曾獲 2020 iF 設計獎、2020 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2020 TID 台灣室內大獎年度大獎、2021 台北國際設計獎公共空間類年度首獎等。

 

曾志偉

自然洋行設計團隊創辦人與設計總監。幼時成長於帛琉群島並就讀 SDA 美國國際學校。2003 年成立自然洋行建築工作室,往返旅居峇里島進行長期建築環境田野調查。代表作為大溪老茶廠、勤美學森大;曾獲 2015 遠東建築老屋改造特別獎首獎、2019Dezeen Awards「Rebirth Project」等。2021 第 17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代表。

採訪整理|賴韋廷 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自然洋行、太研規劃設計、郭恩愷

場地協力|臺北市立美術館

欲探索更多 2021 台灣創意力 100 的深度訪談,請見

 La Vie 2021/12 月號《關於未來的共同創作》 

 

 

※  精彩全文,請詳見《La Vie》12 月號。

※  本文由 LaVie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Empty